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民互动> 在线访谈> 往期回顾
2023年6月14日 市卫生健康局
日期:2023-06-16 16:41:34 来源:本网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卫健局4.jpg

2023614日市卫生健康局

上线领导名单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卫生健康局局长黄春垒

市卫生健康局四级调研员、基层科科长李先科

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殷汉华

深河人民医院副院长孟宇

上线提纲

一、经过三年疫情大考,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城市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前已进入新冠病毒“乙类乙管”新阶段,市卫健局作为重要民生部门,2023年围绕高质量发展将有哪些重点工作?

答: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进入“乙类乙管”,全市卫健系统迅速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加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来。我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高质量推进健康河源建设,优化人口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主动融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更好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加快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河源提供坚实健康保障。2023年,我们重点擦亮“三张”卫生健康名片,为推进幸福和谐美丽河源贡献卫生健康力量。

一是擦亮“优质医疗”名片。深入实施健康河源行动,深化“三医”联动改革,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加快市人民医院高水平医院建设,推进深河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巩固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三甲成果,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引导民营医疗机构端正办医理念、规范执业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加强行风建设,促进医疗行业规范有序发展。我们将重点做强做大市级龙头医院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将河源市人民医院建设成为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高影响力、诊疗服务辐射周边地区的省级高水平医院,并建成急诊急救中心、市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抓住与暨南大学合作共建深河人民医院的机遇,依托暨南大学高等院校综合学科优势,将深河人民医院建设成为集医、教、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并建成河源市癌症防治中心;巩固河源市中医院、河源市妇幼保健院“三甲”创建成果,全方位、全过程提升医疗诊治、学科发展、内部治理、内涵建设水平,重点从抓管理、强专科、育人才、补短板、扬优势、突特色等方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的中医、妇幼综合服务。

二是擦亮“基层健康”名片。我们将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同体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完善医共体“总院+分院”组织架构,制定完善行政、人员、财务、质量、药械、信息等六个方面统一管理的制度,推进医防融合、分级诊疗、远程诊疗,完善医保资金总额支付、结余留用、绩效考核、薪酬分配机制,构建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分工协作的机制,实现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目前,我市和平县是全省第一批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我们计划到今年底紫金县达到紧密型并申报省第二批综合试验区,龙川县、连平县达到县域医共体紧密型治理,到明年,源城区、东源县达到县域医共体紧密型治理。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逐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明晰、分工协作、服务优质、有效运行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综合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健全完善,治理能力得到提高,县域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分级诊疗便捷有序,健康管理精准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人人享有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三是擦亮“全生命周期健康”名片。我们将贯彻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加强托育机构管理,提升托育服务水平,推动我市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推动适龄女孩HPV疫苗免费接种、妇女宫颈癌筛查等宫颈癌综合防治服务;持续实施免费婚前孕前优生检查,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筛查项目服务能力。积极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银龄安康行动”覆盖面,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医防融合,提升老年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最近身边部分人出现了“二阳”,当前我市的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形势如何?

答:根据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监测,本次疫情峰值出现在5月底,目前已进入下行阶段。近期我市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发热门诊就诊量和阳性检出率等监测指标呈波动下降趋势,疫情态势已缓和,总体呈现缓慢下降迹象,对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行影响可控。

建议市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做好个人防护,在密闭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场所科学佩戴口罩,家中准备一定的退烧、止咳、清热解毒等常用药物。

三、“二阳”症状是否更加严重?“二阳”患者应如何处置病情?

答:目前我们观察到的“二阳”的人群还主要是年轻人和青壮年,就是18岁到60岁这个阶段的人。总体来说这些人“二阳”之后,症状是比“一阳”的时候要明显轻。可能第一次“阳”的时候大部分人需要5-7天恢复,“二阳”一般3-5天的时间就恢复好了。可能“一阳”的时候有剧烈的头痛、“刀片嗓”、咳嗽特别重,“二阳”的时候症状感觉比第一次要轻,恢复也更快。原因是人们在第一次感染之后获得了抵抗力,在面对第二次的时候就能够更轻松、更容易战胜病毒,恢复更快一些。

建议“二阳”患者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否则不利于感染者恢复,还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如果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建议在家休息,有条件的在有独立卫浴的房间居住,减少与家人的接触。如果经过休息之后,感觉症状还在加重,尤其是服用退烧药后还是持续2天发烧超过38.5℃,甚至有胸闷、憋气等症状,需及时到附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深河人民医院上线提纲

一、众所周知专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关键,请问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目前专科发展情况如何,目前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

答:2022年我院开业第一年,各临床科室全面开设,其中门诊开设科室31个,住院部开设科室21个,医技科室11个。院内积极推进各专科专业发展,注重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申请及组织实施市内首例新技术新项目包括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改良MILLER术,自体动静脉内瘘陈旧闭塞人工血管桥接术,主动脉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共计66例,完成华南地区首例血透通路专用支架—COVERA血管覆膜支架手术等。

为不断提升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院内已成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其中胸痛中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优化流程,急诊心梗,D2W时间平均控制在49分钟内;卒中中心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平均DNT60分钟以内。目前卒中中心已在国家卒中中心网站注册申请并及时上传相关数据,创伤中心筹备省级评审。

随着医院专科发展,诊疗水平与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彰显,医院专科发展受到患者、社会及政府的认可,2022年我院肾内科成为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骨科、神经内科、康复科成为河源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我院认定为河源市癌症防治中心。

二、刚才说到河源市癌症防治中心落户到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癌症的防治密切关乎民生,癌症防治能力的提升是民之所盼。请问深河人民医院在癌症防治中心工作的落实方面是如何推进的,目前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答:目前我院在河源市卫生健康局的领导下,构建了癌症防治体系建设,切实将癌症防治行动目标有效落实落地。

在人才队伍培训方面河源市深河人民医院作为暨南大学第二家直属医院,通过联合暨南大学肿瘤和临床转化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以及省内高水平肿瘤放疗、核素治疗平台,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肿瘤精准防治与研究中心。我院签订临床型双聘教授19人,柔性专家77人。

在专科体系发展方面,医院围绕“打造一流医学学科体系,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的目标任务,建设成集医、教、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高水平研究型教学医院。我院诊疗科目齐全,有与之配套的完善的医技科室,包括核医学科、放疗科等,有利的保障癌症防治全生命周期诊疗模式的推行。我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全病程管理,成立肿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并将MDT流程不断优化,力争将最优的诊疗提供给患者。

在医疗设备配备方面,我院配有价值50万以上高端医疗设备109台,配备ECT3.0TMRI256CT、医用直线加速器、TPS治疗计划系统及后装治疗机、核医学分子与功能影像诊断PET-CT等,先进的医疗设备为癌症防治中心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在科研基础能力方面。我院肿瘤团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近三年科研项目立项6项,其中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近三年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如Cell Death & Disease等发表肿瘤相关论文9篇,其中5篇影响因子达5分以上。同时荣获2019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目前已联合省内高水平肿瘤综合治疗平台,打造集科普及肿瘤预防、高危人群筛查、早发现早治疗、中晚期综合治疗、随访及慢病管理的一体化管理。以防治结合为癌症管理方向,进行早诊早治。并成功加入泛中南地区肿瘤专科联盟,成为暨南大学粤东肿瘤区域中心,河源市慢病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基地。2022年圆满完成河源市卫健局、广东省癌症防治中心对河源市癌症中心提出的各项工作,针对慢病健康管理-癌症筛查与早诊培训接收范围涵盖河源市五县二区,来自于各医院的学员对我院专家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市人民医院上线提纲

一、市人民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的总体目标是什么?目前取得的成效有哪些?

答:自20219月以来,广东省人民医院对河源市人民医院进行“一对一”紧密型合作共建,以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医院为目标,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力争3-5年内,从“医、教、研、管”多方位培养一批医疗业务技术骨干,开展一批医疗新技术、医疗新项目。通过强重点、扶弱科,切实提高诊疗服务能力,使各项医疗目标都有相应的提高,力争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稳中有升,迈入粤东西北医疗机构前列,将医院建设成为粤东北地区一流水平的区域医疗中心,达到省政府要求的高水平医院的建设标准。

目前,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在管理、医疗、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跃升至B+等级,排名提升320名;2022年新增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个、新增3个国家级住培专业基地、入职高层次人才35名。

二、面对群众十分关注和期待焦点热点问题,市人民医院多措并举,有效缓解挂号难、排队长等问题,当地群众的就医体验不断提高。您谈谈给当地患者带来哪些就医条件的改善和变化?

答:(一)医疗技术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自省医帮扶以来,医院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17项,开展了大量先进的、复杂的医疗技术,大面积填补了河源地区医疗技术空白;

二是积极开展多学科诊疗服务模式,发挥驻点省医专家医疗技术优势,不断提升对肿瘤、疑难危重、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住院患者医疗救治能力,2022年累计组织100余场次多学科诊疗活动,较往年提升近100%

三是积极开展日间诊疗服务和无痛诊疗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2022年无痛手术同比增长28.6%,无痛检查同比增长161.6%2023年第一季度日间手术开展同比增长400%

四是2022年我院神经内科、骨科和普通外科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目前我院共有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学校,充分彰显了我院专科综合实力的提升,标志着医疗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二)医联体建设不断提升

一是加强五大救治中心建设。胸痛中心共收治急性胸痛患者1975例,实施急诊冠脉介入诊疗手术的D-to-B平均时间80.47分钟。卒中中心共收治急性脑卒中患者2484例,DNT中位值为29分钟;再次荣获2021-2022年度优秀数据管理卒中中心;全国排名第31名、省排名第2名。创伤救治中心共收治严重创伤患者331例,同比增长16.54%,平均抢救成功率为96.58%。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共诊治高危、重症孕产妇999例,同比增长1.49倍;危重症孕产妇抢救成功率100%。急危重症儿童和新生儿抢救成功率95.5%

二是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6月区域心电诊断平台正式运行,为46家基层医院出具远程心电诊断报告14566例,同比增长超过20倍;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累计为12家基层医院出具远程影像诊断报告19501例,同比增长66.9%

三是促进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每周三安排心血管内科、肿瘤科、重症医学科等5名高级职称专家到和平县医共体总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每周安排1-2名省医心脏外科、新生儿专家到市妇幼保健院开展诊疗工作;4人派驻援疆援藏帮扶工作。

(三)科研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2022年新增3个(急诊科、麻醉科、放射科)国家住培专业基地,目前共获批7个国家级住培专业基地。

二是成功获批为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河源及周边地区13家医疗单位73人提供在职研究生继续教育。

三是成功获批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3项(资助项目3项),获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横向资助项目1项。

四是2022年度共发表SCI论文21篇,同比增长40%,总IF 91.969分,同比增长53%

五是科研平台呈现新潜力。投入823万对基础实验室进行改造升级,并成功获批河源市重点实验室,为基础研究的开展夯实了基础;投入737万元,全力推进全院科研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将信息技术与临床业务深度融合。

六是何鹏程院长、陈观娣主任获非附属医学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并聘请省级20名医学专家为客座教授,开展技术、业务、管理等指导。

七是设立800万元内科研专项基金,支持31项课题开展为期3年的医学研究。

(四)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增强

一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制订《高层次人才引进及管理规定》和《高层次人才“伯乐奖”奖励办法》,实施引育并举措施。2022年,入职高层次人才35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31名(海外留学回国硕士1名)、副高1名,2023年第一季度入职硕士3名。

二是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在省医专家团队的帮扶下,把博士工作站这一平台作为提高医院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把临床、科研和人才这三个要素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大力培养更多跨学科复合型、战略型和创新型的青年医学人才,

三是重视干部培养选拔,坚持实践励才,突出政治导向,廉洁担当,确保选拔人才政治过硬、对党忠诚、技术精湛,为医院临床医技干部队伍不断注入新的生机活力,有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2023年提拔聘用65名优秀临床医技干部。

(五)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通过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综合目标考核方案》等154项规章制度,严肃整治“乱作为”和“不作为”行为。对业务停滞不前的科室负责人进行动态调整。骨科二区床位使用率从32%提升至79%,年手术量从609人次提升至2022人次,手术指标超额完成率达102.8%,增长率排名居全院第2;烧伤整形科床位使用率从57%提升至78%,年手术量从436人次提升至1141人次,手术指标超额完成率达117.3%,增长率排名位居全院第1;风湿免疫科床位使用率从50%提升至140%2022年门诊就诊人次增幅101%,位列全院第一。2023年一季度出院人次增幅及门诊就诊人次增幅位列全院前三。推进薪酬制度改革,2023年第一季度人员支出占比40.34%


绿色发展,节能先行,低碳行动,保卫蓝天 x 关闭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打造人民幸福“心城” x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