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文函〔2018〕136号
王小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提案》(第20180047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大力开展民族音乐文化活动,积极搭建民族音乐交流展示平台。一是组织开展“客家流行音乐大赛”、“客家流行音乐季”“客家山歌大赛”、“青年歌手大赛”等,为我市的音乐文化发展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二是利用重大节庆日,举办各类文艺晚会、主题音乐会等,如春节期间举办“山歌越唱越精神 生活越过越红火”河源市2018贺新春山歌专场展演,在非遗展演活动中安排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曲艺等,让群众感受传统音乐的魅力。三是充分发挥各县区文化院团、文化企业的带动作用,鼓励他们开展各类民族音乐大赛、表演赛、音乐会等,在社会上形成热爱民族音乐、享受民族音乐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开展民族音乐师资培训。把学校艺术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纳入“强师工程”,在中小学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中增加美育师资培训比例,开展农村兼职艺术教师全员培训。去年,有100名中小学音乐教师和县区文化馆文艺骨干参加了培训。今年计划举办250人规模的音乐课堂教学及艺术特色学校师资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民乐为重点。
三、大力扶持音乐文化企业,推动音乐文化健康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扶持坚基集团、巴伐利亚庄园、客天下等大型文化企业,积极打造我市高雅音乐殿堂,力推企业音乐文化发展。此外,我市还积极扶持各国有院团发展,采取政策、资金、人才扶持的方式,鼓励本土音乐企业的发展,鼓励本土音乐人才、独立音乐人,创作原创音乐、数字音乐,大力推动客家音乐、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共享音乐文化发展成果,推动客家音乐文化健康持续发展。
四、创新民族音乐文化宣传模式,营造民族音乐文化宣传氛围。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宣传推广,积极走出去,通过音乐交流、音乐展示等形式进行宣传,近年来我市与新加坡、港澳、珠三角等地联合举办音乐会近30场。二是广泛开设民族乐器兴趣班。近年我市让学生不需额外花钱就可在学校学到各种类型的民族乐器,民族音乐在一些中小学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在市直小学、源城的雅居乐中学、金沟湾小学、下城小学等中小学校,他们普遍通过聘请校外艺术专业人士到校授课和组织音乐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的,活动很活跃,成效明显。
河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8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