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 价格和收费信息公开> 价格执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
我市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行动
发布日期:2022-04-06 16:23:41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保护知识产权、打击侵权假冒事关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2022年,我市持续采取强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统筹谋划,聚焦民生需求和社会关切,积极推进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坚决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是持续开展重点治理,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持续开展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领域治理。防疫用品、食品药品、汽车摩托车配件(含铅蓄电池)、电线电缆、建材、农资等消费品为重点产品,将我市群众反映强烈、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集散地、侵犯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和制假售假严重的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网络市场、寄递市场等为重点区域,加大整治力度,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二是持续加强安全监管,保障饮食用药安全。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持续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当前重点开展好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聚焦“七个重点”,全面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强化整改落实。持续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围绕药品研制生产、药品经营使用、医疗器械、化妆品四大领域十七项风险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继续深入开展“利剑行动”“云剑行动”以及“亮剑行动”三大专项行动,严惩重处药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保障广大群众用药用械安全。

三是保持严打高压态势,打造高质发展环境。深入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用油掺杂掺假”、“声称减肥、壮阳等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质量违法和加油站计量作弊”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控事故、保安全、护稳定”安全防范专项行动。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强化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点商品的质量监管和价格监管。强化重点民生领域广告监管。加强商标专用权及其他商业标识权益保护以及地理标志保护,加强专利侵权行政裁决和假冒专利执法。持续推进“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加强反走私工作,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

四是加强网络监测监管,促进电商健康发展。加大互联网领域整治力度,努力营造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持续加强网络监测监管,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销售侵权假冒商品和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刷单炒信行为,进一步规范“直播带货”等网络经营活动。深入开展网络文化市场规范整治行动。强化互联网企业监管,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营造开放、规范、诚信、安全的网络交易环境,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形成互联网线上线下监管的“双合力”。

五是加强部门联动,构建“打防一体”监管体系全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双打”办统筹协调作用,整合各成员单位行政执法力量,形成“双打”工作合力。全市各级烟草部门持续深入开展“蓝剑”专项行动。全市各级卫健、林业、农业农村、住建、文广等其他成员单位结合职能持续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各级公安部门强化刑事打击力度,及时受理行政部门移送案件。全市各级法院、检察部门及时推进涉刑侵权假冒案件的审查审判,实现全链条精准打击制售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构建“打防一体”监管体系,维护我市市场经济秩序。

六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构建社会共治格局。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不断完善投诉举报机制,强化消费纠纷调解,深化“诉转案”工作。进一步强化信用监管。加强队伍和法治建设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持续推广使用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进一步规范执法办案行为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建立健全“双打”工作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的积极性严格组织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活动绩效考核工作

据了解,2021年以来,我市先后举行河源市2021年销毁假冒伪劣商品(烟草专卖品)现场会、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销毁活动等,共销毁假劣食品2.99吨,销毁假烟、假鞋等假劣商品一批、货值达6000多万元;发放宣传资料超过10万份,接受群众咨询5万多人次。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抓总和“双打”主力军作用,共查处案件1731宗,移送涉刑案件38宗;处理消费投诉举报9492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93.79万元;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114个,发展ODR企业40家,发展“放心消费承诺单位”和“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店”808家。

(市市场监管局 戴小茜 谢翔宇供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