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20180065号提案答复的函
曾淑梅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规范和提升大桂山风景区餐饮业(农家乐)的提案》(第20180065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大桂山风景区作为我市著名旅游景区品牌的代表之一,景区内餐饮设施(下称农家乐)随旅客的增多而迅速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即从十来家激增到数十家,多数是当地村民开办的。在解决就业、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同时带来了油烟、污水、占用林地等影响自然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问题。7月中旬,市林业局组织调查组对桂山风景区(双桂路口至万绿谷风景区)约30公里主路两边的餐饮店逐一进行实地核查,并登记造册。双桂路口至万绿谷风景区路程约30公里公路两边餐饮店共有34间,属源城区源南镇双下、塔下辖区。
针对景区周边的农家乐,近年来各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于2016年底关停了在桂山大道涉一级水源保护区的四家餐厅,并于2018年5月对餐厅的主体工程彻底拆除;对源南镇塔坑村桂山大道的农家乐等生活污水进行统一收集处理;今年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期间,对双桂路口至万绿谷景区主干道两旁的葫芦坳、野趣沟、禾镰坑等地进行全面执法检查,关停、拆迁一批违法违纪的餐饮店,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二是对景区内的农家乐加强日常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对从业人员、游客、公众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督促业主完善污染治理设施。三是针对初步涉嫌违法占用林地的13间餐饮店,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取证,达到立案标准的依法立案,该处罚的依法处罚,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加强案件查处,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为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推进市委市政府“两个河源”发展战略的落实,充分利用大桂山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各级各部门将根据自身职能积极推动大桂山的开发、维护、管理。
一、加强对大桂山风景区旅游市场经营行为监管
一是市工商部门积极配合旅游、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大大桂山风景区旅游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力度,形成监管合力,重点加强对消费者反映强烈、社会影响面大、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等问题突出的旅游景区(点)、旅游商品市场、旅游购物店的整治。二是强化旅游市场日常检查和旅游市场广告监管,开展旅游合同格式条款规范整治。按照国务院《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积极对大桂山风景区餐饮业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以“查无”为抓手,严厉查处无照经营和超经营范围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和维护好大桂山风景区餐饮市场的秩序。
二、加大对大桂山风景区非法用地的整治力度
一是严格落实动态巡查制度。我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了“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片包干”的土地执法日常巡查制度,制定了《河源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实施办法》《河源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考核办法》,对巡查中发现的违法用地行为进行查处整改。结合源城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实际,制定了《源城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在线巡查工作,将大桂山风景区列为重点巡查区域,对发现的违法用地行为及时制止,及时报告,做到“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二是持续开展集中整治行动。通过年度和季度卫片执法检查以及日常的动态巡查,持续不间断地打击违法占地行为,初步形成了“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违法占地监管模式,及时掌握全区占地建房的动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做到不留盲区和死角。充分利用年度和季度卫星执法检查图斑以及林业部门抄送的图斑信息,加大对大桂山风景区的违法用地查处力度,对发现的违法用地建立统一的台账,分门别类,按照“查处一批、拆除一批、复耕复绿一批、完善一批”的原则分类处置,切实维护大桂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三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正面引导,以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严厉打击违法占地建房行为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公开曝光突出问题和典型案件,营造打击非法采矿、占地行为的强大舆论氛围。
三、加强大桂山保护区林地管理力度
一是林业部门将进一步充实力量,切实提高林地管理水平,做好日常的巡视工作,把大桂山保护区所有的餐饮场所都要进行登记造册,及时掌握林区动态,对违法占用林地行为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查处。二是重点向林区居民大力宣传林地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宣传林地保护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引导人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科学发展理念,增强全社会依法使用林地的意识,提高全民保护及合理利用林地的自觉性。
四、提升大桂山餐饮业食品安全水平
一是建立健全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机制,落实“地方政府对行政区域食品安全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食品餐饮提供者负首要责任”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组织开展执法人员、食品经营者、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累计342人,落实餐饮操作规范和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提高业务技能和监管水平。二是全面开展对景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对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准,具备主体资质且存在供餐行为的景区食品经营单位,在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时,坚持“严格许可、热情服务”原则,对符合标准要求的依法核发《食品经营许可证》,经现场核查不符合规定的,提出整改方案,责令限期整改,整改达标后方可办理行政许可。三是全面推动大桂山景区餐饮业质量提升工程,加大餐饮业发展指导力度,增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能,提高餐饮单位量化管理水平,推动餐饮单位建设“明厨亮灶”先进管理模式,通过公众荧屏展示厨房关键加工操作情况,实现食品加工制作重点区域可视、关键环节可知、风险点位可控,提升群众食品安全信心,促进餐饮服务业可持续发展,构建食品餐饮安全共治共享新格局。四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等宣传工具,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派发各种类型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小册子。对食品供餐单位和各种违法违规情况,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
五、着力提升大桂山旅游品牌价值
一是统一规划。根据依托的景区特点,高起点规划农家乐,明确主管部门、提高准入门槛、规范审批流程,确保农家乐在硬件设施、周边环境等方面符合行业标准和产业布局,让农家乐与景区融为一体。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扶贫项目投资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交通道路的建设,新建扩建乡村旅游景区停车场,增建环保和卫生设施(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旅游公厕),建设游客服务咨询中心,通过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保证乡村旅游长远、可持续发展,为农家乐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三是建立品牌特色美食街。对现有规模小的农家乐进行整合,鼓励社会资本进行商业运作、整体打造,走规模化产业化道路,以新丰江庆田美食街、万绿大道、桂山大道两边农家乐为载体,大力发展特色餐饮休闲街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以客家菜为特色的农家餐厅、渔村餐厅等旅游餐饮设施,打造河源西片区特色餐饮美食街。四是加强培训。对农家乐的经营者、从业人员进行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生产、接待礼节等内容的培训,将其培养成管理、服务能力强的新型农村实用人才。五是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管理。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税收政策等方面进行监管,明确各环节监管主体,推进农家乐有序规范发展。制定统一准入门槛,统一标准,规范和提升桂山风景区餐饮业(农家乐)经营行为,全面提升我市风景名胜区餐饮业(农家乐)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我市生态旅游品牌形象。
河源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8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