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农业农村局> 政务公开
《河源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解读
发布日期:2023-02-03 09:20:54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2022年11月21日,《河源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河府〔2022〕77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现就《规划》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新发展格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进传统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精细农业、精美农村、精勤农民转变。2021年8月2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力争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阶段性重大进展,加快跟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有力推动城乡和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牢固,农业现代化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展望 2035年,全省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编制《规划》是全面落实《广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系统谋划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河源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征求意见情况

  市农业农村局征求了各县(区)政府和市相关单位意见,并在政府信息网公示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意见17条。经研究,采纳16条、不予采纳1条。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未收到任何意见反馈。

三、主要内容

  该《规划》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河源农业农村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部署重大任务、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是指导全市各县(区)全面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一)制定发展目标。《规划》,在对标上层规划的基础上,围绕河源市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3个方面,科学、合理的设置了“十四五”末的目标值,共20项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5项,预期性指标15项。

(二)构建发展新格局。按照省“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布局和河源定位,结合河源农业发展优势、资源禀赋和农业发展政策导向,构建“一核一带三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完善“2+6+X”的农业产业体系。坚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优化河源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打造独具生态、客家文化特色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形成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体制机制。

(三)明确重点任务。《规划》从加快精细农业发展、精美乡村建设、精勤农民培养、助力脱贫地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方面谋划了重点任务,对部分重点任务设置了专栏,进一步作了量化。特别对打造灯塔盆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平台,进行了专门表述。

 (四)梳理重点项目。《规划》明确在“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18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8.62亿元。为促进重点项目实施,《规划》要求各县(区)政府定期研究和调研督导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并将规划落实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畴,及时开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分析,加强分析研判,确保规划有序推进和任务落实。

 四、保障措施

 (一)实施跟踪评估。各县(区)政府定期研究和调研督导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

(二)开展绩效考核。加强规划实施监督落实,将规划落实情况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畴,重点考核规划重要指标实现、重要任务、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落实等情况,及时开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评估分析,加强分析研判,确保规划有序推进。

五、解读方式

  解读材料主要以文字形式进行。


原文链接网址://www.e8883.com/bmjy/hysnyncj/tzgg/content/post_526424.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