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建议提案> 市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对政协河源市七届二次会议第2018004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18-07-30 15:15:16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B〕类

源府办案〔2018〕33号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林潮炫等3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市社区医院服务功能建设,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提案》已收悉,现将源城区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加强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了源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定位为一类公共事业单位,更明确了职能职责和发展方向,坚持医疗与公共卫生并重的服务原则,优化农村、社区、乡镇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为满足广大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明确区、镇、村三级医疗的机构职能

2009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源城区累计投入了卫生经费约4亿元,新建了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完成了6间基层医疗机构、30间村卫生站、20间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辖区居民逐渐实现步行1015分钟就可享受免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的基本医疗服务等,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区办公立医院主要承担区域内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培训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相应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等工作,是当地政府向区域内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护理、康复等综合服务,并受区级卫计部门委托,承担辖区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负责对镇、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综合管理、技术指导和乡村医生的培训等。乡镇卫生院分为中心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中心镇卫生院除具备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外,还应开展普通常见手术等,着重强化医疗服务能力并承担对周边区域内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工作。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统一管理和指导下,承担行政村、居委会范围内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普通常见病、多发病初级诊治、康复等工作。单位内部的医务室和门诊部负责本单位或本功能社区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其他门诊部门、诊所向居民提供相关医疗卫生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提供的服务予以补助。

二、加强区、镇、村三级医疗机构的能力建设

1、加强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总体规划按照完善体系、优化格局、补齐短板、加快发展的思路,以保障城乡居民公共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出发点,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为重点,积极构建区、镇(街)、村(居)层次分明、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8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比较完善,实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卫生强省主要评估指标通过省的考核验收,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粤东西北地区中上水平,基本建成省级卫生强区。到2020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设,实现人人享有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卫生强区建设成效显著。

2、实施强基创优计划,补充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短板。针对当前我区医疗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的实际,要强基层、补短板,大力推进卫生计生重点项目建设。区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201871日前,区妇幼保健计生服务中心实现开业、运营,2018年,启动区人民医院二期、区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和区疾控中心建设,迁建区精神卫生防治所。·2018425日前完成、高埔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任务,2018年底前,完成源南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支持迁建东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全区所有的乡镇卫生院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实现标准化建设。与此同时,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加大对创建重点专科医院的扶持力度,积极创建市级重点学科。

3、推进医联体建设工作

我区以区人民医院为试点机构,积极与深圳、广州的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组建以技术合作为主的医联体。20179月、10月,分别组织区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与市中医院签订医联体合作协议,确定以管理和技术合作为主的松散型医联体,在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多方面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同时,区人民医院与中山六院形成医疗联盟,该院有2名高级职称医师在区人民医院挂点开展诊疗活动。另外,201711月,区中医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支援、双向转诊等方面形成业务协同关系。

4、分级诊疗,上送转诊

一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逐步提高基本医保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进一步健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等相互衔接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重特大疾病患者保障水平。二是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健全医疗保险稳定可持续筹资和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进一步推进实施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到2018年实现按病种付费100个以上。三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积极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药品耗材(不含中药饮片)均通过省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采购。完善药款结算方式,缩短结算时限。加强药品配送管理,严肃查处医疗卫生机构和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违规行为。

5、扎实抓好卫生信息化建设

按照省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项目组时间节点要求,全面启动卫生专网建设,组织改造网络线路,全区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于20179月底实现上线试行,基本实现全区医疗卫生机构信息互联互通,比预期提前3个月完成工作任务。

6、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步伐。2017年增加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共100名,解决招聘全科医生、在岗高中级称职人才入编问题,稳定队伍、留住人才,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依据服务需求,推进助理医师转岗为全科医生培训,每人每年补助1.4万元。到2020年,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3名以上。重大人才项目适当向基层倾斜,不断增强基层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到2020年,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100%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时,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在核定绩效工资时,对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全科医生给予倾斜。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制度,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同时实现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激发广大医务人员活力。

感谢委员们对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源城区人民政府

201873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