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集约 > 河源市农业农村局 > 农业农村动态
河源农业科研成果华航香银针在汕头市盐碱地种植试验取得成功
发布日期:2024-12-19 17:13:29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 默认】  分享


  在我国积极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向盐碱地要粮食的大背景下,12月13日,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简称耐盐碱水稻国创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对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兆华种业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丝苗米水稻品种“华航香银针”(粤审稻20220081)在汕头市潮阳区盐碱地百亩示范片进行现场测产。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陈坤朝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郑殿峰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谢振文教授,汕头市农科所高级农艺师廖学群共5位专家组成测产验收专家组。本次测产验收旨在全面、精准地评估该品种在盐碱稻区的实际表现,为其后续推广应用提供坚实依据。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广东兆华种业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领导及专家参加测产验收会。

测产现场

  专家组按照水稻品种实收测产要求,在对百亩示范方进行整体考察的基础上,随机抽取3块田,采用收割机进行收割脱粒,当场装袋称重计产、丈量面积,称重后每块田称取3公斤鲜稻谷样本测定杂质率和水分含量,最终计算出稻谷实际产量。根据取样3块田实收测产结果,100亩示范方折合标准产量为平均亩产501.98 公斤干谷。与此同时,专家组对示范种植田块进行了pH值检测及含盐量测定。经过多轮多点采样,最终得出种植田块 pH 平均值为 9.2,平均含盐量为 0.8%,具有较高的盐碱胁迫度。

华航香银针在汕头潮阳区盐碱地生长表现

  专家现场考察水稻长势

 


  专家组调查种植田块盐碱度

  经过现场测产及考察,专家组认为,华航香银针在较高盐碱胁迫的情况下,田间表现青枝蜡秆、分蘖较强、结实率高,表现出对盐碱胁迫较强的抵抗力;同时,在沿海地区病虫害高发的情况下,华航香银针田间发病轻微,具有较好的抗病虫性;在米质上,该品种粒型细长,外观晶莹剔透,蒸煮后米饭香味浓郁,口感软糯。专家组认为,该航天水稻品种在耐盐碱性、抗病性等抗逆性能方面表现突出,产量及品质显著优于当地品种,建议进一步在盐碱稻区大力示范推广“华航香银针”,为广东沿海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粮食增产做出更大的贡献。下一步,耐盐碱水稻国创中心将联合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兆华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加大对该品种的推广力度,持续跟踪其在不同盐碱稻区的种植表现,不断完善配套种植技术,为广东沿海盐碱地综合开发提供科技支撑。

   近年来河源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浓香型水稻品种华航香银针在全省主要稻作区全面开花,并得到各地丝苗米产业主体一致认可。通过推广水稻新品种华航香银针,不仅能够提升稻米品质、提高产量与效益,还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农业协同发展,从而实现水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水稻品种更新换代贡献河源力量。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