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个美丽乡村到一条条精品示范带,从一片片诗意田园到一项项富民产业……近年来,和平县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不断美村容、兴产业,建设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宜居宜业的新农村,推动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
在和平县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建设中,该县利用大坝镇水背村阳明文化及农业产业、温泉资源等优势,围绕“阳明客乡、温泉小镇”主题进行合理开发,全长约15公里的“阳明客乡、温泉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初现成效。目前,建成项目主要有“三园一泉”(大坝镇水背村的葡萄园、百香果园,高发村的猕猴桃园,汤湖村的温泉旅游),辐射沿线各村串珠成链、串线成片,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和平县大坝镇汤湖村的温泉旅游度假村(肖斌 摄)
村落旧貌换新颜
在大坝镇水背村,一栋栋古朴的民房排列整齐,竹制的篱笆围墙、青砖铺垫的小路和各具特色的小花园点缀在房前屋后。作为大坝镇“阳明客乡、温泉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带途经村居之一的水背村,依托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日俱增。
“现在住村里,条件可不比城里差。”水背村村民卢春接讲起现在的生活,带着满满的自豪感。她表示,村里又美又干净,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我们村离县城较近,在2018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历史悠久的明清古建筑。这几年,我们这里产业发展好,特色农旅等项目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打卡。”水背村党支部书记陈东介绍,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的带动下,该村村居按照“客家民居”标准进行了统一改造,并修建阳明广场、修复阳明巡检司,打造阳明文化研学基地等,村里还发展了百香果、葡萄、白莲种植基地等观光园。
“变化非常大,一天一个样子。”提起村里的变化,水背村村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不仅环境变好了,就业岗位也变多了,现在不用出远门就能赚钱养家。”
水背村之变,正是和平县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大坝镇完成了水背村、高发村、上正村、汤湖村、合水村等沿线村庄的437栋房屋建筑风貌改造提升,建立了农村保洁等管护机制,乡村变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让广大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有了更多获得感。
打造融合发展产业链
沿着358国道驶经和平县大坝镇等地村庄,可欣赏山水田园美景,可体验阳明研学文化、可采摘百香果、葡萄、猕猴桃,还有泡温泉、品农家乐,吃住玩一条龙,串珠成链形成“阳明客乡、温泉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带。
大坝镇按照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文化等有机融合,串联“三园一泉”项目,以点带面辐射沿线各村形成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三园一泉”即水背村的葡萄园、百香果园,高发村的猕猴桃园,汤湖村的温泉旅游,产业特色鲜明,效果突出,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除此之外,示范带沿线行政村产业还有水背村白莲种植、合水村油茶种植等。其中,水背村的“古树缘”百香果农业观光园已成为网红打卡点,节假日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带动周边村民350多人次就业。
据了解,水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由广东古树缘生态农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运营。近年来,该公司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以种植百香果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休闲观光业、旅游服务业融合,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促进当地村集体、村民增收及农业增效。
该公司负责人葛小毛介绍,该产业园种植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形式,总投资650万元,其中村产业资金投入150万元,给村集体每年固定分红12万元,还解决了附近村民35人稳定就业,种植期、除草期、采摘期累计带动解决村民1580人次就业,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百香果种植,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
“这些企业的落户,将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示范带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坝镇党委副书记吴小通说,水背村的百香果园、葡萄园及高发村的猕猴桃园、汤湖村的温泉旅游等特色产业串点成线,串线成片,推动形成大坝镇全域旅游的新名片。
“目前,和平已规划16条镇级美丽乡村示范带、1条镇级美丽乡村精品带和2条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和平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学思表示,接下来,和平将以大坝镇、上陵镇2条县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带动更多的县级示范带建设,形成串珠成链的带动效应,促进乡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