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20〕150号(B类)
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市红色革命文化旅游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关心指导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要求,致力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建成了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教育基地,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加,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河源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革命资源。据统计,全市有革命遗址682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95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旧址221处,革命领导人故居71处,烈士墓15处,纪念设施80处。在全市革命遗址中,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旧址(福建会馆)今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我市第二个国保单位,阮啸仙故居等5个革命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7个革命遗址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7处有基本陈列布展,并对公众开放。目前,龙川闽赣粤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及兵工厂旧址、紫金苏区镇红色旅游区等18处红色旅游资源被列为省级重要红色旅游资源,闽赣粤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及兵工厂旧址在2017年1月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据估算,2016—2019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204.95万人次,红色旅游收入6.15亿元,红色旅游带动当地直接和间接收入逐年增加。
(一)突出河源特色,强化资源保护。一是做好顶层设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予以研究部署。制定了《万博manxbet登录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方案》,印发了《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革命史迹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对我市革命遗(旧)址保护和修缮工作进行督查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切实加大包括革命遗址在内的文物保护力度、稳步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完善保障机制提出明确要求。此外,还编制《河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5)》、《河源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把红色旅游建设纳入规划。紫金县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县革命史迹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客家古邑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设文化紫金规划纲要(2011-2020年)》《紫金县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河源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也列入2019年市人大立法项目。二是抓好全面普查登记。2019年,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正式发布上线,是全省地级市中最早建立的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的市。三是做好修缮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已完成第一批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旧址等19处重点革命遗址修缮工作,并列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中共党史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其中,紫金县苏区革命遗址群被认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革命历史(烈士)纪念馆、阮啸仙故居、紫金苏区革命遗址群、龙川福建会馆被授予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另外,紫金县也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对苏区镇19处、县城2处革命旧(遗)址及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并对苏区镇部分革命旧(遗)址及纪念设施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二)活化利用资源,大力打造红色景点。着力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融入到构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旅游产业建设当中,做活红色旅游产业。充分做好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工作,建成了33处河源市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苏区展览馆、“血田”纪念广场、革命烈士刘尔崧纪念馆和故居、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阮啸仙故居、塔岭烈士墓园、佗城景区朱氏宗祠、五兴龙革命旧址等景区。其中,红色苏区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连和县人民政府旧址”、“中共九连工(地)委旧址”也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阮啸仙烈士陵园及故居、紫金苏区遗址群、和平抗日淞沪英雄纪念碑、龙川南拔寮兵工厂被列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另外,在东源县阮啸仙故居、龙川福建会馆、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紫金县邓缵先故居等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有基本展陈,介绍文物的基本情况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免费对公众开放。申报认定了和平县红色历史、客家文化游线路、紫金县苏区红色乡村之旅精品线路、江东新区东江抗日旧址游线路3条省级历史文化游径线路,东源县义合镇红色历史文化游、和平县旅游大道沿线乡村游、龙川县古邑文化神奇山水乡村游、紫金县乡村红色之旅、连平县粤赣古驿道魅力乡村游5条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这些线路将红色景点串联起,打造成以红色为主休闲观光旅游产品,实现“红色+产业”的综合发展。
(三)厚植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一是编纂出版了“东江三杰”丛书(《阮啸仙传》《刘尔崧传》《黄居仁传》)和《中国共产党紫金地方史》等多本党史教育书籍。2017年,市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举办了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2018年,我市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审计厅等单位举行阮啸仙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革命老区,共同研讨红色文化。二是为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创作了大型歌舞史诗《东江骄子·阮啸仙》。紫金县多次举办“红色紫金”学术研讨会,制作了《紫金革命斗争史》《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等电视专题片。三是注重利用和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创作一批红色网络精品。如:纪念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90周年微视频,总点击量突破170万人次。组织开展“红色宣讲轻骑兵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引领时代主流和社会新风尚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四是广泛开展红色旅游宣传推广活动。通过参加中央苏区红色旅游联盟会议、参加红色旅游产业博览会、举办旅游节庆活动、在省内外媒体开展形象宣传以及各类旅游主题活动等,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河源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不断拓宽红色旅游客源市场。五是扎实推进红色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市辖各县区均建立了“红色讲习所”;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专业队伍建设,组织开展红色宣讲轻骑兵“六进”活动,由党员、烈士后代、先进模范、人民教师、企业家、扶贫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文艺工作者、志愿者、红色文化工作者等组成10路百姓宣讲轻骑兵,广泛开展红色文化宣讲主题活动;通过定期组织讲解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学雷锋标兵岗”“党员示范岗”,建立了一支青少年学生红色宣教队伍。
(四)以创3A为契机, 打造红色苏区景区。一是加强苏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苏区已启动创建国家级3A景区工作,积极利用海陆丰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苏区镇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展苏区红色遗址提质工程,对苏区革命旧遗址群烈士雕塑园、红二师练兵场论证设计,争取资金实施龙遂区联队队部旧址复建。力争2021年前建成一批红色主题景区、纪念场所。完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如增加停车场规划、标识;增加革命旧(遗)址线路标识;加强卫生管理,更换、增加与景区风格统一的垃圾桶等。二是丰富苏区镇红色旅游的内涵与形式。提升改造现有革命烈士纪念堂,利用声、光等高展馆的趣味性,将单一、传统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变为富有人性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生活场景展示,形成独具一格的苏区红色旅游品牌。丰富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在重要的革命事件活动遗址、纪念馆等地,制作和放映相关的颂扬红色光辉历史、表现河源地区民俗文化生活的影视作品,如影视剧《东江纵队》《啼血的歌声》等,出版了红色题材系列图书,如《紫金红色故事集》《英烈家书》《英烈文集》等。
我市红色旅游起步较晚,经过努力,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龙川县、和平县、紫金县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较好,游客不断增加,营业收入也得到提高,但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红色遗址点多面散,资源整合难度大。红色遗址缺少整体规划且修缮较慢,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矛盾时有突现。二是红色遗址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历史原因革命遗址遗迹多分布于交通不便,位置偏僻的山区与农村。特别对革命老区而言,由于地方经济相对薄弱,基础设施投资能力不够,道路不通畅,电力供应不足,通讯配套设施落后,旅游宾馆饭店少、档次低,游客进不来,或进来后又由于接待条件制约留不住客人,这种现象河源各个“红色村”并不鲜见。三是红色遗址保护开发经费不足。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常遇资金瓶颈,加上整体规划水平较低,难以将项目实实在在落地。四是红色资源影响力度不够。对资源的品牌意识认识不足,缺乏对红色资源品牌价值、品牌效应的培育、发展和宣传。红色资源的消费主体单一,一方面是新生入学伊始开展活动,另一方面是各级党委、政府在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生活等工作中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活动。红色资源的知晓度、利用率偏低。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局认为,市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所提出的大力发展我市红色革命文化旅游的提案很好,特别是红色旅游发展的诠释、建议,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准,所提出的四条建议非常符合当前文旅市场、文旅业态的发展趋势,对下一步我市红色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大力度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实施广东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九大行动”和红色革命遗址保护规划建设提质工程,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宣传“五个一批”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推进红色革命文物资源普查,建立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库,打造经典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红色研学线路。
(二)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策划一批红色文化和红色旅游宣传推广以及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创作优秀红色剧目。深入挖掘南粤古驿道沿线的红色旅游资源,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探索尝试开设红色剧场,推出红色主题沉浸式戏剧,大力推进红色研学旅行,重点在苏区、义合下屯建立红色研学旅行基地。提升阮啸仙故居、紫金苏区革命旧(遗)址群、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龙川福建会馆、叶卓故居、仰天堂、和平古寨“小延安”、江东新区古竹东江抗日战争革命遗址群等红色旅游点,2022年前2个以上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三)统筹推进客家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把红色旅游与客家民俗风情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坚持加大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重点突出3条省级历史文化游径的开发利用,继续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促销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红色旅游教育活动等宣传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广泛、深入、有效的宣传。并加强与中央媒体、周边城市、省内外媒体和旅行社的合作,要在巩固本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争取省外和港澳台地区客源市场有新的突破,不断扩大河源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市文化旅游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