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1〕183号
民进河源市基层委员会、陈惠锋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做强做精红色旅游的系列提案收悉,现综合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办、市教育局意见,答复如下:
一、办理过程
第20210066号提案是重点提案,由市政府副市长庞启彪挂案领办。庞启彪副市长高度重视此提案,亲自研究提案办理方案,并部署办理工作。我局作为牵头单位,精心组织,会同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办、市教育局专门制定了《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20210066号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工作要求等,成立由我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具体承办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主动沟通协调,认真听取协办单位以及委员意见,多次到阮啸仙故居、苏区等红色旅游点进行实地调研。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目前,龙川闽赣粤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及兵工厂旧址、紫金苏区镇红色旅游区等18处红色旅游资源被列为省级重要红色旅游资源,闽赣粤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及兵工厂旧址在2017年1月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一)突出河源特色,强化资源保护。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予以研究部署。2017年制定了《万博manxbet登录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切实加大包括革命遗址在内的文物保护力度、稳步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完善保障机制提出明确要求。编制《河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5)》、《河源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把红色旅游建设纳入规划。紫金县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县革命史迹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客家古邑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设文化紫金规划纲要(2011-2020年)》《紫金县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河源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列入2019年市人大立法项目。二是抓好全面普查登记。全市有革命遗址682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95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旧址221处,革命领导人故居71处,烈士墓15处,纪念设施80处。其中,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福建会馆)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阮啸仙故居等6处革命遗址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7处革命遗址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平县第一期党训班旧址等52处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正式发布上线,是全省地级市中最早建立的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的市。三是做好修缮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已完成第一批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旧址等19处重点革命遗址修缮工作,并列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中共党史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其中,紫金县苏区革命遗址群被认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革命历史(烈士)纪念馆、阮啸仙故居、紫金苏区革命遗址群、龙川福建会馆被授予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另外,紫金县也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对苏区镇19处、县城2处革命旧(遗)址及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并对苏区镇部分革命旧(遗)址及纪念设施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二)活化利用资源,大力打造红色景点。一是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着力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融入到构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旅游产业建设当中,做活红色旅游产业。充分做好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工作,建成了33处河源市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苏区展览馆、“血田”纪念广场、革命烈士刘尔崧纪念馆和故居、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阮啸仙故居、塔岭烈士墓园、佗城景区朱氏宗祠、五兴龙革命旧址等景区。其中,红色苏区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连和县人民政府旧址”、“中共九连工(地)委旧址”也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阮啸仙烈士陵园及故居、紫金苏区遗址群、和平抗日淞沪英雄纪念碑、龙川南拔寮兵工厂被列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目前,苏区已启动创建3A景区工作,积极利用海陆丰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苏区镇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展苏区红色遗址提质工程,对苏区革命旧遗址群烈士雕塑园、红二师练兵场论证设计,争取资金实施龙遂区联队队部旧址复建。二是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申报认定了和平县红色历史、客家文化游线路、紫金县苏区红色乡村之旅精品线路、江东新区东江抗日旧址游线路3条省级历史文化游径线路,东源县义合镇红色历史文化游、和平县旅游大道沿线乡村游、龙川县古邑文化神奇山水乡村游、紫金县乡村红色之旅、连平县粤赣古驿道魅力乡村游5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了“两晚三天”红色景点生态游线路。
(三)大力宣传红色文化,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开展红色系列活动。今年开展了“湾区之眼·河源怀抱”河源文旅红色系列活动,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主流新闻媒体齐聚河源,共品河源红色文化,提升我市“红色经典”旅游品牌形象。二是开展红色创作活动。启动了河源市红色旅游微视频创作活动,在我市10个红色教育点拍摄创作。编纂出版了《阮啸仙传》《刘尔崧传》《黄居仁传》三本“东江三杰”丛书,和《中国共产党紫金地方史》等多本党史教育书籍。为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创作了大型歌舞史诗《东江骄子·阮啸仙》。紫金县制作了《紫金革命斗争史》《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等电视专题片。同时,注重利用和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创作一批红色网络精品。如:纪念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90周年微视频,总点击量突破170万人次。三是开展红色文化研讨及展览。紫金县多次举办“红色紫金”学术研讨会。组织开展“红色宣讲轻骑兵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引领时代主流和社会新风尚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在东源县阮啸仙故居、龙川福建会馆、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紫金县邓缵先故居等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有基本展陈,介绍文物的基本情况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免费对公众开放。市博物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潮涌东江 党旗飘扬’——河源市革命文物专题展览”、龙川县博物馆“闽粤赣边五兴龙苏区革命历史展”展览成功入选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推介名单。
(四)开展红色研学,传承红色基因。一是加强对学生中国历史、中国共产党党史、改革开放史的教育,拓展社会实践形式,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二是组织重要时间节点的教育实践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未成年人开展线上线下“缅怀英烈”活动,引导他们感恩祖国、崇尚英雄。三是组织我市师生到红色旅游基地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四是印发了《河源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工作的通知》,规定研学实践活动要以国家、省、市命名的研学基地或红色旅游基地为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力度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实施广东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九大行动”和红色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建设提质工程,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传“五个一批”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推进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普查,建立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库,打造经典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红色研学线路。
(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入挖掘南粤古驿道沿线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探索尝试开设红色剧场,推出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评选了一批红色研学主题精品课程,推进红色研学旅行。重点建设提升阮啸仙故居、紫金苏区革命旧(遗)址群、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龙川福建会馆、叶卓故居、仰天堂、和平古寨“小延安”、江东新区古竹东江抗日战争革命遗址群等红色旅游点,2022年前2个以上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三)统筹推进客家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把红色旅游与客家民俗风情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坚持加大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组织策划一批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以及全民体育健身活动。继续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促销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红色旅游教育活动等宣传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广泛、深入、有效的宣传。加强与中央媒体、周边城市、省内外媒体和旅行社的合作,在巩固本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争取省外和港澳台地区客源市场有新的突破,不断扩大河源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各位委员,以上是我市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和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但是对标你们提出的建议和期望,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必将充分吸纳你们的建议,务实推动我市红色旅游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并诚请你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河源旅游产业的发展。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年9月30日
(联系人及电话:刘学锋,338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