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源县农村电商典型经验做法
近年来,东源县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完善功能支撑,全县农村电商呈现出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趋势。
一、立足资源优势,优化电商服务环境
东源县位于我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气候温和,森林覆盖率达74.37%,是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滋养出大批本地优质农产品,上莞仙湖茶、康禾茶、蓝口礤头茶、霸王花米排粉、“望郎回”板栗、绿纯客家娘酒、黄田米酒、灵芝、五指毛桃、蜂蜜等农特优产品享誉省内外。为更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水平,东源县建成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涵盖网商主体孵化、人才培育等功能。2020年,全县开展产销对接、电商培训等活动106场次,参与人数达4159人次,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企业线上销售农产品成效显著。同时,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为重点,加强网上开店技巧、运营提升、电商直播带货等技能提升,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依托电商平台,打造农产品直播基地
东源县积极与大型电商平台合作,构建“政府+平台+企业”联动协作机制,联合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和鲜农哥、农品穗、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东源产品电商直播活动,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同时依托特色农副产品资源,在各大平台开设特产馆、旗舰店,促进东源特色产品销售。为挖掘电商直播在营销方面的巨大潜力,东源县积极打造东源农产品直播基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疫情期间,东源县上莞镇的果农面临桔子滞销的局面,东源县政府与德翔等相关电商企业合作,组织鲜农哥和农品穗等开展直播助农活动,通过现场直播、线上销售等方式全力帮助果农销售桔子,首日销量就达2万斤。
三、变站长为团长,提供电商增值服务
东源县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为核心,构建东源电商农特产馆小程序及京东馆、站长采购小程序信息平台,将所有镇村电商服务站站长纳入团长范畴,以县域社区电商模式实现全网连接,保证农产品流通信息顺畅及共享。通过鼓励销售与适当利润分配,将东源产品在县域内及所有站长的亲朋范围内进行推广销售,为站长提供更多利润增长点,为农业产业增加新价值。2021年5月以来,东源电商农特产馆小程序及京东馆、站长采购小程序信息平台累计销售额已经近30万元。
四、释放助农效应,带动群众致富
东源县利用互联网平台,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快速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户脱贫奔康,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发展。骆湖镇江坑村的刘某曾是一名癌症患者,在获知东源县创建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情况后,毅然从广州返回村里,投身于销售家乡农产品。黄村镇三洞村刘某是一名残疾青年,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在网上卖起腐竹、山楂等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足以养活一个家庭。农村电商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县域冷链物流、包装印刷等产业链的共同发展,解决大量社会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电商产业链从业人数逾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其中,直接从事电商业务超过5000人,从事农产品分选包装、快递物流、冷链仓储等电商相关行业逾3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