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19〕203号
民革河源市委员会:
你会提出的关于合理开发中华恐龙遗迹公园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恐龙故乡”文化品牌的构建
在市委市政府指导支持下,我局着力推动河源恐龙文化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着力提升河源恐龙博物馆展陈效果。河源恐龙博物馆自2010年建成开放以来,常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尤其是珠三角和港澳游客前来参观,年入馆人数达到20万多人次,成为展示河源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为提升河源恐龙博物馆展陈效果,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开发了“与远古恐龙合影”“APP自助导览”等互动项目,建设运营了“史前部落”儿童科普恐龙乐园,征集了一批国内其它地区的珍贵恐龙蛋、骨骼化石并进行展出,完成了河源恐龙博物馆漏水综合整治工程等。目前,河源市恐龙博物馆正在实施黄氏河源龙副型标本装架、黄氏河源龙微电影创作和市博物馆微信导览智能系统开发项目,以进一步改善参观环境,丰富展陈方式,提升观展效果。
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恐龙主题宣教活动。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和平台,举办《恐龙时代的空中霸主——翼龙》《中国的恐龙蛋》等主题讲座;组织“遇见侏罗纪·恐龙大冒险”公益活动;开展“小小考古家”“我与恐龙有个约会”等研学活动;利用探索工坊,举办“五谷杂粮恐龙画”等手工课堂等;正在策划组织首届少儿手工恐龙制作大赛。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提升了恐龙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三是增加龟峰公园恐龙文化元素。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在龟峰公园内建设了长338米、高4米多、总跨度800米的大型《恐龙梦幻世界》雕塑墙,以及高9米的恐龙主体雕塑和10组钢铁恐龙创意雕塑,进一步丰富了公园内的恐龙文化元素。
四是加强恐龙文化宣传推广。我局积极利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及“5·18国际博物馆日”、“3·6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宣传日”等活动,宣传推介河源恐龙文化资源;先后与央视、省级和市级电视台合作拍摄制作了《恐龙出世》《河源恐龙》《窃蛋谜案》《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岭南家园》《东江行——恐龙博物馆篇》《东江行——源南恐龙遗址公园篇》《广东绿谷·万绿河源之恐龙文化篇》等多个恐龙文化专题片;协助有关传媒公司合作拍摄了与恐龙文化关联的《盗蛋奇途》《绿丝带》等微电影;与中国新闻网联合举办《博物馆有意思》面向全球录制直播活动(在线观看236万多人次);多次抓住河源恐龙蛋出土契机这个新闻眼,强化了恐龙文化宣传,如上月底紫金桥东出土恐龙蛋事件,就引起了国内外主要媒体的广泛关注,CCTV-1(综合频道)用了4分06秒、CCTV-13(新闻频道)用了5分61秒、CCCTV-4(中文国际频道)用25秒专题报道了我市9岁小学生张仰喆发现并上报恐龙蛋化石及后续的新闻,此外,广东卫视、江苏卫视、湖北卫视等电视媒体,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纸质媒体,以及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凤凰网、澎湃新闻、今日头条、南方+等网络媒体对事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报道和转载。其中“澎湃新闻”的报道阅读量超4亿,互动讨论2.6万多人次,曾一度排名微博实时热搜第一。媒体和网友对我市在恐龙化石保护、宣传、教育方面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和点赞,极大地提高了河源“中华恐龙之乡”的美誉度。
五是加强恐龙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刊登发表了恐龙化石学术文章十多篇,还主编出版了《河源恐龙》《客家古邑恐龙之乡》《河源文博》等刊物。同时,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建“中国古动物馆恐龙蛋馆”,与中国地科院、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进行业务合作,设立科研教学基地,加大双方在科学研究、人才教育、化石修理与科普等方面合作力度,并启动了“河源恐龙蛋种属研究”“河源恐龙化石地质遗迹专项调查与评价”等科研项目;同时,开发了恐龙文化衫、恐龙邮册等一系列恐龙文创产品。
六是加强恐龙地质遗迹法律法规宣传和社会教育。我局积极参与《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的立法工作;认真组织“3.6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宣传日”活动,在当天实行河源恐龙博物馆免费开放、发放宣传册等惠民措施,2019年的免费开放共接待游客1.2万多人次,为历年之最;精心策划了《河源龙普法专题展览系列——河源龙“源源”说<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的专题展览,并将该展览送入新兴社区御龙湾、东悦华庭、新兴花苑和卫星社区富丽家园等小区,以及光明社区居委会进行巡展宣传,进一步加强了市民对恐龙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法律意识。
七是积极推动河源恐龙博物馆升级改造。2016年、2018年,“河源恐龙博物馆升级改造”均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按照有关专家意见,河源恐龙博物馆将以打造“中国恐龙蛋馆”为长远目标,按照这一目标分期实施改造升级计划。目前,河源市恐龙博物馆正在筹备建立河源恐龙博物馆升级改造专家咨询委员会,并已委托相关专业机构编写新的陈展大纲。新的陈展大纲将紧密结合当前河源及世界最新的恐龙化石研究成果科学布展,按照现代化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注重信息化、互动性和趣味性,打造智慧博物馆,提升河源恐龙文化的影响力。同时,科学布局功能室,增设化石修复、科研场所,改造化石库房,丰富化石种类,推进与中科院、地科院、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教学基地建设等,力争将河源恐龙博物馆建成世界知名的集科研、保管、展示为一体的恐龙蛋化石科研基地和科普基地。
二、关于合理开发中华恐龙遗迹公园
根据《河源市恐龙地质遗迹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中华恐龙遗迹公园由市自然资源局管理和开展保护工作,我局无此职能。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在河源恐龙博物馆设置有该遗址公园的模型和相关展板,在日常接待中,积极向社会各界介绍该遗址公园的相关情况。
针对提案建议的“定期举办国际恐龙文化资源保护开发研讨会”事宜。目前,河源市恐龙博物馆正在配合市政府及主管部门,计划在年内举办“河源恐龙文化产业开发高峰论坛”,拟邀请国内恐龙产业方面的相关专家、博物馆馆长、恐龙主题产业园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共同为河源恐龙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最后,诚挚感谢你会对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的关心支持。
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