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河源市卫生健康局关于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0190074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19-06-20 17:43:1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河卫健案函〔2019〕19号


民进河源市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注务工人员心理健康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社会心理健康现状

当前,我市与全国各地一样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一些人对生活压力、生活环境适应性差,心理行为异常和常见精神障碍人数逐年增多,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个人极端情绪引发的恶性案(事)件、自杀行为时有发生,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危险因素。如务工人员、特别是单身务工人员经济与生活压力大、寂寞、收入与贫富差距等引发的抑郁、焦虑等心理异常;又如空巢、丧偶、失独、留守老年、妇女以及留守儿童、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孤独、寂寞生活引发的心理障碍;还有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被”歧视感引发的心理健康等,涉及面比较广泛。

二、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存在问题

我市与其他省、兄弟市差不多,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方式单一、深度不够,全民心理健康意识、素养不高,普遍认为心理问题不是疾病,不是身体健康问题,没有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除在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收治医院设置有心理咨询室和心理治疗外,绝大部分学校、社区、企业没有设置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平台没有建立。

三是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人才严重不足,全市只有4名心理治疗师。

四是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尚未建立,还处于试点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等十部门于2018年11月才印发全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省卫生健康委、省政法委等十部门于2019年1月确定深圳、江门市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市,确定珠海、惠州市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省级试点市。

五是部门配合不够,认为心理健康问题是卫生健康部门的职责,没有落实重大疾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四方责任”(政府、部门、单位、个人)。各种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度不高,没有形成人人关爱心理健康良好的氛围。

三、我市主要开展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虽然我市不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省级试点市,但我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深入基层,全面开展调研。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市级机构改革后,5月起,由市卫生健康局一名分管领导率队到各县区进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心理健康服务情况调研(由于县区级机构改革没完成,加上6.10、6.12洪灾,目前还有一个县没调研)。

(二)加大投入,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6年政府投入7400多万元建设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并于2017年12月开业,填补了没有市级精神卫生机构的空白,目前市、各县区均有精神卫生专业机构。2019年,政府通过深圳帮扶资金,投入50万元在学生路原市中医院旧址改建了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政府配套100多万元购买心理治疗设备,并于6月份开业。门诊部开设了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干预、心理治疗服务。

(三)加强人才队伍培养。近年来,市政府投入280多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举办了两期精神科专业医师转岗培训班,共105人参加了培训,第二期71人将于2019年8月下旬接受省的考核。为下来各乡镇(社区)、企业、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提供了保障,也为每县至少开设一间心理治疗室提供了人才保障。

(四)开设了心理咨询电话。虽然没有建设心理咨询平台,但市精神卫生中心克服人力不足的问题,开设了心理咨询电话。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有关心理健康服务的讲话精神,按照国家卫健委、中宣部、中央政法委等22部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等10部门《关于印发全国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推广的试点工作经验,制定我市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在各乡镇(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开设心理咨询室,在每个县区的精神卫生机构开设心理治疗室,健全服务网络;协调有关部门全面开展心理健康促进与教育,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对已培训取得精神科专业的转岗医师进行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增加、充实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加大投入,建设全市的心理咨询平台,争取接入省平台;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根据各自职能,加强对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重点对外来务工人员、儿童青少年,空巢、丧偶、失能、失智、留守老年人、妇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刑满释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等人群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疏解、悲伤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心理健康服务。

河源市卫生健康局

2019年6月20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