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信息>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乡村振兴工作动态
驻东源县蓝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党建引领探路径,“一轴四翼”促发展
发布日期:2023-10-21 14:36:46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2021年7月,深圳市总工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和河源市委老干部局组团结对帮扶蓝口镇乡村振兴工作。在深河指挥部、县工作组指导下,在各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驻东源县蓝口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图片


近日

工作队分享了这些

帮扶亮点

和经验做法

一起来看看吧



一、经验做法

(一)以党建为轴心,绘就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发展蓝图。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村稳,则天下安;农民富,则国家盛。工作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党的力量挺在“三农”工作最前沿。一是迅速成立工作队临时党支部,建立支部学习制度,常态化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学习、集中研讨,并深入田间地头充分调研。在深入调研、与镇村交流、听取基层意见的基础上,按照帮扶单位党委领导的指示要求,形成“11234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的务虚会成果”(即一个定位+一个目标+两个重点+三个原则+四个重点任务);制定出台一批工作队管理制度,为帮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开展提供支撑。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核心引领,驻村第一书记深入抓党建。认真督促村党支部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调动班子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班子担当作为;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各类资源向派驻村下沉,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三是积极向派出单位汇报请示工作,推动组团单位联合召开结对帮扶东源县蓝口镇工作推进会,协调派出单位主要领导到镇进村入户考察调研并慰问困难党员、群众,为工作开展争取最强大支持。

二)以人才发展为翼,厚植新型农人的引进与培养沃土。工作队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坚持系统性思维、市场化思路,依托派出单位资源优势,全力搭建新型职业农民引培平台。一是发挥深圳市总工会资源优势,联合深圳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举办“蓝口圆梦工匠班”,以中职教育订单式培养方式,每年投入90万元,为21名蓝口学子提供3年免费中职教育培养、带薪实习、推荐就业、学历深造一站式帮扶举措,强化蓝口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以教育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二是围绕提高农民致富本领,联合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广播电视学校等机构,开展农村电商人才、乡村家政人才专题培训班,有计划有步骤培育一批专业化程度深、分工明细、服务水平高的新型职业农民、农村经纪人、职业农业经理人,有针对性地发展连片农村特色产业、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三是打造蓝口就业通道。依托人才集团就业优势,定期在蓝口发布深圳就业信息,同时设深圳分站,建立蓝口人才简历库,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并定期推送就业信息,为蓝口本土人才及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帮扶服务。

(三)以民生保障为翼,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基础。进驻以来,工作队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研列出为民办实事帮扶任务清单,争取资源逐项攻克落实。一是聚焦蓝口中学办学条件在全县垫底的现实,积极向深河指挥部、县工作组主要领导当面汇报并提交专项资金申请,推进蓝口中学因资金短缺停建的“教学楼、实验楼和体育馆”项目建设。二是助力民生保障项目落地。主动联系深圳水务集团,协调技术力量,投入资金20万元,会同深水专家团队全程参与到蓝口水厂水质提升攻坚,改善供水水质;争取派出单位专项资金援助五保户房屋修缮,提升村民居住条件。工作队抢抓时间,加班加点,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盼的工作作风得到蓝口镇党委、政府及群众的肯定。三是提升人居环境,推进镇村同治同美。以支部党建共建形式,定期开展工作队党支部、村党支部人居环境提升主题党日活动,引导村民全面清理村域范围内公共场所、村内道路巷道和农户房前屋后的各类杂物、垃圾、砂石堆,清理路边滑落的落石、土堆,以党员示范行动带动群众的主动意识及卫生意识提升,推进镇村同美。同时,推动乡村振兴“631”资金安排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专项,对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开展实效好的村居进行奖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促进村民思想观念转变。

(四)以创新引擎为翼,迈出红色培训与农耕文化体验新模式。了解到牛背脊村的党校培训资源后,工作队以驻村第一书记为抓手强化指导协调,盘活乡村闲置撂荒耕地资源,积极推动构建企业党建、两新组织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效融合机制,因地制宜赋能“休闲农业+”,推动乡村休闲旅游与农业产业交叉融合、互促互融。一是乡村特色体验服务,厚植文化底蕴,注重推广农耕文明、田园风光、传统美食制作、农产品展销等;二是红色教学服务,包括寻访教学、专题授课、廉政培训等;三是国资国企教学服务,包括新生特训营、三同班、行动学习等。未来将依托农业产业资源和山水风光,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推出山水田园体验游、红色廉政教育、科普研学体验游、漫骑休闲游主体文旅等分享经济、体验经济,为深圳市民、深圳国资国企和全市流动党员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特色研学体验服务。实践基地自2022年5月揭牌以来,共承接10期研学班,为村集体创收近41万元,盈利超20万元。

(五)以多业融合为翼,壮大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促发展。工作队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多次到农科院校取经学习,请教农业专家,立足当地实际,助力培育蓝口“好产业”,推进帮扶产品卖出“好价钱”,畅通产销对接“好渠道”。一是助推种植产业提质升级。针对蓝口镇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单一的现状,工作队变身农产品“销售员”,积极发挥派出单位资源优势,主动对接深圳茶叶协会、深圳招商蛇口工会、本来生活电商、海吉星圳帮扶平台,了解市场关于产品选定、包装设计、规格标准等方面的需求,为蓝口镇农产品销售打开新渠道。赴大坝、船塘、康禾、漳溪乡等乡镇的葡萄、百香果、板栗、茶叶种植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对标学习,深入调研产业发展短板,探索蓝口产业发展“路数”。二是利用蓝口牛背脊研学基地谋划运营的契机,一方面着手培育乡村创新创业主体,发扬啃硬骨头的攻坚精神,培养能对接市场,抗得了重担的村级基层人才队伍。另一方面“借势”打造富民产业,培育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客栈,带动村民推广当地特色农产品,积极开发“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摘农家果、品农家乐”等,多渠道增加集体及农户经济收入。三是消费帮扶壮大村集体收入。工作队分别赴角塘、齐坑、杨柳村红薯、柑橘种植基地,现场调研农作物生长土壤、种植环境、采摘现场和现有成品,完善产品宣传材料;赴龙华爱心超市对接农产品销售渠道,充分利用派出单位及社会资源,开展大手拉小手消费帮扶倡议,帮助村集体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纯利润20万元。


二、借鉴意义

(一)项目决策着眼于当地人民群众的最迫切需求。推进乡村振兴,政府责无旁贷,干部使命光荣,也要让人民群众成为局内人、主力军。工作队确定每一个帮扶项目前都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重点听取当地村民的意见建议,把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帮扶项目的最根本目的,让每一件实事都能办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无论是自来水厂水质提升工程还是镇街道路改造工程,还是镇文化广场建设工程,都是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决策,充分体现了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有效举措,也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凝聚起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最广泛合力。

(二)项目谋划着眼于充分发挥组团单位的职能作用。没有兴旺发展的产业,乡村振兴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工作队充分考虑蓝口镇是工业重镇、农业产业多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聚焦帮扶组团单位深圳人才集团的职能优势,将产业谋划的重点落在第三产业,盘活牛背脊村闲置撂荒耕地资源,采取“场地租赁+农耕研学体验”的方式,建设乡村振兴研学实践基地,引入深圳人才集团的培训资源,推出“三同班”、“亲子研学”、“红色线路”等文旅特色活动,每年为牛背脊村创收数十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三)项目发展着眼于乡村振兴“后继有人”根本大计。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是乡村振兴的支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工作队自进驻以来,就着力夯实蓝口乡村教育基础,把助推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重中之重,筹措多方教育资源,举办“蓝口圆梦工匠班”,为蓝口学子提供一站式中职教育帮扶;在蓝口镇牛背脊村、土陂村、齐坑村、榄子围村设立“深蓝阅读室”,捐助图书1万余册;向蓝口中学捐赠课堂教学一体机,组织蓝口中学学生参加“雨亭行动”等,强化蓝口镇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以乡村教育振兴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为乡村建设提供长远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项目实效着眼于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受惠获利。乡村振兴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终落脚点就是农民富裕。工作队与蓝口镇党委、政府协同发力,在做优做强硅产业和茶叶、圣女果、红薯等种植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农家乐、民宿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户均年收入大幅度增长;发动村民踊跃参加“粤菜师傅”培训班,帮助有劳动力的家庭实现技能就业、技能致富; 构建“直播带货+农产品”模式,使农副产品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影响力,快速打开销售渠道,签订消费帮扶倡议,确保农副产品“丰产又丰收”,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真正在乡村振兴中有收益、得实惠。

  乡村振兴是持之以恒的“持久战”,唯有攀登,才能向上。蓝口帮扶工作队将积极探索,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相信在坚定目标和科学规划路线的驱动下,将充分发挥“党建+”的组织优势,努力擦亮乡村振兴靓丽名片,在新时代新征程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持续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形成“同频共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