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0〕153号(B类)
凌丽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民宿本地文化特色打造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特色民宿发展持续向好,以自然生态、特色民居、美丽乡村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颇受游客好评。民宿已成为河源文旅业态的生力军和广大游客、市民的文旅体验游的“新宠”。据初步统计,全市有民宿近100家,约500间客房,超过1000张床位,民宿从业人数约2000多人。我市部分民宿远远超越了简单的“旅业”功能,初步实现了“住宿+乡村文旅”融合的功能转变,呈现“民宿微景区化”。同时,民宿业主以个性化的经营特色,为这一新业态提升了“温度”和“审美”,成为了一道新的文旅风景线。
一、主要做法
(一)政策保障。2019年,河源市政府出台了《万博manxbet登录 办公室关于加快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河府办〔2019〕4号)等文件,为乡村旅游,包括民宿业态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我市出台了《河源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办法》,并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村民建房活动的安全及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部分县区文化旅游主管部门也相应出台措施,如《源城区星级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试行)》《东源县星级乡村旅游民宿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目前,《河源市民宿管理实施细则》待市政府审议通过后即将印发,将为规范管理民宿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创新营销。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资源大力宣传,扩大民宿品牌影响力,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如针对疫情期间全市民宿停摆,复苏艰难的状况,近期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社会爱心企业免费提供户外大型LED广告屏、各楼宇电梯广告屏等,对全市重点景区景点、民宿进行了两个月轮续宣传。广东民宿发展研究院微信公众号刊发了《河源市民宿发展现状(2020)报告》及在“十一”黄金周系列推文中推介点评了我市民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启动“细品河源”青年影视界助力旅游复苏微视频(抖音)创作活动,动员和组织10家本土影视公司“盲选”10家景区景点、民宿“点对点”进行公益创作,共创作了46部微视频、抖音作品在抖音、微信短视频、网络等平台展播。指导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筹)组织河源10家民宿进行了第一期社群营销活动,建起了10个微信“粉丝”群,在短短的3天时间里吸引了4000“粉丝”进群,微信推文阅读量超万人,成交(预售)民宿客房近600间/套,带动消费近30万元。
(三)专项扶持。为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活力,我市加强了乡村旅游点、民宿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2019-2020年,省市补助民宿旅游厕所12座,合计70万元。2019年,成功举办了河源市首届乡村旅游文旅融合创新大赛活动,将64.5万元扶持资金奖励扶持给参赛获奖的乡村民宿的实施主体。我市积极争取了省级重点文旅企业应对疫情专项奖补资金728万元,其中用于扶持民宿发展的达40万元。今年5月-11月,我局将继续举办河源市第二届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大赛活动,将105万元扶持资金以“以奖代补”的竞赛方式,直接奖励扶持给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实施主体。这次活动将评出一批主题定位高、市场明朗、管理规范、示范性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文旅融合较高的民宿等文旅项目,同时向全社会释放了明确的鼓励信号。同时,还将开展“乡村旅游冲锋号”系列活动,全市各民宿业积极参加,充分展示了全市各地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态势和形象。
(四)服务指导。一是指导成立河源市民宿协会。今年7月,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召开成立大会,代表着河源民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协会将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连接城市与乡野,连接政府与企业,打造“河源民宿”品牌形象,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共有40多家会员单位。二是指导大水井特色文化(民宿)街区、东源县梨花屋舍、到·吉宿、竹里馆民宿、康汇·酒坊等一批民宿融入客家文化、河源特色文化,往精品化发展。三是引导民宿企业充分挖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农耕体验、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乡村手工艺等乡村产业,丰富民宿业态产品内容。四是通过走访、调研,召开民宿业态座谈会、沙龙,摸清了我市民宿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对策。五是召开部分旅行社、民宿进行“面对面”对接会,交流共享信息,谋求共赢,以拓宽双方的市场渠道、创新客源思维,实现双方的转型合作。
二、下一步计划
(一)科学规划,深挖特色资源。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精准扶贫、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及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突出民宿特有的乡村生态和特色乡村旅游资源,做好民宿规划。一是将民宿业态的发展列入“河源文旅体‘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去统筹谋划,拟于明年编制《河源市民宿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充分体现文旅融合理念,倡导文化引领,充分挖掘当地民俗和人文资源,凸显地域文化,突出乡村特色,提升乡村民宿的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民宿的体验感;三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多措并举,有序盘活农村依法建造的宅基地农房、村集体用房、闲置农房、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用于乡村民宿和相关业态建设。四是用好指标政策,合理保障项目用地。近年来,省政府、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多项支持乡村振兴的用地政策,包括《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实施点状供地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通知》(粤自然资规字〔2019〕7号)、《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2020年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通知》(粤自然资函〔2020〕592号)等,下来,我市将用好用足这些政策,突出多元化和差异性,优化土地供应方式,支持乡村休闲旅游、乡村新型服务业等乡村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
(二)积极引导,做精做强。在继续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将积极引导、指导全市的民宿业修炼内功,完善产品体系和软硬件建设;组织民宿到深圳、韶关、清远参加民宿培训;举办“深圳—河源”民宿产业投资对接交流论坛活动;增加新的利润点,实现民宿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展;继续创新营销,如“民宿微视频·抖音”活动、直播带“货”等多媒体平台,加促线上消费,打造网红品牌。同时,针对河源民宿依然存在的零散、偏远、规模小的总体现状,着力引导其集群布点和抱团经营、营销推广,计划两年内在基础条件较成熟的县区打造2—3个民宿文化村。此外,积极引导全市民宿业主走“品牌特色化、服务精细化、经营网络化、行业生态化”之路,突出审美与个性,突出生活方式、价值观输出,突出“互联网+民宿”,突出抱团合作与同业共赢,实现生态、良性发展。
(三)加大扶持,融入战队。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列入民宿专项预算。将民宿业融入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大“战队”之中,将之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重要内容,完善各乡村旅游点、民宿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宿所在地基础设施条件。鼓励民宿积极参与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大赛,加强奖励扶持力度。拟成立民宿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民宿在发展中遇到土地、环保、消防、交通等瓶颈问题。
(四)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整合现有的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古驿道等资源,将河源乡村民宿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历史文化游径和风情小镇、茶旅小镇等内容之一,组织河源民宿专题推介活动,推荐优质精品民宿参加省内外旅游推介活动,开展“河源民宿”统一品牌策划,进一步提高我市民宿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将河源民宿业培育成河源文旅的重要新生业态。
凌丽等委员所提出“加强民宿本地文化特色打造”的提案,正是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以“文旅融合”及“乡村旅游”为发展方向,着力发展民宿业态,相信必将打造我市生态休闲旅游高地。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提出的建议!希望你们继续关心我市民宿新业态的发展。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