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
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
(粤发〔2013〕9号)
一、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重大意义。
2.指导思想。
3.目标任务。到2020年,粤东西北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二、粤东西北地区的主体责任和发展定位
4.主体责任。
5.发展定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各区域比较优势,,努力打造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经济新增长极。
三、大力推进经济跨越发展
6.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和专业镇;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7.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形成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8.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优化农产业结构。推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建设现代农业流通体系,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9.发展壮大海洋经济。
10.加快信息化步伐。加大骨干网升级改造力度。到2017年,基本实现“三网融合”。加强信息安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11.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旅游业。
四、促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12.提升产业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园区主导产业,积极承接引入珠三角产业转移项目、国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和当地特色资源项目。
13.完善产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坚持园区开发建设与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相衔接,实现产城融合。
14.健全产业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机制。建立和完善产业园区协调联席会、园区管理机构、投资开发公司三层架构。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5.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县县通高速工程。提高公路等级。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加快粤东西北地区通用航空机场布点与改扩建。改善通航条件。
16.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采取以省级投入为主、省市合建模式。
17.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工业集中区、重点城镇供排水、供电、供气、道路等公用设施建设。
六、扩容提质加速新型城镇化
18.统筹推进中心城区扩容调整。拓展各地级市中心城区空间,增强资源集聚度和辐射带动作用。
19.加大中心城区提质力度。坚持新区开发与旧区改造相统一,提升中心城区的承载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20.加快新型城镇体系建设。实施城建化发展战略,优化区域城镇发展体系。
七、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进步
21.促进教育均衡优化发展。推动教育创强,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22.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23.加快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大力弘扬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提升文化对经济振兴的推动力。
24.完善促进就业机制。推动产业园区增加就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25.健全全民社保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制度,加快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
26.缩小区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
27.努力解决困难群体住房难问题。加快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完善以公租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供给体制。
28.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双到”力度。巩固全省3年扶贫开发“双到”成果,深入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
八、努力实现绿色发展
29.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生态网络,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30.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落实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性和协调性。
31.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合理确立开发强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
九、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
32.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继续优化投资软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33.深化经济社会领域改革。鼓励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实践,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34.构建省内外开放新格局。大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积极主动融入珠三角。
3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开展对外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十、强化珠三角的对口帮扶责任
36.珠三角主动拓宽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对粤东西北和泛珠三角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
37.明确新一轮结对帮扶关系。实行珠三角地区6市与粤东西北地区11市新一轮结对帮扶。
38.继续完善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帮扶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共建产业园区的资金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产业合作园区利益共享机制。
十一、加大政策资源支持力度
39.创新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机制。采取竞争性分配、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创新性资金安排方式,放大财政资金的使用效应。
40.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推进“双转移”。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支持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支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支持强农惠农富农和扶贫开发。支持完善财政保障机制。推动建立振兴发展基金。
41.落实税收扶持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42.提供金融政策支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推进粤东西北地区金融创新。探索社会资本多样化融资模式。
43.加强建设用地保障。逐步提高粤东西北地区在全省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中的分配比例。
44.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生态发展区绿色产业和农产品主产区适当加大政府奖励和贴息的力度。
45.培养引进各类人才。实施帮扶粤东西北地区人才发展的“扬帆计划”。
十二、强化工作保障
46.加强组织领导。
47.加强分类指导。
48.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49.加强作风建设。
50.加强舆论宣传。
信息来源: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