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3日市工信局、市发改局
上线领导名单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敏
服务体系建设科科长叶润乾
三级主任科员吴夏根
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刘小宁
价格管理科科长曾子荣
能源科科长陈皓
市工信局上线提纲
一、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部分地区持续发生聚集性疫情和散发病例,我市是否有防控物资生产企业?产能和生产情况怎么样?
答:我们市里是有防控物资生产企业的。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各类防疫物资重点生产企业7家,分别是:河源中光电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河源九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广东九天绿药业有限公司、河源万盟医保用品有限公司、河源市乐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河源市尊珑服装科技有限公司、河源埃纳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企业产能充足稳定,其中各类口罩日产能683.5万个,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6500套,医用隔离衣1.2万套,熔喷布日产能25吨。相关企业多数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可根据需要生产各类防护物资。
二、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我省有没有出台一些惠企政策,可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答:今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出台了“稳工业32条”、“助企25条”、“稳经济131条”等政策,助力企业平稳增长。其中,“稳工业32条”(《广东省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行动方案》)共提出八项行动32条措施,包含减税降费、融资促进、保供稳价等五项行动。具体措施包括: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等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在2022年度将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
在此基础上,省在9月份印发了《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措施》,即“稳工业2.0”政策,提出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振释放消费需求等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与此前“稳工业32条”等一系列政策错位互补,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全年工业经济在高质量的基础上取得更快、更好发展。
三、以上是省里出台的政策,那么,我们市里有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呢?
答:近年来,我们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推动经济稳增长的工作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例如:我市制定印发了新一轮新上规奖励实施办法,对2021年至2023年全市范围新上规企业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为工业发展提供新增量。在市高新区,出台了支持老企业激发新活力实施方案,对园区内企业当年财政贡献实现3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按其对比上一年地方财政贡献的增长比例给予一定奖补,其中增长20%以上的,按贡献增量部分的100%给予奖补。源城区也出台了助企招工稳工实施方案,对在源城区工业企业就业的新员工给予一次性300元奖励,对批量介绍新员工的老员工给予500—1000元奖励,对开展外地招聘的企业按招聘新员工数量给予300元/人的一次性补贴。东源县还出台了工业项目建设奖励办法,达到条件的项目,按项目实际合法建筑面积给予奖励;其中工业厂房奖励标准为30元/平方米,工业厂房以外的建筑按照楼层数量给予50元/平方米至90元/平方米的标准奖励。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增速排位全省靠前。其中1—2月、3月、4月规上工业增速持续位居全省第1位,1—5月、6月、7月位居全省第3位,1—8月位居全省第5位,1—9月位居全省第4位,1-10月位居全省第5位。
四、产业共建专项资金政策现在还在实施吗?
答:产业共建专项资金政策实施期限为2017-2020年,目前已期满。产业共建政策中的叠加性奖补方向已不再实施。普惠性方向,依据政策要求是对2016-2020年落户投产的企业前1-5年按标准予以税收扶持。原则上政策实施期内落户投产且符合奖补要求,至项目入库核算日期投产时间未满5年的,还能享受普惠性政策扶持。后续需以省统一的项目入库要求为准。
五、产业共建专项资金政策已在2020年到期,现在新落户园区的项目还有哪些政策可以享受?
答:我省目前实施促进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政策,明确“对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河源等市总投资5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省财政按其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的比例,分年度对地级以上市政府予以事后奖励”。2021年以来落户园区的项目可关注该政策具体实施要求。
六、现在已进入信息社会,人们对网络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在很多地方的电梯、地下室等区域出现没有手机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请问市工信局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去改善这种情况?
答:针对人们对网络需求高,信号覆盖弱等问题,考虑到信号覆盖弱问题不仅要去存量,还要遏增量,我局对接市住建部门出台了《河源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在联合验收环节,对新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开展通信基础设施检查工作。这项工作是我局开展补短板、保通信、促民生、提升营商环境的重要创新举措。能有效优化提升居民小区电梯、地下室五线网络覆盖率,清除网络信号“盲区”,帮助群众扫除家门口的“数字障碍”。自2020年开始对大型园区、新建项目地下通信管道的检查,地下停车场、电梯、廊道等通信配套建设检查,网络信号盲区、弱区的信号网络覆盖检查以来,有效推动工建项目通信设施配套建设。2020年8月开展该项工作至今,共受理达490项检查申请,通过联合验收检查,网络信号能及时覆盖新建区域,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对网络的需求,也极大的降低了安全事故中应急救援的潜在风险,做到切实为民办实事。
市发改局上线提纲
一、今年以来,物价普遍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发改作为物价管理部门,采取了什么措施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
答:今年以来,受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猪肉价格周期性上涨等因素影响,我市物价呈现温和上涨态势,给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为了降低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我局及时启动了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向全市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规定的启动条件是:当单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3.5%或者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6%,就启动机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补贴对象包括城乡低保对象、低保边缘人口、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以及我市在乡和城镇中无固定工资或离、退休收入的“五老”(老堡垒户、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苏区干部、老党员)人员等困难群体。根据上述规定,我局在今年7月、8月和10月份分别启动了联动机制,按每人每月30元的标准向全市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每月均可惠及约11万余名困难群众。其中7、8月份的价格临时补贴共计663.88万元已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10月份的价格临时补贴目前正在组织发放,11月底前将全部发放到位。
二、为应对当前发展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支持助企纾困,发改部门如何推动相关措施落到实处?
答: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着力减轻企业负担、稳住经济大盘。但一些领域涉企违规收费问题仍时有发生,向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问题仍然存在,这不仅大大抵消减税降费的政策效果,也会严重破坏营商环境和政府公信力。为此,按照国家和省的部署,市发展改革局牵头会同工信、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全市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目的是通过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涉企“三乱”和不落实国家降费减负政策等行为,保障助企纾困各项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聚焦交通物流、水电气、地方财经、金融、行业协会商会、中介服务等6大领域,时间从9月持续至11月底,分为部署准备、自查自纠、联合检查和总结评估四个阶段。目前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组织完成全面自查自纠工作。全市六大重点领域均已全面完成自查自纠工作,并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立行立改;二是组织开展了全市联合检查。由市直多部门联合组成5个检查组分赴各县区开展涉企违规收费实地检查(目前市场监管部门正在汇总全市联合检查情况);三是进一步完善规范收费长效机制,建立完善收费目录清单制度,打造“阳光收费”。结合专项整治工作,发展改革部门建立了供水供电供气行业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财政部门梳理更新了河源市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交通部门并公布了《公路水路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和《公路水路领域执行政府定价和指导价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民政部门编制了《行业协会商会收费目录清单》。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局将系统总结专项整治行动成果,对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等开展评估,深入分析涉企违规收费问题深层次原因,研究提出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的意见建议。
三、部分市民朋友对购买电动汽车存在着“充电忧虑”,我们如何去消除这种“充电忧虑”?
答:充电忧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充电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二是存在充电慢、充电难的问题。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的地图软件,比如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软件查询附近的公共充电站,另外主要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的APP也有提供充电地图的导航服务,在高速公路和重要的场所,还建设了一些快充站。目前,我市建成的充电桩,大功率的快充桩占比超过50%。除了公共充电站,我们个人用户也可以在自己的车位上安装私人充电桩,来满足个人充电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像智能充电、柔性充电、远程充电等新技术将走进人们的生活,给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充电服务,因此大家可以消除“充电忧虑”,放心的使用电动汽车。
四、对新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有哪些相关的政策支持?
答:2021年我省出台的《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印发广东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粤能电力〔2021〕114号),从建设的布局、审批的手续、项目的用地、资金支持、电网的接入等为企业提供保障,其中在资金支持方面,补贴标准是直流桩不超过300元/千瓦、交流桩不超过60元/千瓦。2016年以来,省下达我市相关补贴分别为:2016-2017年度241.1万元;2019-2020年度126万元;2021年度478万元。
五、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我市下一步有什么具体工作措施?
答:近期,我市出台了《河源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我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目标、主要工作任务及责任单位、保障措施,加大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十四五”期间,计划在全市各县区范围内每年增加建设充电站(点)70个左右(预计到2025年累计建成500个)、每年增加建设充电桩300个左右(预计2025年累计建成2000个)。下一步,市发改局将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动城乡公共充电桩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公共汽车、出租车、物流、环卫等企业的自有停车场建设充电站;二是积极推进公共区域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公园广场、大型商业体、居住社区等区域停车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必须100%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三是建设完善旅游景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提高景区充电车位配比;四是推动公共机构、国有企业内部停车场配建一定比例充电车位,并鼓励对外提供充电服务;五是不断完善充电智能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推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的能量和信息互动,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