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环函〔2022〕52号
关于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220101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市水务局:
现就黄勇青代表提出的关于提高江东新区古竹镇饮水质量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基本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全力推进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评估。根据近年来监测结果,我市各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Ⅲ类及以上的优良水平,江东新区古竹镇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新坑水库,已于2015年划定水源保护区,近年来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Ⅱ类及以上的优良水平。
二、我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情况
我市已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按照国家、省工作部署,开展了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及建标立界,并强化日常巡查,定期开展饮用水源调查评估。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城市、城镇和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各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基本完成界碑、宣传牌等规范建设。
三、推进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主要措施
我市坚持多措并举,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工作。一是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252个村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55个省定贫困村全部创建成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为84.27%,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为97.41%,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达40%以上,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二是加强重点水体保护与治理。持续加大对东江、新丰江水库的保护力度,全面完成县级以上、乡镇及以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三是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市9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达到全覆盖。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8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6.43%,村庄保洁覆盖率达100%、分类减量比例为43.36%。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同县区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相关标准,认真查漏补缺,提升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加大水源地环境保护力度,完善管理制度,持续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
(二)强化源头控污及环境执法监管。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贯彻实施环保法、省环保条例及“水十条”,认真贯彻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依托各项环境执法专项行动,持续保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对各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并依法严惩。继续做好环境监测预警工作,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和水环境质量预警,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三)加快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镇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不断完善配套污水管网,形成农村生活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和提高垃圾收集处理率,建立水域日常保洁管养体系,加大生活垃圾填埋场管理力度,削减入河面源污染,减少饮用水源水质潜在威胁。
(四)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结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的整治力度,规范畜禽养殖行为,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管理,大力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引导农民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环保措施。
河源市生态环境局
2022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