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结果的感知度和认受度,将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我市通过开展网络调查的方式,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本次问卷调查重点围绕教育服务、健康服务、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等民生领域,设置40个客观选择题、2个开放性问题,共回收有效问卷171份。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总体情况
171个调研样本中,42.7%的人对“十三五”以来河源市经济发展的评价较好。表明大部分公众对于“十三五”以来河源市的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
表1公众对河源市经济发展状况的总体评价
很好 |
比较好 |
一般 |
不太好 |
很不好 |
8.8% |
33.9% |
36.8% |
15.2% |
5.3% |
(二)分项指标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设置了16项与公众切身利益最直接、最密切的指标。调研结果显示,公众对河源城市治理和公共安全两方面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交通建设和社会保障服务。表明“十三五”以来,我市扎实做好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公众的在以上民生领域的改善感受较为深刻。
图116个指标满意度得分
把16项指标细化到各个具体方面,有针对性地了解公众在每个方面最为满意的领域。
表216项满意度指标的调查结果
序号 |
指标 |
最满意选项 |
得分 |
需加强选项 |
得分 |
1 |
城市治理 |
城市人居环境改善 |
48.0% |
公共法律服务 |
11.7% |
2 |
公共安全 |
交通安全监督 |
46.2% |
食品药品安全监督 |
18.1% |
3 |
交通建设 |
交通设施建设 |
49.7% |
停车设施建设 |
14.6% |
4 |
社会保障服务 |
社会保险 |
63.7% |
住房保障服务 |
15.2% |
5 |
教育服务 |
基础教育资源供给 |
53.8% |
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 |
12.3% |
6 |
医疗服务 |
医保体系建设 |
48.5% |
分级诊疗制度 |
4.7% |
7 |
文化建设 |
文明城市建设 |
48.5% |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
4.7% |
8 |
城市功能建设 |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
49.7% |
实施“西优”工程 |
3.5% |
9 |
信息化建设 |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54.4% |
“三网融合”推进情况 |
21.6% |
10 |
就业服务 |
就业机会增加 |
40.4% |
就业援助 |
7.6% |
11 |
法治建设 |
普法宣传 |
56.1% |
民主立法 |
10.5% |
12 |
创新驱动发展 |
创新企业培育 |
44.4% |
科技金融发展 |
21.1% |
13 |
体制改革 |
“证照分离”改革 |
28.1% |
国资国企改革 |
7.6% |
14 |
产业转型升级 |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
53.2% |
做大做强资源型传统产业 |
11.7% |
15 |
农村建设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39.2% |
现代农业建设 |
9.4% |
16 |
生态环境治理 |
绿化环境治理 |
62.0% |
土地资源利用 |
12.9% |
二、调查结论总结
一是我市在强化城市治理、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提高社会保障、夯实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让公众切身感受到明显的改善变化。二是相对于城市治理、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法治建设、创新驱动、体制改革等方面与公众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三是“十三五”后半期需加大对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努力提高公众满意度。
三、意见与建议
公众对于河源市“十三五”规划后半期的实施主要提出以下四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一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完善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加快补齐卫生人才短板,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的服务能力。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住宅小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重视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三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水平。深入研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战略,规划建设可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和人民需求的交通公路网络。深入推进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培育“低碳交通、绿色出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文化。四是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依法惩治“村霸”恶势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原征集调查内容://www.e8883.com/zmhd/zjdc/zjdc/content/post_30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