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19〕227号
李晓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收悉,提案切合我市当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趋势,所提建议到位中肯、具有建设性,综合相关县区、部门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我市是中国革命策源地之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我市结合实际重视强化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不断增加河源文化厚度,加速文旅融合步伐,红色旅游呈现方兴未艾局面。
(一)突出河源特色,强化资源保护。一是做好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放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予以研究部署。2017年制定《万博manxbet登录 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方案》,对切实加大包括革命遗址在内的文物保护力度、稳步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完善保障机制提出明确要求。编制《河源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2013—2025)》,把红色旅游建设纳入总体规划。特别是紫金县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县革命史迹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客家古邑文化建设的意见》《建设文化紫金规划纲要(2011-2020年)》《紫金县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今年我市还把《河源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列入2019年市政府立法正式项目,拟通过立法方式全面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二是抓好全面普查登记。全市已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革命遗址248个,其中历史事件和机构旧址96个,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84个,革命领导人故居21处,烈士墓3座,纪念设施43个,其它遗址1个。其中,阮啸仙故居等6处革命遗址被认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7处革命遗址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平县第一期党训班旧址等52处认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河源市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正式发布上线,这是全省地级市中最早建立的红色革命遗址数据库。三是做好修缮保护工作。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已完成第一批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旧址等19处重点革命遗址修缮工作,并列入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中共党史及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其中,紫金县苏区革命遗址群被认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革命历史(烈士)纪念馆、阮啸仙故居、紫金苏区革命遗址群、龙川福建会馆被授予省级党史教育基地。另外,紫金县也加大了对红色资源的保护,对苏区镇19处、县城2处革命旧(遗)址及纪念设施进行修缮,并对苏区镇部分革命旧(遗)址及纪念设施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二)活化利用资源,大力打造红色景点。着力把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融入到构建“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旅游产业建设当中,做活红色旅游产业。充分做好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工作,建成了33处河源市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主要有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色苏区展览馆、“血田”纪念广场、革命烈士刘尔崧纪念馆和故居、淞沪抗日和籍烈士纪念碑、阮啸仙故居、塔岭烈士墓园、佗城景区朱氏宗祠、五兴龙革命旧址等景区。其中,红色苏区被省委宣传部授予“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连和县人民政府旧址”、“中共九连工(地)委旧址”也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阮啸仙烈士陵园及故居、紫金苏区遗址群、和平抗日淞沪英雄纪念碑、龙川南拔寮兵工厂被列为广东省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另外,在东源县阮啸仙故居、龙川福建会馆、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紫金县邓缵先故居等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内设有基本展陈,介绍文物的基本情况和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免费对公众开放。申报认定了和平县红色历史、客家文化游线路、紫金县苏区红色乡村之旅精品线路、江东新区东江抗日旧址游线路3条历史文化游径线路,东源县义合镇红色历史文化游、和平县旅游大道沿线乡村游、龙川县古邑文化神奇山水乡村游、紫金县乡村红色之旅、连平县粤赣古驿道魅力乡村游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三)厚植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编纂出版了《阮啸仙传》《刘尔崧传》《黄居仁传》三本“东江三杰”丛书,和《中国共产党紫金地方史》等多本党史教育书籍。2017年,市委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共同举办了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9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2018年,我市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审计厅等单位举行阮啸仙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革命老区,共同研讨红色文化。为进一步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东源县委、县政府委托市歌舞团作了大型歌舞史诗《东江骄子·阮啸仙》。紫金县多次举办“红色紫金”学术研讨会,制作了《紫金革命斗争史》《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等电视专题片。同时,注重利用和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创作一批红色网络精品。如:纪念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90周年微视频,总点击量突破170万人次。组织开展“红色宣讲轻骑兵活动”,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引领时代主流和社会新风尚等方面的导向作用。
(四)加大支持力度, 打造红色苏区。一是加强苏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利用海陆丰革命老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争取上级支持,加大对苏区镇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展苏区红色遗址提质工程,对苏区革命旧遗址群烈士雕塑园、红二师练兵场论证设计,争取资金实施龙遂区联队队部旧址复建。力争2021年前建成一批红色主题景区、纪念场所。完善景区“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如增加停车场规划、标识;增加革命旧(遗)址线路标识;加强卫生管理,更换、增加与景区风格统一的垃圾桶等。二是丰富苏区镇红色旅游的内涵与形式。提升改造现有革命烈士纪念堂,利用声、光等高展馆的趣味性,将单一、传统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变为富有人性化、生动有趣的多媒体展示、生活场景展示,形成独具一格的苏区红色旅游品牌。丰富红色文化表现形式,在重要的革命事件活动遗址、纪念馆等地,制作和放映相关的颂扬红色光辉历史、表现河源地区民俗文化生活的影视作品,如影视剧《东江纵队》《啼血的歌声》等,出版了红色题材系列图书,如《紫金红色故事集》《英烈家书》《英烈文集》等。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加快红色旅游精品体系与配套服务建设。按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质量标准化要求,深挖文化内涵、创新展陈技术、强化景区管理,打造富有感染力、震撼力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受广大游客普遍喜爱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系列产品,着力改变红色旅游景区单一的陈展及游览方式,使红色旅游更具魅力。进一步加强对红色旅游的监管工作,确保红色旅游健康发展。
(二)统筹推进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把红色旅游与客家民俗风情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等有机结合起来,培育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满足多样性的旅游市场需求,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坚持加大红色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继续积极组织开展红色旅游促销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促销活动、红色旅游教育活动等宣传活动,通过互联网、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渠道,广泛、深入、有效的宣传。加强与中央媒体、周边城市、省内外媒体和旅行社的合作,在巩固本省客源市场的基础上,争取省外和港澳台地区客源市场有新的突破,不断扩大河源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坚持打造红色苏区精品。一是做好招商引资。将积极开展推介活动,争取外来资金投资,开发红色苏区旅游项目。申报红色旅游资源建设项目,争取获得资金扶持,进一步为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维护和发展。二是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力度支持红色苏区红色建设。在规划设计建设上进行统筹,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把“红”、“绿”和苏区红色特色小镇进行较大的建设投入,建设“红色村”,“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三是打造苏区镇精品旅游线路。把紫金的红色遗址、温泉、生态、客家民居、茶场等特色旅游景点串连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集红色纪念与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品牌路线。即:九和—县城中坝—龙窝—苏区—南岭。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市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支持。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