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河源市七届政协会议第20200038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0-12-30 09:25:24 来源:扶贫工作局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九三学社河源市基层委员会代表:

现就您提出的《关于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确保如期高质量脱贫的提案》(第20200038号)作出如下答复: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尽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全市上下坚持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贫困户、贫困村“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工作目标,逆势而上,奋力攻坚,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全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力减少疫情影响确保贫困户如期实现脱贫的指导意见》,因户施策,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特色养殖转型转产等重点工作,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确保了脱贫攻坚的顺利推进。

一、战疫战贫两不误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河源市广大扶贫干部认真落实中央、省的工作部署,与镇村紧密合作,驻守“防疫”一线,在坚决打赢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体现扶贫干部的使命担当。一是全力做好扶贫领域疫情防控。截至目前,我市贫困人口实现零感染、零确诊、零存疑。二是积极推进扶贫领域复工复产。受疫情影响就业的21999名贫困劳动力已经实现100%稳定就业(含留在家务农)。全市农村设立防疫值守员、防疫宣传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425人,按规定给予工资补贴。全市262家扶贫车间,均已复工。受疫情影响停工的158个扶贫项目也如期完工。三是努力解决扶贫产品滞销问题。联合深河指挥部发布滞销扶贫产品销售小程序,动员“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等方式购买滞销扶贫产品。四是迅速推动特色养殖转型转产。对于受政策限制的231户贫困户特色养殖问题,我们做到第一时间摸清实情、筹集资金、找准出路、制定方案,通过转向普通养殖和务工结合,或种植和务工结合,一揽子全面解决到位,在3月底前全面实现成功转产。

二、大力实施消费扶贫

一是多渠道销售受疫情影响滞销扶贫产品,联合深河指挥部发布滞销扶贫产品销售小程序,指导深河扶贫服务中心联合60多家电商、超市等销售平台,对接贫困户、市内及深圳市消费扶贫市场,部分帮扶单位第一书记“以购代捐”“以购代帮”等方式购买滞销扶贫产品,滞销的2520万元扶贫产品已全部找到销路。二是强化政策支持。成立市消费扶贫工作专班,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助力打赢攻坚战的实施方案》,明确把消费扶贫纳入各级各部门扶贫考核范围、机关事业单位工会采购节日慰问品时预留不少于50%份额采购扶贫产品。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对消费扶贫示范企业进行奖补。发行消费扶贫爱心卡,深入推进“以购代捐”行动。在全省首个成立市级消费扶贫协会,目前企业会员122家。今年以来,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带头采购扶贫产品3900多万元,有效降低了疫情对扶贫产业的影响。三是积极开展消费扶贫月活动。举办河源扶贫产品走进广州、深圳、市直机关专场推介活动,组织80多家企业200多款扶贫产品参加广东脱贫攻坚展、第6届深圳绿博会、第二届广东东西部扶贫协作交易博览会等。现场推介扶贫产品300多款,采购签订订单达4560万元。

三、实施就业扶贫助复工行动

市人社局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网上招聘活动,发布贫困人口的特色招聘信息,精准对接贫困户,专车接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受疫情影响就业的21999名贫困劳动力中有97%已经实现稳定就业,剩余3%留在家务农。疫情期间全市农村设立防疫值守员、防疫宣传员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425人,按规定给予工资补贴。全市262家扶贫车间,均已复工。受疫情影响停工的158个扶贫项目也全面启动,正在加紧施工,可以如期完工。

四、推进特色养殖转型转产

对于因新冠肺炎疫情受政策限制的231户贫困户特色养殖问题,我市第一时间摸清实情、筹集资金、找准出路、制定方案,通过转向普通养殖和务工结合,或种植和务工结合,一揽子全面解决到位,在今年3月底已全面实现成功转产。近期,我市还拿出近50万元对受疫情影响成功转型转产的贫困户实施奖补,进一步激励自主脱贫意识。今年,马兴瑞省长、李玉妹主任今年到我市视察,对我市应对疫情影响、确保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做法给予高度肯定,叶贞琴常委多次批示肯定我市战贫战疫的措施成效。

五、开展脱贫攻坚挂牌督战

聚焦“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以及疫情影响,把工作推进相对较慢、脱贫攻坚任务重、攻坚力度较弱的1个县、15个乡镇、207个村列为督战对象,制定了《河源市挂牌督战工作方案》。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了6个督战小组,蹲点、常驻在镇村,认真开展挂牌督战。共召开座谈会335场次、开展访谈850余人次,实地核查扶贫项目3150多个,向相关县、镇、村反馈问题554项。尤其是省挂牌督战的和平县、三个村(龙川县上坪镇石湖村、田心镇松林村、铁场镇珊田村),做到三个不放过:未对照问题整改不放过,未真正整改问题不放过、整改未建章立制不放过。所涉及的省扶贫办平时检查发现问题较多、未脱贫人口较多问题已得到全面整改。

六、开展返贫监测预警,探索治贫长效机制

对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1万元,或因病、因残、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家庭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收入,及今年收入明显减少的农户进行摸排,确定“两易对象”(易返贫户、易致贫户)全市共302户。对“两易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强化帮扶,综合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扶智扶志、政府兜底等帮扶措施。各相关镇村压实责任,及时介入,努力确保“两易对象”不致贫、不返贫。

强化舆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短信、微信、新媒体等载体不断加大对扶贫领域工作和政策宣传力度,强化舆论正面引导,突出各县区、镇村、扶贫干部等在脱贫攻坚的工作成效和工作亮点。疫情期间,涌现了王远林、钟兴贤、古志奋、汪田意等一大批在扶贫领域防疫抗疫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扶贫干部,也涌现了许多先进典型事迹和感人故事春节以来多次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广东卫视新闻联播、省扶贫办微信公众号、省《新快报》、南方+、今日头条和广州日报等省级媒体报道我市扶贫干部防疫抗疫工作。

总体而言,我市应对疫情影响的措施精准有力,有效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冲击。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是局部性、暂时性的,没有影响贫困户如期脱贫。叶贞琴常委、省农业农村厅高度肯定了我市有力应对疫情影响、促进脱贫攻坚的做法措施。

河源市扶贫工作局

2020年10月29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