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 公共文化体育信息公开> 服务保障信息
市博物馆参与万绿湖水下考古勘测:8大古墟5处古人类遗址重现库区往日熙攘
发布日期:2021-11-22 15:49:08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10月25日至11月13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考古创新团队联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源市博物馆,首次组成南方海洋考古创新团队,共同对万绿湖水域进行水下考古勘测作业。

在为期20多天的水下考古勘测中,考古团队依据文献资料,利用水下旁扫声呐(二维)、多波束水下扫描仪(三维)等设备,对包括东源县新回龙镇古岭、老回龙、老锡场等8个历史古墟在内的9大水域,进行了高分辨率扫测,扫测面积近7000万平方米,其中水下古驿道558.8万平方米。让考古团队惊叹的是,时隔60余年,湖水中的南湖古桥、角楼建筑等古建筑依旧保存完好,俨然成了一座座水下博物馆。本次勘测数据及形成的三维立体地图,将进一步为今后研究万绿湖水下古驿道、河源人文历史、环境气候变迁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同时,考古团队还在勘测期间,先后发现了5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活动遗迹,出土了新石器晚期的石锛、石箭镞、圆形石器以及零碎陶片等诸多文物。至此,万绿湖水域片区发现的新石器晚期古人类活动遗迹增至8处,古人类足迹遍布万绿湖周边乡镇。这些勘测成果和出土文物,充分佐证了万绿湖周遭自古以来便是水源、物资富饶的繁华之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