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市公安局上线
上线领导名单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福民
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宋贤润
刑警支队四大队大队长杨林
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杨波
治安管理支队基层指导大队教导员钟远军
新型犯罪侦查支队综合协调大队教导员谢梦忆
上线提纲
一、今年6月22日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我们公安部门采取了哪些强有力的措施?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公安部部署开展“百日行动”以来,河源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要求,对社会面治安开展“大扫除、大清查、大整改”,强力推进打击犯罪、治安巡防、摸排管控、新闻宣传等各项工作,各类突出违法犯罪和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打击整治,取得了刑事治安警情下降、刑事案件破案数上升的阶段性成效。
一是坚持高位部署,统筹推进有力度。河源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把“百日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党委工程”“全警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副市长、市公安党委书记、局长赵峰任组长的“百日行动”领导小组,搭建了“1个办公室+7个功能组”工作架构,构建了1个总体方案、6个功能组方案和N个警种部门方案的“1+6+N”方案体系,在省公安厅第七督察组的有力指导下,以“双挂两统一”为牵引,结合“五大要素”风险隐患摸排管控和“河安2022”专项行动,全面铺开打防管治战线。同时公安部、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我市“百日行动”工作,公安部第八督察组和省公安厅第七督察组到我市进行督导检查,以督促改,全力推动我市“百日行动”再上新台阶。
二是坚持破案攻坚,打击整治有战果。河源市公安机关把挂账督办重点案件、集群战役和系列案件收网行动作为打击整治的三大抓手,把维护政治安全作为“百日行动”的首要任务,坚持“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集中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原则,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持续加大破案攻坚力度。行动以来共开展9次全市统一集中夜查行动,10次专项打击行动,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上升9%,破案数同比上升65%,刑拘数同比上升23%。
三是坚持立体巡防,巡逻防控有广度。全市公安机关巡防部门全面整合资源,织密巡防网络,切实净化全市社会治安环境。突出夏夜治安巡查宣防,全面整合警力资源,统筹推进夏季治安巡逻、重点部位巡控、检查站点圈层查控、应急快反处置、智慧巡控等工作。行动以来,全市接报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0.57%;全市累计投入警力121053人次,出动车辆29459车次,发动义警78224人次,重点加强对路边摊点、夜市门店、娱乐场所等夜间案件高发区域的巡逻防控力度,盘查人员96370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049人,其中查获追逃人员41人。
四是坚持系统清查,隐患排查有成效。行动以来,河源市公安机关依托网上网下合成作战中心,进一步强化情报信息搜集,持续深化“五大要素”摸排管控,加强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加强“粤居码”推广应用,全力做好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严密落实涉枪涉爆以及重点物品安全监管措施。行动以来,共排查发现风险隐患10779个,处置10246个,完成率95.06%。
五是坚持警民联动,宣传发动有声势。行动以来,共召开“百日行动”主题新闻发布会1次,发布稿件590条、视频作品78条,张贴悬挂海报标语6901条,通过LED广告屏展播宣传视频、宣传标语2530个。同时,积极发动最小应急单元、“河源义警”、网格员、网约车司机等参与“百日行动”,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是人民群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请问我市公安机关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自今年4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开展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开展线索研判、案件侦办,依法严厉打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各类诈骗违法犯罪,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全力确保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安定。一是强化部署推进,市公安局党委高度重视,把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工作列入重点工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赵峰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并部署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抽调刑侦等相关警种业务骨干组建专项行动工作组,加强警种合成作战,为专项行动提档加速。二是强化线索摸排,对近年来的涉养老诈骗案件、警情进行拓线深挖,全面梳理汇总涉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同时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协同,主动摸排掌握一批涉嫌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三是强化破案攻坚,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打击主力军作用,按照“快处警、快立案、快破案、快追赃”的要求,全力侦办各类涉养老诈骗犯罪,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侦破涉养老诈骗犯罪案件80宗,打掉9个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0人。四是强化宣传发动,全市公安机关积极推动涉老反诈宣传进社区、进超市、进公园、进广场、进家庭,已开展10多场“养老诈骗防范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结合典型案例,耐心地为人民群众讲解养老诈骗的惯用手法以及防范措施,深入讲解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揭露犯罪“套路”手法,切实提升老年人及其亲人的防骗识骗能力,同时在网页、公众号等发布通告广泛收集涉养老诈骗案件线索,公开举报渠道,动员广大群众检举揭发此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养老诈骗“人人喊打”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方面取得哪些新的战果?
答:“百日行动”开展以来,新型犯罪侦查支队全力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努力实现破案数、抓获数上升,立案数、损失数下降的“两升两降”任务目标,取得了打击治理阶段性成效。(一)坚持顶层设计,形成强力支撑保障。根据“百日行动”工作部署,河源市公安局新侦支队制定下发《河源市公安机关“百日行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打击治理工作。各县区党委、政府、市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同作战,形成思想认识统一、组织部署迅速、工作措施精准、责任落实到位、保障支撑有力的工作局面。(二)坚持专项牵引,全面提升打击成效。市公安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列为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的重点工作推进落实,以“河安2022” “断卡”“断号”“断源”“断流”等专项行动为抓手,依托“情报、指挥、勤务、舆情”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和网上网下一体化合成作战警务机制,充分整合警力资源,持续优化打击策略,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严厉打击黑灰产犯罪,从人员、工具、设备、账号、资金流向等各个环节斩断犯罪产业链条。(三)坚持防范为先,持续严密反诈体系。根据发案形势特点变化,以联席办名义联合市委宣传部、法院、检察院、教育、市场监管、人民银行河源市中心支行、市三大电信基础运营商等成员单位推动我市源头防控、末端防范、机制联动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加强技术反制,进一步提升涉诈信息封停和拦截能力,持续优化规范资金止付、查询、冻结机制,提升资金拦截质效。加强宣传防范,推动全市各级成员单位扎实开展“守护钱袋子,建功新时代”宣传专项行动,成立反诈义警宣传队,结合“无诈社区”创建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反诈宣传活动,切实形成群防群治、人人参与、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加强预警劝阻,市局反诈中心7×24小时运作,通过点面结合强化精准预警,根据紧急程度开展上门见面、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防止群众被骗,劝阻工作对压降电诈警情取得明显效果。今年以来,全市成功阻止近千起电诈案件发生,共预警劝阻高危潜在受骗群众超38万名,见面劝阻超1万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冻结涉诈资金3340万元,及时返还群众被骗资金233万元。(四)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整治明显改观。在行业治理方面,以联席办名义先后约谈相关商业银行、基础电信运营商,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措施,深化重点行业监管,强化防范治理,开展清理整顿,堵住监管漏洞。在重点人员管控方面,市联席办名义发提醒函至重点县区主要领导,对涉诈重点人员较多镇街进行通报,进一步压实党政部门主体责任做好滞留境外人员的劝返逼投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共劝返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57人,机场、口岸、边境拦截31人。
四、今年以来,我们经常能看到交警部门在晚上查处酒驾醉驾等违法行为,是不是我们公安交警部门在打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上比往年更严厉了?
答:我市公安交警部门严格按照公安部、省厅和市公安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夏季整治百日行动,加强与交通、救援等兄弟部门的联勤联动,强化与特警、派出所等警种部门的联合作战,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信息手段,大力开展夏季酒醉驾集中整治、夏季公路易肇事易肇祸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农村交通安全大宣传大警示大教育、摩电骑乘人员安全文明行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涉车违法犯罪整治统一夜查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查各类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持续营造严查严管高压态势。截至8月底,全市共查处酒驾醉驾违法3066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市委林涛书记在“与群众面对面”活动中指出“公安交警部门要严厉打击‘飙车’‘炸街’等扰民交通违法”,交警支队立即反应,根据飙车违法行为的特点和规律,科学调整勤务,运用包围、蹲点、堵截的执法手段,迅速行动,抓获了实施“飙车”“炸街”违法行为人员46人次。
五、近年来,交警部门在服务群众方面有什么样的新举措?
答:一是积极探索推进“一件事”主题集成办理改革工作,2021年6月以来,交警支队根据按照工作部署,根据省公安厅下发《关于持续深化公安万博ManBetX网页版登录 “一件事”主题集成办理改革的通知》工作要求,我市车管部门目前已实现“驾驶证到期换证,申请准驾车型降级”主题集成办理项目,解决了群众需要同时预约两个业务类型分别办理的情况。项目实施后,群众只需预约“达到规定年龄换证”业务,即可同时合并期满、换证业务,实现一次办、一窗办的服务目标。二是全面加强车驾管工作,推进机动车登记业务下放,将便民社会代办机构延伸到县级车管所;分类制定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工作细则,实现对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分类、分级管理;持续扩大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业务范围,全力提升销售企业快捷代办机动车登记工作,实现4S店全覆盖,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先后共开展141次“摩托车送考下乡”、16次“摩托车登记注册下乡”等便民活动,共为12余万名群众取得驾驶证、为4330辆摩托车完成注册登记。
六、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最新发布的机动车检验有关措施?
答:机动车检验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日,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工作的意见》,部署深化车检制度改革。其中广大群众最关注的应该就是调整优化了检验周期,进一步优化调整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9座含9座以下,面包车除外)、摩托车检验周期。对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3次(第6年、第8年、第10年)调整为检验2次(第6年、第10年),并将原15年以后每半年检验1次,调整为每年检验1次;对摩托车,将原10年内上线检验5次(第6年至第10年每年上线检验1次)调整为检验2次(第6年、第10年),10年以后每年检验1次。此次调整后,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摩托车在10年内,只需要在第6年、第10年到检验机构上线检验,期间每两年申领一次检验标志;超过10年的,每年上线检验1次。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需要了解的,可以在微信搜索河源交警公众号,我们在公众号中会及时推送有关信息。
七、“粤居码”在加强实有人口登记管理方面发挥什么作用?
答:“粤居码”是在粤实有人口的身份证明、居住信息权威的电子凭证,推广应用“粤居码”是深化基础信息采集应用,完善实有人口登记管理,推动市域治理的重要举措。“粤居码”持码人通过使用手机实现“一键领码、扫码登记、持码查询、亮码服务”,可享受免证办理政府事务,今年6月1日起,属流动人口的“粤居码”持码人可“零材料,零跑腿”办理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居住地址被设为常住地,经屋主审核后,通过个人亮码使用记录校验属真实居住的,在183天后对具备申领电子居住证条件的用户通过“粤居码”自动推送申领消息,本人完成领取后生成电子居住证。接下来,我局将结合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加大对“粤居码”的宣传推广力度,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切实提高群众对“粤居码”的知晓率和使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