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7日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和中国人寿河源分公司上线
上线领导名单
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叶国柱
理赔中心/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徐琛
个人非车保险部副经理沈静媛
中国人寿河源分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王俏
运营服务部经理助理黄正平
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上线提纲
一、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培育“五大产业”、实施“七大行动”,请问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在落实“融湾”“融深”战略、配合政府中心工作上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答: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切实提高保险服务能力、不断深化保险改革创新、推进保险风险防范化解,深入推进服务乡村振兴、智慧交通、大众健康、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社会治理“六大战略服务”,助力稳经济促消费、稳就业保民生、企业纾困解难及提升新市民保险保障水平,更加彰显金融央企的高度和温度。
2021年公司保费收入10亿元,是河源唯一一个保费规模跨越十亿元大关的保险公司。今年1—8月,保费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5.21%,市场份额58%;提供风险保障2.9万亿元,保障能力同比提升34.51%;支付赔款4.95亿元,同比增长22.6%,服务地方新发展格局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宏观经济不太景气,不少企业经营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企业纾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出台企业纾困政策。一是对农业企业、种植大户提供延期缴纳保费服务,涉及14家/个企业、农户,涉及保费1440万元。二是为保费超10万元的工程险项目企业提供延期缴纳保费、保费分期、产品费率优惠、延长保险期限、扩大保险责任服务,涉及保费120万元。推出“金福保”中小微企业保险(餐饮业),保障餐饮企业52家,助力餐饮业发展。三是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法定传染病保险保障,开通理赔绿色通道服务,取消等待期、免赔额限制、提供预付赔款服务。四是为15家运输企业269台货运、客运车辆提供停驶延长保险期限的服务,延长1至3个月不等,涉及保费255万元。五是主动对接个体工商户租户,减免其租金,做到应减尽减。
二是护航实体经济发展。拓展产业园区、行业项目保险,积极支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赋能实体经济发展。加强与政府、银行的互动,积极探索“政银保”贷款保证保险,为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大力推广包括投标保证金、工程类履约、出口信用、关税在内的保证保险,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积极推广文化体育产业项目(图书馆)相关保险,助力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承保法人客户2042个,同比增长28%,支付赔款4842万元,同比增长125%,涵盖工程险、企财险、家财险、货运险、保证险、责任险、意外健康险。其中承保安责险197笔,服务企业164家,提供风险保障16.7亿元。承保工程险48笔,服务企业42家,提供风险保障26.5亿元。承保保证险988笔,服务企业390家。同时创新运用建筑工程履约保证保险替代建筑行业保证金约7亿元,为390家企业减轻资金沉淀压力。
二、当前,大量灵活就业人员等新市民群体的权益保障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请介绍一下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服务新市民群体方面有哪些保险产品?
答:公司积极开展“温暖工程”活动,聚焦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安居、教育培训、健康医疗、养老保障等领域的痛点难点,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服务。
聚焦新市民较为集中的行业,加强与工伤保险政策衔接,发展适合新市民职业特点的雇主险、意外险等业务。比如我们新推出了“守护新市民”保险方案,保障涵盖人身救助、家财保障,为流动人口、网约车司机、快递人员、家政人员等新市民聚集度高的群体提供综合保障,每人每户保障金额达26.6万。
积极保障农民工权益,2022年以来,承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99笔,为75家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1亿元,减少讨薪事件的发生。承保建筑工人意外保险119笔,为89家企业的施工人员提供每人11万至66万不等的保障;承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197笔,为164家企业的安全生产人员及第三者人员提供风险保障16.6亿元,切实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三、今年5至7月的持续性“龙舟水”对河源影响较大,请问人保财险河源分公司是如何应对大灾理赔的?
答:面对灾情,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大灾理赔应急预案,省、市、县公司三级联动,组织动员全市系统广大干部员工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及广大客户开展灾前防灾防损、灾中值守抢险、灾后快速理赔等系列工作,坚持防灾减损与大灾理赔并重,全力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查勘理赔工作。
一是特事特办,急速理赔。公司秉承应赔尽赔快赔原则,向受灾客户支付大灾理赔款9140.5万元,受益农户/企业超过2.03万户/个。其中巨灾保险赔付6540.3万元,农业保险支付赔款1700万元,农房保险支付赔款738万元,有力支持灾后重建复产工作。此外,车险方面,大灾涉水车险报案213件,其中市区95件、各县区118件,赔付金额152.13万元。工程险方面,为10家企业赔付180万元。
二是抽调精干,边查边赔。抽调精干力量110名,组建55支理赔突击队奔赴灾区,累计投入时间30天、车辆55台参与查勘理赔,40多名党员冲锋在抢险救灾的最前线。理赔突击队员走村入户,做到现场资料一次性收集、赔付比例一次性确定、理赔款一次性到账,以最快速度帮助受灾群众建家园。
三是预付赔款,支持复产。为加快赔付进度,让受灾农户更快地获得全额补偿款用于复工复产,尽最大努力保护农民种养殖生产积极性,公司改变以往灾后等农户到收获期实际减产结果出来后再赔付的做法,按照省公司特大洪涝灾害农险理赔工作指引,结合主要农作物生长期和过往损失参考从高直接确定赔付标准。如6月24日对重灾地区连平县组预付保险赔款600万元。
四是科技赋能,空地一体。通过“粤农保APP+卫星遥感+无人机”三大技术互补应用方式,快速核定农险受损面积。大灾期间调配4台无人机,并向总公司申请卫星遥感,对连平县上坪、内莞等乡镇进行持续飞行查勘,累计飞行面积50多平方公里,查勘受损作物超过8000亩。同时配合地面人员入户调查并结合农业专家的指导意见快速确定种植户受灾面积和损失程度,极大提升理赔科技含量和效率。
中国人寿河源分公司上线提纲
一、请问中国人寿河源分公司在助推乡村振兴方面,有什么创新举措?
答:实施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中国人寿河源分公司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持续落实“绿丝带”行动计划,积极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加大对帮扶地区的支持力度,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寿品牌。
“绿丝带”行动以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坚持中国人寿企业特色与振兴点特色相结合,落地 “1+5”行动,20项支持举措,即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开展“一村一品”、“智慧党建”、“艺术回山”、“远程问诊”、“服务延伸”5个具体行动。遵循“抓两头、促中间”,推动共同富裕总思路,为村支部书记、致富带头人、村医村教解难题。今年4月我司与市乡村振兴局签订《保险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协议》,双方加强联动,建立“防返贫”、“驻镇帮镇扶村干部”等保险保障体系,为全市2101名特殊帮扶对象捐赠“防返贫”意外保险,提供风险保额8110万元;此外,为化解驻镇帮镇扶村干部后顾之忧,我司为610名驻镇帮镇扶村干部捐赠意外伤害及住院医疗综合保险,提供风险保额超1.3亿元,让工作队员“安下心、稳住心”。
同时,河源国寿为市民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携手妇联依托“她健康·粤幸福”活动,为全市妇女赠送两癌保险;与市卫健局共同推进“银龄安康”行动进乡村,提升老人意外保险保障;扩大农户计生险覆盖面,实现人群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保齐保全保足”,一张保单保全家。
二、中国人寿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老年人、女性、独生家庭、退伍军人等群体,推出了非常多政策性的普惠金融保险项目。而其中,“银铃安康行动”更是国寿的品牌项目,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吗?
答:长期以来,中国人寿作为国有企业,始终坚持为民情怀,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保险需求,近三年累计约为161万客户提供超6800亿元风险保障、财富管理等服务,覆盖全市56%常住人口。我们也开展了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险项目,为全市老年人、妇女、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风险保障,截止到今年7月底,老龄保险覆盖约35万名老年人,女性保险覆盖约8.1万名女性,计生保险覆盖约12.8万计生家庭成员,学生保险覆盖超15万人,合计提供保险保障超900亿元。
“银龄安康行动”是由省卫生健康委、省老龄办牵头推动,在全省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推广的活动。我公司从2014年起联合市老龄办在全市实施“银铃安康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