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源市公安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和省厅党委关于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法治公安建设总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全市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现将市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设2022年度工作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部署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市公安局先后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局务会,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公安部举办的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政治培训班,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全市公安机关各级党组织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制定全市公安机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总体方案,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分级组织实施、线上线下结合、确保全员覆盖,对标对表党中央新部署新要求,强化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着力锻造“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高素质专业化公安铁军,忠实履行好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宁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河源法治河源,保障河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市公安局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治轮训和“三会一课”等,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初任民警、警衔晋升、警务技能、业务等各类培训的必修课,不断夯实广大民警的思想政治根基,切实铸牢忠诚警魂。今年以来,先后4次召开市公安局党委(扩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听取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汇报,不断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重大、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充分利用“河源警事”“河源公安”等公安新媒体,扎实有效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网络宣传,发布相关新闻报道80多篇。聚焦“河安2022”系列行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在开设专栏的同时联合各级主流媒体,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宣传公安机关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严密社会治安防控、大力推进社会治理等各项公安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以“河安2022”专项行动为抓手,常态化落实好街面巡防工作、重点场所防控和“1、3、5分钟”快速反应机制,在法治轨道上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截至11月25日,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4.21%,刑事立案数同比下降6.19%、刑事破案数同比上升15.38%,有效维护了社会平安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部署深化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4月26日下午,市公安局组织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省公安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部署今年全市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会上,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峰强调,要始终把执法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要以执法信息化建设为牵引,以执法全流程管理监督为抓手,以执法主体能力建设为基础,有效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学习宪法法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认真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召开党委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学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结合会议议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凡是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前先行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律风险意识。
(三)服务中心工作,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撑。
市公安局法制部门主动靠前服务、落实源头把控、加强案件审核,全力保障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成立执法服务队深入办案单位进行指导,分片包干、捆绑作战,提供7×24小时法治服务保障,围绕执法难点、堵点,加强法律政策研究,从源头上筑牢执法“第一道防线”。
在规范性文件起草过程中,按照《广东省公安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和《河源市公安局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全面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重大决策事项未经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的,不得提交会议讨论、作出决策。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广泛听取公众意见,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出台后,通过媒体对政策进行解读,并将相关文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发布或者在公共场所陈列,促进社会公众的理解和认知。落实《河源市公安局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聘请律师团队为市公安局重大行政决策、重要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协助草拟、修改、审查重大合同等法律服务。
(四)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执法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法治公安建设的部署要求,聚焦智能化执法办案场所建设,严格责任、强化措施,分管局领导多次带领法制、警保、科信部门到各县区实地督导调研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情况,督促工程进度,确保如期完成。抽调法制、督察、警保等部门人员组成专项检查组,采取实地察看等方式,对全市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截至目前,紫金县局、江东分局、东源县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已完成升级投入使用,市局执法办案中心在江东分局执法办案中心挂牌同时启用,龙川县局、源城分局、和平县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五)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有效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河源市人民检察院 河源市公安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工作方案》,积极完善公安机关与检察机关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实现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常态化运行,提高刑事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根据《河源市公安局派驻法制员制度》制定《河源市公安局落实派驻法制员制度工作方案》,积极推进派驻法制员工作制度落地见效,针对一线民警在执法中存在的短板进行“近距离”及时纠错,提高民警规范执法水平。
应用大数据多维拓展执法巡查覆盖面和数据源,动态调整“执法突出问题排查模型”的巡查重点,增强巡查随机性、及时性和准确性,持续整治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等执法顽疾。今年以来,在7天内作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的刑事案件占比77.7%,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在3天内受理的行政案件占比86.2%,同比上升1.9个百分点。
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充分发挥政务公开在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充分依托政府网站和新媒体平台,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原则,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22年通过市政府网站和新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180条。
(六)强化执法培训,提升民警依法履职能力。
结合各类专项行动,采取上门送法、专题培训等方式,针对常见的执法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业务指导。全市公安机关共开展各类执法培训46场2878人次,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强化办案民警的程序理念和证据意识。举办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班,鼓励民警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2年客观题通过率达到30%,在全市公安机关掀起民警学法用法高潮。全市公安机关现有取得法律职业资格的公职律师26人,为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提供法治保障,维护国家法律尊严和民警执法权威。
(七)坚持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进一步落实普法责任制度。
发挥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主阵地作用,创新宣传方式,及时发布各项法治宣传信息,将便民服务、普法宣教与回应民生有机融合。结合国家宪法日、国际禁毒日等时间节点和各类打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采取出动宣传车、举办街头法律法规咨询与宣传、上街派发宣传资料、悬挂张贴宣传标语、到学校社区举办专题讲座等方式,对社会公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自觉守法意识。组建“平安行”巡回宣讲团到全市各类学校、社区、企业、机关单位等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通过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防火安全、禁毒宣传、法治教育和安全防范宣讲,全面营造学法、用法、守法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提升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四、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经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市公安局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已基本完成,但也存在执法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执法规范化建设进程较慢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公安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按照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犯罪,依法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持续深化执法监督管理机制和执法责任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切实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融入公安执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作出新的努力和贡献。
河源市公安局
2022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