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五公开专栏> 管理公开> 监管信息公开
创园工作总结报告
发布日期:2018-01-24 00:00:00 来源:本站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创园工作总结报告

2005年,河源人民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美好家园。2007年,河源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2年河源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共创国家园林城市。在创园路上,迎来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创园活动的攻坚高潮。

在决策谋略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园作为中心工作之一,大力调整用地规划,筹资2亿多元,将开发商37万㎡的房地产用地,置换成公园用地,客家文化堤廊和体育公园13万㎡、东江湾公园24万㎡,把留建市四套班子办公用地的15万㎡,建成市儿童公园和健身广场。

近几年,全市大学生、老干部和群团组织企事单位3万多志愿者,开展声势浩大的各式多样的创园宣传活动。

市创园领导小组的50个成员单位和本市媒体、自媒体,大力宣传创园工作,号召人人参与创园,为创园攻坚战营造了热烈的氛围,积聚了巨大的正能量。

一、市委、市政府对创园的高度重视,是创园成功的根本保证。

2005年我市开始创建国家园林城市,2007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2年市委、市政府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写进市委全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由此不断加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力度, 2016年3月我市正式向省住建厅、国家住建部提交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申请,省住建厅同意我市申报国家园林城市,并提请住建部将我市纳入2016年申报国家园林城市名单,2017年组织考核评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园工作,特别是丁红都书记,在百忙之中还抽空会见了我市创园专家组组长刘锦红同志,双方就河源如何推进创园工作进行了交流。新到任的叶梅芬市长百忙之中多次听取并审定新建改造公园实施方案,并作出相应指示。

二、坚持应用和发挥专家团队的智慧,是创园成功的指南针。

为避免创园工作走弯路,最大限度地提高申报和考核成功的可能性,我市在创园过程中重于借智慧。2016年10月19至20日,我市特邀请住建部城建司园林绿化处处长王春香、省住建厅副调研员曹乐根、创园专家李峰明莅临我市进行实地考察,并指导创园工作。市创园办副主任、城管局局长张金城同志多次前往住建部就我市创园工作向住建部专家汇报并请教。省住建厅在我市创园的关键时期,两次派专家莅临我市指导创园工作。近年来,市政府聘请了知名园林专家、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科带头人李敏教授等9位资深专家组成了我市创园专家团,并多次邀请专家们为我市创园工作把脉。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方案,认真落实提升工作。

三、坚持以创园为平台发挥各部门的主动性,是创园成功的正能量。

创园工作领导小组中的50个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我市能够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得力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

市城管局作为创园的牵头单位,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断加强绿化建设,精心打造园林精品,不断加强城市管理,完善提升城市整体容貌,使我市园林绿化水平、市政施设建设、生活环境质量、城市整体容貌有了质的飞跃。

源城区作为创园的主战场,力抓道路环境,积极谋划城市主次干道路美化绿化改造工作;力抓绿地建设,大力实施精品公园绿化工程、道路景观绿化工程、住宅小区绿化工程;力抓市容整治,切实加强城区网格化、常态化、精细化管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积极开展了市容卫生整治、道路环境整治、大气环境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老城区面貌逐步改善,内街小巷焕然一新,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市住建局主动性强,在创园过程中做了很多工作,组织编制了多项专项规划。市老干部局积极参与创园,策划各种创园活动,身体力行,为我市创园宣传做了很大贡献。河源日报社、河源晚报社、河源广播电视中心三家市媒体积极宣传报道我市创园工作,提高了创园的知晓率,营造了浓厚的创园氛围。市财政局及时拨出创园专款,为创园工作能及时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坚持以政策标准为准量,是创园成功的目标导向。

根据住建部颁发的《国家园林城市系列标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共有七大类56项指标,我市在创园过程中,挂图作战,把国家园林城市有关指标全部挂起来,对照标准,逐项逐条进行落实,将创园标准做为创建过程的根本目标导向。综合管理方面坚持标准重绿线;绿地建设方面坚持标准重公园;建设管控方面坚持标准重海绵;生态环境方面坚持标准重修复;市政设施方面坚持标准重污染;节能减排方面坚持标准重绿色;社会保障方面坚持标准重棚改。

五、坚持以规划设计为基础,是创园成功的重点依据。

我市在创园过程中重于谋规划,坚持以规划为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高起点规划、高质量施工、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扎实推进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工作。

共组织编制(修编)了《河源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2016-2020年)》、《河源市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河源市公园城市专项规划修编》、《河源市城市公园体系规划(2016-2020年)》、《河源市中心城区绿道建设规划》、《河源市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河源市城市紫线规划》、《河源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河源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河源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2030年)》、《河源市城市蓝线专项规划(2016-2020年)》、《河源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6-2020年)》、《河源市中心城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河源市城中村改造专项规划》等十四个规划。

在公园建设过程中,我市邀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十几个新建公园按照服务半径覆盖率的要求进行规划,有效确保我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标。

六、坚持实事求是、创新亮点,是创园成功的法宝。

根据住建部专家领导的意见,我市创园坚持注重形象展示,突出重点亮点。住建部专家组在对我市进行创园考核验收时指出,我市创园工作亮点纷呈,很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在全国推广。

一是河源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全民参与,全方位地按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来进行创建。非常难得的是在补短板这项工作上,特别是在2017年半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10个新建公园的绿地建设以及17个公园的改造提升,这是不可想象的,没有强大的组织领导,没有全民共参与的全力支持,是很难做到的,基本上形成了“人道我居城市里 我疑身在公园中”,人文与自然一体,美貌与气质并存的优美河源,让园林绿化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二是河源在挖掘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资源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结合园林绿化景观的打造,着重地融入了客家文化、岭南文化,进行人文园林的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园林特色,这是我们园林绿化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园林有生命力的体现,是园林有地域特色的体现;

三是河源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在具体的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注重了海绵城市、立体绿化等方面的探索和经验积累,比如东江湾公园的植草沟、屋顶绿化都体现了海绵城市的理念,这些先进的做法都值得学习和推广。

四是污水管网机器人巡检的方法体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理念;垃圾填埋场的雨污分流也做得不错;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也是一大亮点;采用多处水源供水,充分利用自然地势及势能作用,减少了运行费用,也是做的不错的方面。

五是公厕环境问题解决得非常好,公厕卫生一流,市民可以舒心如厕。汇报会上,丁书记都非常清楚的感叹说创园他认为最大的一个成果是公厕的问题解决了。

六是城市干净整洁,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什么乱,特别主要街道没有乱写乱画乱张贴乱堆放。

七是管控良好,能够把本地的一些文化,比方说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红色文化、恐龙文化、生态文化能够融合到公园建设中去,融合到一些主要的街道。

七、坚持因地制宜、运用他山之石,是创园成功的重要经验。

为了更好的学习其他城市先进经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创园办、市城管局先后组织相关人员,由市创园办副主任、市城管局局长张金城同志亲自带队前往深圳、广州、东莞、中山、惠州、阳江等本省城市以及外省城市学习,累计可达10余次,我们学以致用,将这些城市的先进经验与我市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我市的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园林绿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省委书记胡春华同志到我市调研时,对我们的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卫生给予了表扬。

八、坚持群策群力、人人参与,是创园成功的最给力。

我市创园,能做到持之以恒的宣传,充分发挥管理公园的职能,在大小公园,不断地开展创园宣传活动,特别利用寒暑假,发动大学生志愿参与创园,规模大,年年开展,效果极佳,影响力和宣传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老干部主动积极参与创园宣传,结合日常工作,开展书法、摄影、视频制作、文艺汇演等系列活动,作用不可低估。“河源创园首届摄影大赛”、“河源诗人看创园”采风行活动、“植树活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暨极地-2016首届河源山地跑活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共建美丽家园”2016第五届河源百公里穿越万绿湖骑行活动等形形色色的创园宣传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市民对创园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效果很好。充分利用中国建设报、广东省建设报和本地媒体,适时宣传创园,起到了正能量的作用。利用自媒体宣传创园,提建议,效果非常好。

九、坚持节约创建和效率最大化,是创园成功的职责体现。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按照住建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的意见》的要求,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做到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学创建,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绿化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建设低碳生态环保的园林城市。打造了东江湾公园等海绵城市示范工程,有效缓解了我市内涝渍害现象。二是推广立体绿化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家园城市。在增加了绿化面积的同时,使得城市面貌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三是推广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效益和节约相得益彰。合理利用土地,注重绿化节水,充分采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四是坚持保护为主,讲求综合利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开辟应急避险场所,实施生物综合防治。五是做到统筹兼顾,讲求科学合理。六是节约行政资源。七是节约经费,坚持花少钱办大事的原则,在短时间内用有限的资金,充分动员城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完成了10个公园的新建和17个公园的改建工作。

十、坚持利民惠民、成果共享,是创园成功的出发点和初衷。

我市坚持把利民惠民、成果共享作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是一项民生工程,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谋福利。在创建过程中,我们坚持做到300米见公园,把双塘公园、庄田公园、光明公园、公交公园等建在百姓家门口,让百姓可以“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公园刚建好,百姓们就高高兴兴的在家门口的公园里休闲漫步、跳广场舞,让大家真正感受到创园带来的益处。

信息来源:城市综合管理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