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河源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对河源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第20200079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0-12-08 09:24:11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河卫健案函〔202011号

赖弥平,张源,曾永贞,蓝国平,肖永文,肖衍雄,邹菡萏,凌丽,叶国强,吴科俊,李可红,邓子庭,邓运德,何丰华,曾淑梅,杨友平,刘路红,肖蓼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七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健全我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职能的提案》收悉。首先,对你们高度关注和支持我市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表示衷心地感谢!下面,就该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几年以来,市和源城区围绕加强健全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市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主要有个方面:

一、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针对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重不足、服务能力弱,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缺乏等问题,市政府分管领导和我局主要领导都非常重视,2019年以来先后多次到源城区实地调研、座谈,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疾控机构建设等问题进行商量研究,建议源城区政府和源城区卫健部门把城区卫生工作的重心放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上,尽快解决源城区没有疾控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不足等问题。源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邓卓文书记亲自带队到我局沟通商量源城区卫生健康工作,并亲自主持召开了源城区卫生健康大会,对今后几年源城区卫生健康发展进行了部署。

二、增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认真研究规划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源城区党委政府已决定东埔街道增设1间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50名,在雅居乐小区增设了一间社区卫生服务站,缓解城区特别是新市区片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重不足问题。

三、成立源城区疾控中心,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多年来,由于源城区没有设置疾控中心,城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了严重不足。我局加强与源城区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推动源城区成立疾控中心,源城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决定成立源城区疾控中心,于9月份挂牌成立,落实人员编制50人,开始启动运作。源城区疾

控中心的成立补齐了我市公共卫生机构不健全的短板,将有效提升我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积极推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政策。根据省政府的要求,为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积极性,引导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实行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政策。市政府下发了文件进行部署,经市政府同意,我局印发了具体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区落实。针对源城区近年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导致基层卫生机构吃大锅饭,基层卫生人员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积极推动源城区打破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源城区党委政府和卫健部门高度重视,目前正在抓紧研究制订方案。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实施全科特岗计划,从2017年起,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省财政对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安排2个岗位,每个岗位补助6万元,每年补助约1200万元。三是落实全科医生、产科、儿科医生转岗培训。从2017年开始,实施全科医生、产科、儿科医生转岗培训,着力解决基层全科、儿科、产科医生不足、能力不强的问题。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为乡镇卫生院培养医学技术人才全市计划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70人。四是组织基层卫生人员开展线上业务能力培训。通过“云鹊医”、“糖医帮”、“基公讲堂”等线上平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培训,着力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高血压、糖尿病诊疗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及水平

、加强医共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一是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按照省、市有关推进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要求。源城区医疗卫生共同体已于今年6月底挂牌并开始运作,接下来将根据上级要求建立完善各种技术服务管理中心的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功能定位准确、流程清晰、分工协作、运作规范高效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二是实施专科联盟计划。为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组织制定了专科联盟建设年度计划。2018年起成立分别由市人民医院牵头的胸痛、卒中、创伤、影像、骨科专科联盟,市妇幼保健院牵头的新生儿、产科、乳腺专科联盟,市中医院牵头的中西医结合骨科、康复科等10个专科联盟。充分利用牵头单位的专科优势,分别与县区医疗机构和部分社会办医疗机构签订框架协议。通过技术交流、人才培训、业务指导等方式促进优质资源纵向流动,有效提升我市医疗机构整体服务能力。三是落实技术人才下基层政策。市人民医院按城市三甲公立医院5%人才下基层要求,共派出14名医技人员下沉到基层医疗机构,协助开展诊疗住院手术新项目新适宜技术,促进了我市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近年来,虽然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由于我市各县区财政都比较困难,大部分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偿机制不健全,财政补助不到位,再加上医保政策不够完善,导致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较低。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你们提出的意见,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下来将努力在以下个方面实现突破:

第一,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一方面,督促源城区政府尽快落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类财政供给、二类绩效管理政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的福利待遇,引导优质人才下沉基层。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继续抓好全科医师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服务水平。

第二,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管理模式,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团队网格化责任制包干的服务方式,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充分发挥市直和源城区公立医院专科医生的作用,将他们纳入到家庭医生团队中,鼓励专科医生下沉基层为签约居民提供服务。同时,为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开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从社区上送区级、市级医院的签约患者可享受优先预约、优先就诊服务。达到下转条件的,市、区级医院及时将签约患者转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交由家庭医生团队提供连续综合管理服务。通过推行家庭医生签约,让广大市民享有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着力加强市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针对目前我市城区社区服务机构布点不合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严重滞后,导致市区居民在基层就医难的问题,我局将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加强与源城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大投入,加强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合理布点,特别是在新丰江以北新市区片区,按照每3-5万人口设置1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增设2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力争3至5年时间使市区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有明显提升。

,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医保政策。针对目前我市医保政策与医改的有关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加强与医保部门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医保政策,引导居民合理就医。尤其是要将高血压、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在基层就诊的费用,以及居民享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通过医保政策的杠杆,实现分级诊疗,形成大病在医院,小病在基层的就医格局。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辖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实施日常管理和干预,将有效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减轻群众费用负担,减少医保资金支出。

以基层为重点是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要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我局当前和今后的工作将紧紧围绕这一要求,扎实做好全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筑牢卫生健康网底,努力维护全市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再次感谢各位委员的支持!也欢迎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局将根据你们所提意见并结合实际持续改进工作。

河源市卫生健康局

2020年9月30日

(联系人:余红端,联系电话:323838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