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强国复兴有我 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河源市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网上展示
发布日期:2024-10-11 15:37:44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基层治,天下安。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和重要内容,2024年以来,我市各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农业强市、全面乡村振兴和加力提速推动“百千万工程”实施见效等发展需要,形成结合实际找方法、寻路径、建机制、搭平台等生动实践,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市累计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6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0个、乡村治理示范村146个,引领带动我市乡村治理能力整体提升。为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河源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强国复兴有我 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河源市乡村治理典型案例网上展示”活动。

源南镇:“小积分”助力“大治理”

源城区源南镇大力推广应用“积分+”乡村治理新模式,创新“四个一”(有一套积分标准、有一间爱心超市、有一套日常管理机制、有一名专职管理人员)工作方式方法,以“小积分”助力乡村“大治理”,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治理新路径。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在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基础上研究制定“积分+”助力乡村治理目标,明确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等事项整理归类为4大类积分指标,细化梳理出11小类作为积分正面指标、9小类事项作为扣分指标,编制印发《源南镇乡村治理积分评定标准》《源南镇乡村治理积分兑换管理办法》《源南镇“爱心”超市管理办法》,稳步推动建章立制,形成长效管理机制。推行“积分+”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来,基层组织有了新活力,每位党员干部肩上有责任、心中有压力、工作有动力,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村党组织凝聚力显著增强。村居环境有了新变化,村庄环境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乡村从“一时美”变成“时时美”,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思想有了新境界,村民“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提升,村民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从“要我参与”变为“我要参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形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良好局面。群众增收有了新动力,鼓励支持村民参与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进行积分,同时优先组织脱贫户劳动力参加项目建设提供就地就近就业机会,有力凝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合力。乡风文明有新突破,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明显进步,乡村秩序和谐安定,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稳步提升。

凤安镇:“禾坪说事”抚民心

紫金县凤安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把开展“禾坪说事”活动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平台,到村民家的禾坪(晒谷场),与群众面对面,问计群众、问需群众,拉近镇村干部与人民群众联系,着力推动解决群众难题,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得到了全镇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群众走近一点,坚持党建示范引领,回应好群众的诉求,办理好群众的“小事”,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政策讲透一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通过“禾坪说事”方式送到千家万户,把各项惠民政策讲到群众心坎,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民意听清一点,坚持以家常式围坐方式进行座谈,深入了解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在常规工作办理中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姿态放低一点,围绕镇村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生设施等方面,向群众拜师、寻计、问策,广集民智找到破解难题的“金点子”。把难题解快一点,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标尺,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统筹资源、力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实实在在推动化解一批疑难复杂问题为民排忧解难。“禾坪说事”基层治理模式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有力推动农村治理精细化,有序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有效推动方针政策在一线落实、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问题在一线解决、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干群关系在一线融洽。

下屯村:用好“一核三治”金钥匙

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以党建为核心,以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先导、法治为保障的“一核三治”新体系,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做好调纠解纷各项工作,干群同心共建善治乡村。以党建为核心凝聚合力,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选优配强“两委”班子,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并建立健全“行政村党总支—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严密工作体系,按照“条块结合、属地管理、方便服务”原则划设“网格责任田”、配套动态星级评定管理模式,激活“红色引擎”发动全体群众积极参与“百千万工程”、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将“红色动能”贯穿党组织建设发展提升全过程。以自治为基础增添活力,扎实推进“自治+治理”实践,逐步将志愿服务、禁毒、乡村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推广“以劳积分,以分换物”积分制、村级组织事务清单制等务实管用方式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创新打造“榕树下议事”机制积极搭建村民议事平台,组建“五老一贤”调解队做群众的倾听者、贴心人,为基层治理存温情、赋能量。以德治为先导提升内力,积极开展“社工+志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搭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健身体育服务等“五大”服务平台,评选“绿美”“富美”“和美”(以下简称“三美”)家庭,推动打造美丽庭院,定期开展困难弱势群体、革命烈属走访慰问活动传递关怀温暖,利用审计湿地公园进行阮啸仙家风家教宣传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社会风气。以法治为保障增强定力,赓续“红色基因”着力打造下屯版“红色治理法”,通过培育一批红色宣传员、建设一个红色教育基地、成立一间红色调解室,把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审计文化、廉洁文化有机融合,将法理融入红色故事阐释宣讲润人心,传承客家传统试点打造“红色调解室”并探索推行“祠堂调解”议事机制,形成了“有事到祠堂说,有理到祠堂讲,有纠纷到祠堂调”的调解模式,努力实现“矛盾不发酵,信访不上行”。

河布村:共建共治助推“绿色崛起”

龙川县鹤市镇河布村用好“强村公司”这个重要平台探索实现“绿富双赢”,通过推广应用“积分制+绿美生态建设”模式、庭院绿化“党员包户”制度、绿化养护“传帮带”机制等,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村庄绿化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助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由鹤市镇党委、政府当好“火车头”引领带动,依托河布村绿化资源,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前提下,推动成立河布村强村公司,明确开发特色苗木产业方向,指导村“两委”及强村公司建立“绿富双赢”股权激励机制,彰显了“有为政府”的组织力、领导力,为河布村加快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按下“快进键”。发挥党群联动机制优势,积极实行“党建+网格+乡村绿化”模式,形成庭院绿化“党员包户”推动落实、“积分制+绿美生态建设”长效激励、绿化养护“传帮带”提升效能等生动实践,将乡村绿化管护工作内容纳入网格管理和村规民约,形成“户户是堡垒、人人是士兵”的长效管护机制。发挥群众分红机制优势,以从事苗圃种植、绿化管护等领域的村级强村公司“龙川县绿美河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为载体,实现自身丰富的苗木资源和绿化管护资源“变现”,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综合应用“公司+基地+农户”运营模式和股权激励机制推动实现“绿富双赢”,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群众就业增收的实在成效,激发村民落实积分制的参与热情。如今的河布村苗木产业已建成分布式苗圃基地50亩,累计培育桂花、沉香、阴香、红花榉木等各类苗木超3万棵,与鹤市镇政府及周边镇村、宝安区应急管理局、宝安区部分律所成功签订苗木种植及管护合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