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河发改资环函〔2019〕354号
河源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第20190039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革河源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长远布局危废行业发展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现行相关法律政策和我市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完善情况。
目前,危险废弃物管理基础支撑政策法规文件主要是《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省里相关部门没有出台废旧家电、废旧电池、废弃包装物等危废品回收利用管理的相关办法,我市这方面法律法规制定现在也正处在探索阶段。
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为加强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建立回收网络完善、分拣处理良好、日常管理规范的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发挥公共机构引领和带动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示范作用,市政府办公室于2017年9月12日印发了《河源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详见附件)。
二、河源市危险处置设施建设现状。
为推动河源建成全省绿色发展示范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走出生态河源、现代河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实现全市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我市在江东新区拟建河源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为解决我市危险废弃物处置存在短板问题,在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危险废弃物焚烧厂。
我市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有3家,广东金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河源市胜利环境污染厂和河源市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有限公司。其中医疗废物处理中心已运行十六年,因城区发展,需迁建升级,新址相关手续已办好,准备征地拆迁,计划2019年底完成工程70%。针对我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不足的短板,我市新上了一个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项目——河源金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7.58万吨/年综合利用危险废物项目。目前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已获省生态环境厅同意,现处于硬件设施建设阶段,今年7月份可完成基础建设及设备安装,准备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预计2019年底前可生产试运行。
二、加快河源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步伐,补齐生态环境短板。
河源市循环经济产业园不仅是我市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也是我市建设成为全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排头兵的重要功能性项目,作用显著、意义重大。
(一)项目基本概况
1.项目名称:河源市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
2.园区服务范围:目前主要考虑源城区、江东新区、高新区和东源县城的生活垃圾处理,统筹兼顾全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包括医疗废物)。
3.园区拟选址:河源市江东新区临江镇七寨填埋场二期用地及紧邻周边用地。
4.园区规模:园区建设包括固废资源化处理区和功能配套区。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200亩,总投资30多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900多个,园区年综合税收超1亿元。其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为1800吨/日,一期2x600吨/日,二期600吨/日。
5.园区规划:园区建设遵循整体规划、统筹考虑、分步实施的原则,结合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的紧迫程度和项目条件成熟度等因素,规划先行启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含污水处理)、建筑垃圾及炉渣综合利用、综合管理中心、环保教育基地等一期项目建设;后期再启动污泥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焚烧处理、污水处理项目、固废收运一体化集控中心等二期项目。
(二)项目进展情况。
2018年11月,市发展改革局根据市领导指示精神,组织有关单位到佛山市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考察调研,并向市政府提交了调研报告,随后市生态环境局启动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项目筹建工作,收集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筹建方案技术性材料和原始数据,于2019年1月份将河源市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筹建工作移交市发展改革局;2月份,市发展改革局起草了《河源市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筹建方案》并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并根据意见对筹建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下阶段准备继续开展园区选址论证研究、概念性规划、详细规划及各阶段支撑性专题研究等工作。目前,河源市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初步选址和初步规划。
三、加快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步伐,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市发展改革局联合市城管局、市住建局、市环保局、市规划设计院、市资源化中心、市江东新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等相关单位先后多次参观考察了深圳宝安、南山、盐田、佛山南海、珠海斗门、北京高安屯等垃圾焚烧发电厂,调研垃圾焚烧工艺流程、管理运营、环保排放指标、项目选址、投资建设运营等情况。
2018年10月市发展改革局起草了《河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方案》,广泛征求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并提请市政府召开了几个会议,专题研究和解决有关问题。
2019年4月3日,在市政府8号楼三楼1号会议室,梅芬市长主持召开了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垃圾焚烧选址规划和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方案。会上,市政府听取了市发展改革局和深能源在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根据2016年市政府与深能源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由深能源参与项目前期工作)。
2019年4月13日、14日,市发展改革局协同市生态环境局到珠海、深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调研,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等方式就生活垃圾焚烧现行技术、管理运营、投资建设、“邻避”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考察调研报告,为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前期建设工作夯实基础。
2019年5月31日,按照市领导指示,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取社会投资方需设立符合我市实际的准入条件,市发展改革局起草了《河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运营方案(讨论稿)》,方案中提出社会投资主体筛选条件、投融资方式和股权分配方式。随后,市发展改革局向市政府相关领导汇报方案,原则上同意《河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运营方案(讨论稿)》,市政府提出意见,方案要提请市委专题会议汇报。
河源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列入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属于2019年市区城建项目中必建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的选址论证、规模论证、预可研、外观设计、电力接入送出系统设计、水资源论证等工作,下一步将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开展各项工作推动市区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四、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工业废弃物减量化生产。
2019年3月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组织开展我市企业参加全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创建工作,积极宣传发动,组织了4个企业申报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争取上级政策扶持。其中河源市大鹏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河源市源日通能源有限公司工业废玻璃循环利用项目等2个申报项目被列入第一批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创建项目。
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组织企业积极申报清洁生产审核。2018年全市完成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有44家,超额完成省下达36家的目标任务。通过开展绿色清洁生产工作,每年可减少固废产生量357.57吨,减少危废产生3.4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后,实现了“节能、减排、降耗、增效”的目标。
五、加大固体废物环境监管执法力度
(一)市生态环境局开展联合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以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为重点,以“零容忍”态度持续加强对固体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强化公安、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海事等部门协作,主动摸排、通报案件线索,建立“陆上堵、水上查”的联防联控机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完善案件移送机制,规范行政处罚程序,健全证据认可制度,深化涉固体废物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的发现、移送、调查、取证和涉案物品检测、鉴定等方面的协作配合,进一步形成打击合力。加大对重大案件查处的宣传力度,形成强力震慑。加强与相邻省、市、县(区)联防联控,坚决遏制固体废物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据统计,2015年以来,全市共关停非法冶炼铜、线路板等涉危险废物加工厂7家,查处非法倾倒生活垃圾案件6宗,移送公安机关立案13宗,立案查处进口废塑料加工企业5家,其中江东新区、连平县和东源县蓝口镇、仙塘镇4宗跨界非法倾倒垃圾案件经司法机关审理判决,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二)市生态环境局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全面加强对固体废物产生、处置企业的日常监管力度,依法严厉查处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对产废量较大的企业执行一月检查一次的监管频次,将其他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列为重点监管单位,加密监管频次。
六、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按照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粤建城函〔2019〕613号)文件精神,2025年底前,全省地级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19年底前,全省地级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工作安排,市城管综合执法局于2019年5月份到深圳市考察学习垃圾分类相关工作经验,并形成调研考察报告,为我市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展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新模式提供了决策参考。
目前,市城管综合执法局拟在今年下半年开展全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鼓励市场化助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垃圾分类新模式。
附件:万博manxbet登录 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河源市发展和改革局
2019年6月23日
关于政协第七届河源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20190039号提案答复的函-附件:万博manxbet登录 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源市公共机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