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5日市民政局
上线领导名单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张美芳
社会救助科科长 陈伟
社会事务和儿童福利科科长 刘育方
养老服务和慈善社工科 罗海文
社会组织管理科科长 彭志波
市殡葬督查队队长 张文端
问题一:我市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实施细则也即将出台,请解读一下什么是低保边缘家庭、条件是什么?
答:近年来,河源市不断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救助范围,加快推动建成幸福和谐美丽河源。
低保边缘家庭是指为了缓解低保救助的断崖效应,对家庭人均纯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不能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但是家庭人均收入未超出一定限额、生活有一定困难的家庭,实施一定范围专项救助的辅助保障制度。
市政府每年会测算制定低保标准,如果河源户籍居民的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并且存款、住房等财产状况符合规定,就可以纳入低保。如果家庭月人均收入超过了低保标准,但在城镇低保标准1.5倍以下,也没有超过本市月最低工资标准,就符合纳入低保边缘家庭。
问题二:困难群众去哪里申请低保边缘家庭?一般需要经过什么流程呢?纳入低保边缘家庭后可以享受什么政策?
答:低保边缘家庭申请和低保申请一样,需要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提出。申请的时候要如实申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和收入财产状况,包括其他家庭成员赡养抚养关系和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人还需要授权民政部门通过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对申报的收入财产状况,包括存款、车辆、住房等情况的真实完整性进行查询核实。经核对和入户调查,收入财产等状况符合规定的,经公示无异议,县级民政部门审核后,就可以被确认为低保边缘家庭。这个过程一般会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情况复杂的,一般不会超过45个工作日。
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患者,一级、二级残疾人,三级、四级精神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可以单独纳入低保,享受低保金。低保边缘家庭中的残疾人还可以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另外,低保边缘家庭也可以向对应部门申请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等一系列专项救助。
问题三:那什么叫老龄化社会,其标准是如何划分的?我市老龄化严重吗?
答:1、按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表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
2、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2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4%,表示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3、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3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1%,表示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上世纪90年代,我市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呈现出形成时间早、人口基数大、发展趋势快的特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市常住60岁及以上人口为46.72万人,全市总常住人口283万人,占16.5%。以此看我市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总体来说,城市老龄化程度轻些,农村因为年青人外出务工或学习多,老龄化程度重些,目前我市大部分农村已接近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问题四:随着社会老年人增多,如何“养老”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请问民政部门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推出哪些举措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
答:“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河源市老龄化需求,构建“9082”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人居家养老,8%的老人社区养老,2%的老人进养老机构养老。我们将全方位贯彻落实国家老龄事业发展政策和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举措有:
一是提升机构养老服务效能。我局开展养老机构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健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强化管理人员和养老护理人才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与防范化解风险能力。目前,对乡镇小型养老院进行了优化整合,100%养老机构完成了消防审验,推动养老机构“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严格规范养老机构食堂食品经营行为,确保食堂食品安全。近年来累计举办养老护理业务培训7000余人次,不断提升为老服务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职业道德水平。目前我市正常运营养老机构有65家(福利院5家、敬老院55家、民办养老院5家,共有入住服务对象1360人),能基本满足群众对机构养老服务优、价格廉、环境好的需求。
二是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首先是构建城市“街道-社区-小区-家庭”四级和农村“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到2023年底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55%;目前全市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2间,农村幸福院70个,村(社区)公共服务站1367个。其次推进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推进居家社区适老化改造、场所无障碍改造、因地制宜增加活动场地设施、有条件的加装电梯等设施建设。农村以敬老院、农村幸福院等设施为基础完善农村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增加服务社会老年人功能,实现城乡社区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再次建设功能齐全,产品丰富的社区、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提供助行、如厕、助浴,感知类适老化用品以及智能化用品一系列服务和产品。目前,我市在源城区东埔街道建立“居家族”智慧养老服务站、在源城区东埔街道永昌社区设立“社区护理站”。第四我市正高位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列入市委书记、市长“面对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机制。已累计投入约200万元,计划继续投入500万元。现已建成“长者饭堂”8家,其中城市社区4家、农村社区4家。能基本满足群众对社区养老供给足、产品丰、保障到位需求。
三是推进家庭养老适老化改造和开展关爱服务。“十四五”以来共完成2509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到2025年完成4020户改造任务。其次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探访服务。
问题五: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儿童福利事业作为体现民生温度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市儿童福利工作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遇到了哪些困难或矛盾?
答:近年来,民政部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标准化示范创建为抓手,持续推动困境儿童生活、监护、医疗、教育、康复、安置“六种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不断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制度,稳步提升孤儿基本生活等保障水平,不断加强儿童福利设施建设,不断丰富儿童福利服务内容,护航全市2452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10804名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全力推动儿童福利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问题六:河源在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上取得了哪些新成就,是如何推进节地生态型公益性公墓建设行动的?
答: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殡葬改革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殡葬管理,通过深化丧葬礼俗改革,规范殡葬管理服务,完善殡葬设施建设,加大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多部门齐抓共管整治违建墓地,完成殡仪馆设备环保升级改造,推行节地生态葬,在绿色殡葬、文明殡葬、惠民殡葬、法治殡葬等方面取得新成就、实现新突破,推动移风易俗,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根据省、市殡葬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要求,到2025年底,全市每个乡镇要建设1个公益性公墓(骨灰楼)目标。目前,全市只有18个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骨灰安葬(放)设施覆盖面小,数量少,不能满足群众对骨灰安葬(放)服务需求,是制约我市殡葬事业发展的“瓶颈”。下来,我市将加大镇、村公益性公墓(骨灰楼)建设力度,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与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沟通协调,着力解决公墓建设项目用地(林地)难的问题,不断增加安葬(放)服务供给,不断满足群众殡葬服务需求,为促进生态文明、乡风文明,建设绿美河源、实现绿色崛起作出民政努力。
一审:郭梅森 二审:张文裕 三审:黄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