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务公开> 工作报告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11-01-20 00:00:0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2011年1月16日在河源市第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河源市市长刘小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0年工作回顾及“十一五”重大成就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抓落实、打硬仗、出战果的决胜之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八次全会的要求,立足增总量、优结构、扩需求、重民生、强后劲,以承办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为契机,攻坚克难,奋力冲刺,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打赢了一系列事关河源发展全局的大仗硬仗,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果,依期完成了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一五”规划目标。

——国民经济加快发展,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持续影响、国内金融政策调整、节能降耗压力加大等突出困难和挑战,我们始终把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推动全市经济社会稳健较快发展。预计全市完成生产总值47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增速比上年加快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62.1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50.6亿元,增长6.4%;三大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1:52:34.9调整为13:55.2:31.8。人均生产总值15985元,增长10.9%。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为883亿元和230亿元,分别增长24.8%和21.9%,总量排全省第15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5.1亿元,增长24.3%,提前一年实现翻一番目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7亿元,增长22.5%;实际利用外资1.68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14位;外贸出口17亿美元,增长20 %,总量居山区市之首;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1亿元,增长17.2%。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3.8%。富县强镇战略取得初步成效,县域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1%、18%、19%,紫金、东源和龙川县财政综合增长率在全省排名分别前移19、12和5位。

——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升级实现新突破。我们站在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积极践行“三反”理念,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四新”产业加速集聚。围绕打造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以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园和各县区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大力培育发展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市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00.3亿元,税收5.7亿元,分别增长62%和17.6%;以手机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模具和硬质合金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及以太阳能电池为主的光伏产业等主导产业进一步形成,其中手机产量达到3000万台,比上年翻了一番;继引进总投资200亿元的汉能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项目后,又成功引进了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兴通讯研发生产项目、首期投资60亿元的恒泰豪太阳能光伏项目,在2010年全省省级产业转移园考核中获总分第一名,并被评为“全国十大最具发展潜力开发区”。各县区工业园建设加快,罗湖(源城)产业转移园竞得省1亿元扶持资金,东源县引进了旗滨、南玻光伏玻璃生产项目。万绿湖直饮水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在“四新”产业的带动下,全市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838亿元,增长26.2%;增加值215亿元,增长23.8%。其中“一区六园”完成工业总产值501亿元、工业增加值134亿元,分别增长28%和27.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温泉之都、恐龙故乡、红色经典”五大旅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全年接待入市游客达10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5.5亿元,分别增长25%和27%。《万绿生态旅游度假区策划》通过专家评审。投入2亿多元对万绿湖、镜花缘、苏家围等主要景区景点改造升级。和平温泉之都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引进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东江·巴登城、东江源温泉度假村、御临门温泉二期等一批大型高端旅游产业项目。投入20多亿元新建改造了一批星级酒店,万绿湖东方国际酒店建成营业,希尔顿大酒店加快建设,市区三星级以上酒店床位从2000多张增加到6000多张,成为全省山区旅游接待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现代服务业茁壮成长。围绕建设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首期投资65亿元的东江商贸物流城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市商业中心正式动工,占地35万平方米的市大型农副产品批发中心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供销新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房地产、金融保险、商贸流通、中介信息等其他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积极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建成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创建了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扎实推进省产学研结合示范市创建工作。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宜居城乡建设跃上新水平。在刚性支出显著增加、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下,多渠道筹集资金30多亿元,高标准建成了一批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设施,宜居城乡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城镇化率达42.4%,提高1.8个百分点;市区交通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城区框架面积成倍扩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了国家技术评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全面达到国家考核要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取得显著成效。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河源市城乡总体规划》通过省专家评审,《河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河源市公园城市规划》等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市区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交通建设力度空前。总投资24亿元的市区迎客大道、万绿湖大道、滨江大道(一期)、西环路(一期)、东江西路、珠河桥新桥等市区“五路一桥”建成通车,市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广高速公路连平段进入征地阶段,河紫、汕昆、粤湘、东环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大环市路建设加快推进,龙紫公路基本建成。完成国省道大中修136公里、县道路面大修150公里、村道硬底化573公里。电力电网建设扎实推进。河源电厂一期工程全面建成运营,农村电网改造年度计划全面完成,建成“1·8·28”输变电工程项目13个,建成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606千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河源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在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推介。9座日处理能力22.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全面运营,建成七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正在建设7座日处理能力23.7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严格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万元GDP能耗下降0.5%。林业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并在全国会议介绍经验,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工作,火灾案数和受害面积分别下降89.2%和95.7%,森林覆盖率达71.2%,继续居全省第一。市区客家文化公园动工建设,完成笔架山公园、龟峰公园提升改造,建成梧桐山公园、文化广场体育休闲新区和15个小公园,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1%。完成“万村绿”工程示范村建设83个,绿化村道194公里。顺利完成矿产资源整合任务并通过省政府验收考核。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加大监管力度,有力遏制城市“六乱”现象。市区农贸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年度计划顺利实施;组建新的公交运营公司,全面更新了公交车辆,新开通市区线路10条、近郊线路2条。对“五小”行业和中小餐饮业开展了专项整治。加强了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整治。宜居县城建设步伐加快,龙川、和平县城及部分中心镇的建设出现新亮点。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脱贫奔康取得新成果。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市共发放种粮、家电和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补贴资金2.7亿元,比上年增加80%。扶贫“双到”成效显著。各级各部门为省认定的贫困村投入扶持资金2.75亿元,启动建设21个农业基地,引导1.3万人到转移园就业,农房改造竣工户数9814户,超额完成年初目标。扶贫“双到”工作被省评为优秀等次。全面落实移民后扶政策,成功争取省支持建设东源水库移民“双转移”示范基地。“千村脱困”政策全面落实,1117个贫困村全年共获分红款2601万元。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增长6.5%。东江上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编制了灯塔盆地现代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新增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有8个企业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项目100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得到加强。龙川县被评为全国特色农业加工基地。农村面貌不断改善。新增新农村建设示范点102个,编制了《河源市新农村建设农房改造设计样板》。新建硬底化村道247公里,改厕2.3万户,对旅游景区所在行政村优先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水利设施进一步完善。总投资12.6亿元的7宗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基本完工,新建加固防洪堤199.4公里,连续五年获评省一等奖,市区防灾减灾工程为全省示范样板工程。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宗,解决了农村8.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如期推进。

——财税金融快速增长,保障水平实现新提高。财税总量跃上新台阶。在政策性减收因素增多等大背景下,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达到10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超过预期目标11.3个百分点。完成总税收52亿元,增长27.2%,增速提高18.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00亿元,增长22.1%;贷款余额338.7亿元,增长15.1%;存贷比为67.7%,居全省第2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314.3亿元,增长19.2%。财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区的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紫金县纳入省直管县试点。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稳步推进,财政资金监管进一步规范。财政质量进一步提高,非税收入比重下降至18.9%,税收占财政比重居全省第七位。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由我市实践和总结的“新时期审计文化”在全国推广。保重点保运转保增长成效显著。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有效筹集资金,确保了市区“五路一桥”等重大项目如期建成。足额安排配套资金2.15亿元,推动扩大内需项目加快建设。成功争取上级扶持项目127个,扶持资金达7.43亿元。在市本级财力仍然薄弱的情况下,支持县区资金3.34亿元。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亿元,争取金融机构为政府重大项目签约融资27.1亿元,新增放贷到位13.5亿元;为中小企业融资113.8亿元,增长43.8%;为“三农”项目融资76.4亿元,增长77.5%。争取省新批准成立3家小额贷款公司,实现县区服务全覆盖目标;成立了全市首家农村商业银行,并顺利完成首家村镇银行组建工作。

——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文化建设展现新气象。启动了创建教育强市和建设文化河源工作,形成了以“胸怀理想、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众志成城”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河源人精神,河源的客家历史文化地位显著提升。教育事业成就突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12.8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普高”目标。市理工学校二期工程竣工并通过国家级重点职校评估验收,市技工学校通过高级技工学校评审,启动了市卫生学校新校区征地拆迁和市技工学校图书馆建设工作。义务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小学、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96%和99.6%,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1.9%。全市改造中小学校舍160所,市区扩建了河源中学、田家炳中学,新建金沟湾小学、雅居乐学校等一批小学。完成了中小学教师“代转公”工作。市委党校教研大楼建成投入使用。文化建设喜获丰收。承办第23届世客会取得圆满成功,受到海内外客属乡亲的高度赞誉。建成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恐龙博物馆。建立一批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编辑出版了《客家古邑文化》丛书,举办了国际客家学术研讨会,创办了全球第一部客家电子杂志《古邑客家》,《天下客家》获中国南派优秀纪录片奖和最佳摄影奖。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不断加强。开展文物普查,推进文化旧(遗)址保护修缮,完成了佗城、林寨古村落保护改造首期工程和阮啸仙故居修缮。源城区成功创建“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忠信花灯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建农村文化室264个,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财政安排民生支出达68.34亿元,增长26%,占一般预算支出的73.6%。筹集资金37.1亿元,全面完成“十件实事”和“十项惠民工程”年度任务,在公共交通、公园建设、市场改造、教育事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为群众解决了一大批热点难点问题,群众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7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530元,分别增长8.6%、10.3%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增长5 %、5 %、9 %、5 %、19 %,并实现了五个险种市级统筹;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8.2%,提高2.8个百分点;新农保试点扎实推进,低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承保率达100%,远超全省20%的承保水平。新增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1100多套,为170多户单亲特困母亲建安居房提供配套资金。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7.1万人次,全市转移园吸纳本市劳动力10.7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9%。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建成市中医院新院、市职业病和慢性病防治院,启动了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建设;投入3亿多元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近三分之二乡镇卫生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展顺利。全面完成人口计划指标,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两无”覆盖率大幅提升,计生后进地区转化成果进一步巩固。源城区被评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新建行政村标准篮球场180个,参加第16届亚运会和第13届省运会获得可喜成绩。与马来西亚亚庇市建立友好城市。人防指挥体系不断健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平安亚运、和谐世客”目标圆满完成,公众安全感和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满意度显著提升。县、镇、村三级综治信访维稳平台建成使用。人民调解、法制宣教和法律援助工作有效推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7.6%,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处置能力不断提高。一批涉法涉诉、重点信访和老信访问题得到依法妥善处理,信访和越级上访人数和批次减少。连平县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法制、民族宗教、机关事务、行政服务、接待、驻外机构、知识产权、科协、物价、信息、对台、打私、档案、史志、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和民兵预备役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实现新提升。把抓落实、打硬仗、出战果作为政府作风建设的主题,进一步加大问责督办力度,强化“网格化”和层级管理。特别是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全力破解资金筹集、征地拆迁、项目施工等难题,如期完成了迎世客系列项目建设,为世客会的顺利召开创造了重要条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加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树立团结拼搏、务实高效、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良好形象。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注意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99件、市政协委员提案100件,代表和委员满意率分别达97.8%和100%。

各位代表,2010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和预期目标的实现,标志着我市成功应对了异常困难的局面,经受住了空前严峻的考验,全面超额完成了我市“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河源进入了一个跨越发展、加快崛起的新阶段,也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回顾“十一五”,我们深切感到: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的五年。五年间,全市GDP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6.6%,增速排全省第4位;人均GDP翻了一番,年均增长14.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95倍,年均增长24.1%,超过规划目标4.1个百分点;税收总收入增长1.9倍,年均增长23.6%;全社会工业增加值接近翻两番,年均增长28.6%,超过规划目标6.6个百分点;全社会工业总产值翻了两番,年均增长28.8%。三大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0.7:39.3:40调整为13:55.2:31.8。县域财力大幅提升,其中源城区、东源县、连平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亿元。全市主要经济指标绝对值在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排名全面前移,其中全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2005年前移1位、3位和1位;城市综合增长竞争力2008年和2009年在全国地级城市分别排第二位和并列第一位,成为环珠三角地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发展后劲最足的地区之一。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市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五年。五年来,全市城镇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市区心城区规划面积从50平方公里扩大到2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25平方公里扩大到39平方公里;成功争取一批高速公路提前规划实施;改造建设市区重点道路30.8公里构建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城市道路网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巩固提升,市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52.8%和16.3%,东江等主要河流水体水质继续保持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成为全省唯一无酸雨的地级市,连续7年在全省环境质量考核和珠江综合整治考核中获得“双优秀”,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绿色经济十佳城市”。

“十一五”时期的五年,是我市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五年来,各级政府把越来越多的财力用于改善人民生活,涉及交通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其中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中民生支出比2005年增加2.2倍,年均增长26.4%。特别是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89.9亿元,积极实施以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十项惠民工程”和“十件实事”,有力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比“十五”期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翻了一番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55.2%和46.9%;省认定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下降41.3%和41.7%。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令人鼓舞,五年的实践经验弥足珍贵。这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深刻认识河源的基本市情,着力做大做优经济蛋糕特别是壮大工业经济总量,切实提高产业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河源相对落后的状况;必须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动摇,注重打基础、谋长远,不断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必须始终坚持抓落实、打硬仗、出战果不动摇,面对困难不退缩,碰到矛盾不回避,只争朝夕不拖拉,不断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力,才能有效破解发展瓶颈,确保各项工作干一件成一件;必须始终坚持执政为民不动摇,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谋福祉,不断提升老百姓幸福感,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信赖、拥护和支持;必须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不动摇,从严治政,廉洁从政,规范办事,对事关河源核心利益和发展大局的事情敢抓善管,才能不断提高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和管理社会的能力;必须始终坚持团结干事不动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凝聚各方发展力量,才能形成更强大的工作合力。

过去的五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在竞争中迎接挑战、在转型中经受考验、在前进中赢得胜利的结果;是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艰苦创业、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也与深圳、中山等兄弟市和中央驻粤单位、省直单位的大力帮扶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长期关心支持我市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积极参与河源建设的海内外客商和外来务工人员,驻河源部队和武警、消防人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仍然太小,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快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城镇化水平不够高,公共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总体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仍然不高,改善民生和环境保护压力巨大;一些干部的观念、水平、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这些困难和问题,都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十二五”主要发展目标及2011年重点工作安排

“十二五”是我市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实现经济、生态和文化崛起,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定了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定位及主要任务。根据市委《建议》,市政府编制了《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要把河源打造成为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环珠三角新兴产业集聚地、岭南休闲旅游名城、粤北赣南区域物流中心和全省低碳发展示范城市。主要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7 %以上;完成节能减排任务。围绕实现以上目标,《纲要》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十项主要任务和措施。根据议程安排,《纲要》将提交此次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工作意义重大。总体来说,今年的发展形势好于去年。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增长,将有利于我市招商选资、培育新兴产业和扩大出口;国家实施积极稳健的宏观政策,更加注重调整结构、刺激消费、改善民生,将有利于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民生建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用五年时间使全省区域发展出现拐点式转变,我市将有更多机会在政策、资金、重点项目布局等方面获得支持。从我市情况来看,经过近年持续快速发展,产业配套不断完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建成,为加快发展增添了后劲;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全市人民渴求发展的强烈愿望,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市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经济增速减慢、需求减少;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通胀预期压力、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等日趋突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保增长的压力较大;省内及周边地区发展势头强劲,招商选资和争先进位的压力较大;社会事业发展任务繁重,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的压力较大;市县和城乡发展不均衡,富县强镇和扶贫开发的压力较大。因此,我们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全力推动发展,更要增强忧患意识,科学谋划各项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市委五届九次全会的要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做大做优经济“蛋糕”为首要任务,以建设幸福河源为奋斗目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提升发展质量;进一步扩大内外需求,着力提升经济增长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力提升均衡协调水平;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升发展活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确保“十二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加快实现经济、生态和文化崛起。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7‰以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为依期实现上述目标,今年重点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推动产业升级,壮大发展总量

坚持践行“三反”理念,着力培育“四新”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加快建设效益园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设施,提升工业园区建设水平和经营效益,进一步把“一区六园”打造成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加快推进市高新区三期建设,全面开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工作;支持县区加快工业园二期建设,推动源城、和平、龙川转移园创建省优秀转移园。充分利用协会、商会和客属团体等招商纽带,主动加强与央企、省企的对接,狠抓产业招商和重大项目招商;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和考核体系,不断提高招商选资实效。

加快壮大“四新”产业。充分发挥企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重点扶持一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发展,争取更多企业入选省现代产业“500强”。着力壮大新能源、新电子、新材料、新医药以及金属模具、食品饮料、矿产加工等主导产业,筛选一批项目推荐列入省“双千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好规模以下企业上规模工作,支持现有优势企业增资扩产创名牌。力争新增1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

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全面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加大惠农强农扶持力度。抓好特色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科技示范园建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组织实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产业效益和品牌效应。深化规划并适时启动灯塔盆地开发。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扩大农业保险服务范围,完善农业技术、金融、流通、信息等服务体系。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现代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和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负责制,促进农业稳产增产,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经济林、珍贵树种和南药基地建设。支持东源县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龙川国家级特色农业加工基地建设。积极办好第二届市农博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创建广东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建设岭南生态休闲旅游名城及旅游强市的目标,加快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强化景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一批旅游精品。加快推进东江·巴登城、东江源温泉度假村、御临门温泉二期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创新旅游主题、线路和营销,办好第八届客家文化旅游节,不断开拓旅游市场。建设市区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会计、评估、研发设计、市场策划、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面向生产生活的新兴服务业。推进“三网”融合。加快东江商贸物流城、市商业中心和市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建设。

二、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

围绕创建广东低碳发展示范城市目标,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探索低碳发展模式。

大力培育新增长极。研究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发挥河源资源优势,培育发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重点加快手机生产基地、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和LED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同时,加大优势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加快万绿湖直饮水项目立项建设;引进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对优势矿产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精深加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大力促进消费需求。着力增强消费拉动力,重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做好城镇商业布局规划,加快市区农贸市场、“万村千乡”市场等消费网点建设,推广连锁经营、网络购物等消费模式,培育旅游、文化、休闲、健康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加强打假打私、市场保障工作,控制物价过快上涨,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经贸活动开拓国内市场,扶持企业强化产品营销开拓本地市场,鼓励政府和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市产品。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抑制投机行为,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开展科技创新。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争创名牌名标。推进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大科普工作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办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海川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院士专家工作站。力争新增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质检中心、省级技术中心、工程研发中心及专业镇,争取更多企业列入省自主创新“100强”扶持范围。积极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切实加强人才工作。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制定低碳发展规划,推行清洁生产,推广节能应用,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严格执行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持源头控污,实行“三废”达标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确保万绿湖等全市饮用水源区、重点水库和生态环境安全。加快推进县城及中心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实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治理规模养猪场。积极推广沼气和太阳能应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落实节能减排政府责任制和企业约束机制,推行节能评估项目审批前置制度,加强节能调控和节能监察。力争今年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三、突出投资拉动,增强发展动力

坚持抓投入、帮企业、破瓶颈,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内生动力,确保经济稳健较快增长。

全力以赴促进投资增长。千方百计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以大项目大投入支撑经济大发展。今年,全市安排46个重点项目,投资总额838亿元,年度投资120亿元。交通方面,加快推动大广、汕湛、汕昆、粤湘高速公路河源段和市区东环高速公路动工建设,加快大环市路、市区滨江大道二期建设,继续抓好国省道、县乡公路以及乡镇渡口、渡船改造。能源方面,推进河源电厂二期立项建设,加快在建的东江干流梯级水电站建设、输变电工程建设、农村电网改造。水利方面,启动市区水源工程建设和小型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和重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产业方面,加快在建和已签约重点工业、旅游项目建设。

想方设法帮扶企业发展。全面落实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经营效益好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优化涉企服务,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政策宣讲、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服务,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环境。鼓励企业改进经营、兼并重组或强强联合,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实行政府和部门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制度,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帮助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内销、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

加大力度破解要素瓶颈。强化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和省配套项目资金,发挥财政投资的杠杆效应,拉动金融机构、企业和民间投资,创新融资平台建设,拓宽融资渠道。重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鼓励扶持优秀民营企业上市,力争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开展农村小额资金贷款,推进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组建工作。强化土地保障,全面完成市、县(区)、镇三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科学做好用地计划指标分配和使用工作,努力保障重点项目、工业园区、民生建设用地需求。继续实行重大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和单位挂钩责任制,确保项目如期推进。

四、推进富县强镇,促进发展协调

大力实施富县强镇战略,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改善提升农村发展环境,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千方百计壮大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富县强镇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对县域发展的规划指导、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促进农副产品加工型、科技应用型及与大型企业相配套的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以县域资源为依托,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资源科学开发和产业升级,壮大镇级和村级集体经济。

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全面提升县城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增强集聚与辐射功能。推进创建宜居村镇“六个一”工程。加快中心镇、国道和高速公路沿线城镇建设,强化城镇社会管理,逐步使其成为人居中心、消费中心、农副产品集散和加工基地。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落户城镇。

切实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道路、饮水安全、住房改造、信息化工程等建设,建立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机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搞好村庄规划,推进村容村貌整治。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启动“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深化村务公开,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群策群力做好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落实部门挂钩责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实施基础设施、科技、信息、教育、卫生和旅游扶贫,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重点做好产业扶贫,推进省智力扶贫工程和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提高农民自主发展能力,帮助贫困户建立稳定脱贫渠道。加大农房改造力度,争取在今年内完成省认定的318个贫困村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加快推进东源水库移民“双转移”基地建设。继续落实“千村脱困”政策。

五、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发展优势

围绕建设“公园城市、万绿水城”的目标,彰显自然山水与人文特色,全力打造特色宜居城乡。

优化空间环境。按照“三规合一”的要求,加快编制完善城乡、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面优化城市布局结构。严格实施规划,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加快推进市区东城片区建设,启动东江东岸规划建设。继续打通市区“断头路”,完善市区路网。创新用地管理机制,加强土地储备,加快“三旧”改造步伐,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优化人居环境。加快完善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功能。加强城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和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有机融合客家元素和山水特色,努力打造一批城市亮点和建筑精品。完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创新城市管理手段,促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提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水平。完善落实《河源市公园城市专项规划》,抓好各大公园规划用地的控制管理。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强交通秩序、户外广告、燃气和自来水行业管理。推进环城绿道规划建设。积极推进“万村绿”工程示范点建设和农村改厕工作,全面实施“乡村清洁美”工程,建设一批具有客家风情和地方特色的宜居镇村示范点,加快建设宜居城乡。

优化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结合创建林业生态市,实施封山育林、森林围路(城)、树木园林业科技普及、珍贵树种致富及高山油茶产业发展五大绿色工程,严格实行森林防火工作问责制,严厉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快裸露山地复绿。严格落实矿产资源管理工作问责制,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力度。

六、建设文化河源,夯实发展基础

以创建教育强市、建设文化河源为抓手,大力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人口综合素质和人才竞争力。

积极推进教育强市工作。制订《河源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大教育投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创建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区)。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加快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推进河职院创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市技工学校创建技师学院工作。加强东江教育城公共服务和管理。基本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着力解决市区、县城小学和幼儿园学位不足问题。确保全市小学和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达99.9%和99.6%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7%以上。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办学、捐资助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推进文化河源建设。充分发挥市群艺馆、市美术馆、县区文化馆、乡镇(街道)文化站的作用,实施城市文化下乡、农村文化进城工程,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群众文化繁荣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交流,繁荣文化市场。做好文物普查工作,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组织申报一批省级、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公布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力争新增一批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充分挖掘和大力弘扬客家古邑文化,鼓励扶持创作演出一批文艺精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启动河源报业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

全面推进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鼓励市民参与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作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文明县城、文明社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大力弘扬新时期河源人精神,激发广大市民热爱河源、建设河源的高昂热情。

统筹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加强国防教育,做好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复员转业军人安置工作,力争再次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深入开展人口计生“两无”和“国优”创建活动,巩固后进地区转化成果,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殡葬管理。维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全民健身运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国资、气象、史志、档案、对台、机关事务、接待、老龄人等各项工作。

七、着力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大力培育和扶持重点财源税源,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确保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资金的预算管理、使用监督、责任审计和绩效考评工作。加大对公共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保障的投入,确保今年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完善城乡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体系,积极开展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促进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大力倡导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行为,健全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继续组织各类大型招聘会,拓展网上就业服务。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保险基金扩面征缴和市级统筹工作,做好职工医疗保险、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的衔接工作。启动社会保障一卡通项目。力争全市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增长5%,基金征收增幅达10%。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和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临时生活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城镇困难家庭、老弱孤寡残等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大力发展廉租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支持商业保险发展。

加强医疗卫生建设。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县、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医疗卫生事业较快发展,努力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加强卫生监督、疫苗接种和重大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精神病防治工作,健全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加强中医药工作。注重卫生人才引进和培训,提高医德素养和医技水平。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无偿献血。

推进平安河源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流动人口、娱乐场所、出租屋管理,严厉打击黑恶势力、“黄赌毒”和“两抢一盗”等各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落实打假责任制,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加强“三防”和地震预测工作。加大信访维稳和人民调解工作力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继续推进综治信访维稳“三级平台”建设、政法机关“三项重点工作”和公安“三项建设”。深入开展“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百镇千村万户”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全面完成十项惠民工程和继续办好十件实事。按照《河源市实施十项惠民工程总体方案》要求,全面完成“十项惠民工程”建设任务。同时,为群众办好十件实事:一是建设市卫生学校新校区一期、市区特殊学校、市技工学校图书馆、市理工学校实训中心。二是启动市图书馆新馆建设。三是建设经济适用房484套(其中市直172套),新增廉租房345套(其中市直38套)。四是完成市区两江水上居民安置工程。五是完成2万户农房改造,推进新农保全覆盖工作,确保今年新农保覆盖面达60%。六是完成客家文化公园一期、七寨湖公园一期建设。七是启动市农副产品批发物流中心建设。八是加快推进市区水源工程建设。九是完成市区城南客运站基础工程。十是启动滨江大道二期工程建设。

八、加强政府建设,强化发展保障

主动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提高加快发展的引领能力。清醒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带着理想、责任、感情、智慧、魄力和过硬作风谋划和推进政府工作。继续发扬“抓落实、打硬仗、出战果”的优良作风,敢于负责、敢于碰硬,力争干一件、成一件。健全完善检查督促机制,围绕重要事项、重点工程、重大决策加强督查督办并严格问责,落实奖惩机制,实行绩效考评。加强网络理政,办好“公仆信箱”。

完善加快发展的机制体制。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理顺市与市高新区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公开、政务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主动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提高建议、提案的办理质量。完善重大决策听证、论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科学水平。

强化加快发展的纪律保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政准则》,加强审计监督,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招录等重要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检查监督。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坚决纠正“吃拿卡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推进电子监察系统建设。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出国(境)、会议、接待、庆典活动等支出。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把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胸怀理想,艰苦奋斗,务实创新,众志成城,为依期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我市经济、文化和生态崛起而努力奋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