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广东省即将进入“龙舟水”防御关键期。据预测,今年我省“龙舟水”总体略偏重,全省平均雨量350毫米左右(常年325.2毫米),初步判断有5场大范围降水过程(5月19日-20日、5月25日-27日、5月29日-6月1日、6月8日-12日、6月16日-18日),灾害风险高,须严密防范。对于农作物生产方面的防范原则是:一是安全生产。树牢安全生产意识,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土壤状况以及农业设施结构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农业防灾复产;二是关注天气变化。农技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并通过多种方式广而告之,让种植主体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三是及时抢收。对有上市价值的成熟农产品要及时抢收上市,以降低灾后损失,保障市场供应;四是强化田管。做好清沟排水、大棚管护、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五是恢复生产。安排好茬口,因地制宜开展补种、改种,尽快恢复生产。具体防范措施如下:
一 水稻
(一)预防工作
及时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做好工作预案,提前检修水泵,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储备充足防涝抗涝物资。
(二)及时排涝
1、要全面疏通排灌沟渠,强化田间开沟排水,确保雨后能迅速排掉田间渍水,减轻渍涝危害。
2、受涝稻田在退水时,要随退水捞去漂浮物,苗尖露出时,可随退水方向泼水洗苗、扶苗,冲洗叶片上的泥浆,以恢复叶片正常生长,提高光合作用。
(三)补施穗粒肥
水稻大部分处于幼穗分化期,叶片恢复生理机能后,及时补施穗粒肥,淹没时间短,禾苗受害轻的,施肥量可少些,反之,施肥量适当多些。
(四)及时改种
对已冲毁无法恢复的稻田,及时清表整地,改种生育期短作物,弥补灾害损失。
(五)防治病虫
密切注意病虫测报信息,水稻受涝后,由于叶片损伤,感病的几率增加,要特别注意细菌性病害和迁飞性害虫的防治。在施药防治病虫害时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确保我省稻米品质提升和质量安全。
二 玉米
(一)及时排涝,松土散墒。龙舟水期间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在强降雨前要提早疏通断头沟,开挖排水渠、备好排水设备。强降雨后及时疏通沟渠,尽早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因泡水时间过长造成根系活力下降。等天气好转地面稍微晾干后,要抓紧时间中耕松土,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利于排湿散墒,减轻渍涝对玉米根系功能的影响,使玉米植株尽快恢复正常生长。
(二)因情施策,处理倒伏。
1、对于倒伏较轻(茎与地面夹角大于45度)的玉米,一般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
2、对于倒伏严重,特别是匍匐的玉米,应及时进行人工扶直,并在根部培土。开花授粉后倒伏的玉米可扎把,扎把时尽量把果穗扎到绳子上方,利于果穗正常授粉。
3、对于茎折断的玉米,要尽快把折断植株清除出田间,改善玉米田通风透光条件。清理完折断、病残玉米植株后,可撒施石灰或喷洒药剂以防病害传播。
(三)绿色防控,防病防虫。龙舟水期间田间湿度大,需重点防治青枯病、茎基腐病、软腐病等细菌性根部病害,以及玉米螟、黏虫、草地贪夜蛾等虫害。
(四)科学补肥,保障光合。积水排净后,结合培土追施肥料,根据叶色适当增减肥量,氮磷钾结合,避免偏施氮肥。
三 大豆
(一)对受涝地块,采用机械排水和挖沟排水等措施,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防止沤根。
(二)针对当前大豆未封垄,待机械能进地时及时中耕松土,破除板结,同时培土防倒。若淹水时间较长,大部分大豆植株已死亡,则应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及时改种适当的作物,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三)受淹地块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之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要及时追施氮肥补充营养,促进大豆恢复生长。
(四)大豆受涝时,根腐病、溃疡病、炭疽病等病害可能加重发生。坚持预防为主、病虫兼治的原则科学选用药剂,切实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控。重点防治斜纹夜蛾、高隆象和锈病等。在病虫防治过程中,可与叶面肥、调节剂同时喷施,“一喷多促”实现防病、防虫、减灾、提质、增产的效果。
四 花生
(一)花生田块雨涝后,及时抢排田间积水。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疏通沟渠、挖排水沟和机械排水等措施,尽快排出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减少积水时间。
(二)及时清理水淹致死的植株与杂物,若农田淹水时间较长、大部分植株已死亡,则应根据当时当地气候条件,及时改种适当的作物,以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三)及时增施速效肥。水淹造成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加上根系受损导致吸收能力衰弱。等到积水褪去,田间能进人时,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叶面喷施微量元素肥,以恢复植株生长和稳定产量。
(四)防治病虫害。涝灾过后,田间湿度大,此时花生生长衰弱,抗逆性降低,适于多种病虫害发生,要及时预防和防治。及时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喷施2-3次,以防治花生锈病、叶斑病、棉铃虫以及其它病虫害。棉铃虫可用阿维菌素、甲维盐等药剂,叶斑病可用三唑酮、多菌灵等。
五 甘薯
(一)及时清沟排水,防止因积水和渍害导致甘薯植株死亡。
(二)受雨水冲刷,甘薯块茎根系裸露出表面或是表土流失,需及时中耕培垄,特别是繁苗基地要加强管理。
(三)控制徒长。薯田受涝后,土壤通透性变差,地上部茎叶更易徒长,可结合实际情况喷施调节剂。
(四)综合防治病虫害。甘薯受淹后高湿环境易受到甘薯根腐病、甘薯黑斑病、甘薯茎线虫病等多种病虫危害,需要结合实际发病情况及时防治。
六 荔枝
(一)及时抢收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果实;
(二)及时排干积水,降低果园地下水位,减少果树受渍时间;
(三)做好果园清园措施,将掉果、裂果、残枝、败叶等清除出果园,减少病虫源;
(四)转晴及时进行修剪,对断裂的枝杆进行回缩修剪;
(五)转晴后及时培土,暴晒情况下应作喷水处理,以免裂果;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主要是荔枝蒂蛀虫和霜疫霉病、炭疽病,可轮换选择要抓住蒂蛀虫成虫高峰期和霜疫霉病发病初期进行施药,同时兼治蝽蟓。
七 龙眼
(一)及时采收。可采收的果品要及时采收,减少损失。
(二)砂包捆绑加固。植株较小者每株采用三袋砂包推放于主干三边;对挂果多的枝应及时捆绑加固。
(三)对果实未成熟的龙眼树,可以采取支撑方式加固固定结果枝条。对于低洼地,要做好排水和防涝。
(四)暴雨过后,一是要及时清理果园,将断枝落叶落果清理干净,并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二是加强对未成熟龙眼园的日常管理,防止病害发生;三是新龙眼园和树冠歪斜的小树,可在土壤松软时进行扶正;四是落叶严重的果树,要及时追肥,促进新梢生长。
八 柑橘
及时做好果园的排水工作,同时必须加强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一)及时排水
及时挖通和恢复果园排水系统,尽快排清果园积水,减少果树受浸泡时间。排水后及时清除果园淤泥。
(二)保树及修剪
及时扶正冲倒、冲歪的橘树,设支架支撑扶正、固定树干,以免造成对树体根系二次损伤;受浸泡严重的果园,出现枝叶失水、退绿甚至干枯现象,需进行及时修剪,减少蒸发。
(三)病虫害防控
暴雨后病害重点防控炭疽病、溃疡病,虫害注意防控红蜘蛛、蚜虫和粉虱等。砂糖橘、贡柑等品种重点防控炭疽病,沃柑、茂谷柑等柑橘品种重点防控溃疡病。
(四)叶面补充营养
浸泡后柑橘根系受损,吸肥能力弱,不宜立即通过田间土壤施肥方式补充肥料。
(五)其他
果园土壤浅翻松土,改善土壤透气性,再根施水溶性肥料,如海藻类、黄腐酸钾类水溶肥,加快树势恢复。
九 香蕉
(一)立支柱护蕉。单竹竿直插立支柱是香蕉防风效果最好的技术,未竖杆防蕉的蕉园,要及时立支柱防蕉。
(二)疏通排水沟,降低蕉园地下水位,防止沤根烂根现象;
(三)加强清园管理,及时割除干枯坏死的叶片;
(四)及时进行培土防止蕉头裸露,尤其是根系已经暴露的应覆土盖好;
(五)抢晴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碧绿青等叶面肥;待连续晴2~3天后可浇施根多壮、海藻素等根系促进剂;
(六)喷药预防病虫为害。暴雨过后,蕉园全面喷施阿米西达等药剂防叶斑病、黑星病等;浸水时间长的,退水后蕉头处要喷些防疫病、纹枯病等的药,防止烂头。
十 茶叶
(一)修复茶园梯地。受山洪经流冲刷沟坎、坍塌和毁坏的坡地、茶行、工作道等及时填土修复,加固。
(二)排除淤积、积水。茶园土壤积水影响茶根有氧呼吸和生长,对茶树危害很大,甚至会导致茶树死亡。根据积水情况开沟排水;同时清理水灾遗留的杂物,防止病虫害滋生和影响茶园田间劳作。
(三)清洗枝叶。茶树茎叶沾满污泥,光合作用受影响,必须清洗枝叶。一是自然淋洗;二是采取喷雾器人工喷洗。
(四)浅耕松土。天晴两天时,既应进行浅耕,辅助锄草、培蔸、松土等措施,锄地必须及时,要求在雨停后一个星期内完成。
(五)追肥管理。每亩施用复合肥5-10kg,结合浅耕措施施用。
(六)固定植株。对茶树根部周边有松土现象的,将茶树扶植回原位,用泥土重新固定,淋水。
(七)防治病虫害。对于损伤折断的茶树枝条叶片,及时剪除并清理出茶园,防止引发病害。
十一 蔬菜
(一)关注天气,提早预防,及时抢收。适宜采收的蔬菜及时抢收。
(二)疏通沟渠。及时疏通排水沟渠,保证排水畅通,防止暴雨淹没田块。清理沟渠,排除积水,对于地势低洼、自行排水困难的田块,要用抽水工具排水,尽量减少受淹时间。
(三)及时进行灾后蔬菜管理。对淹没时间短的蔬菜进行洗苗、清淤,对倒伏的菜苗进行清洗扶正,摘去死烂枝叶,增强叶片的光合效能。同时,及时进行中耕松土,防止因积水时间太长导致沤根和土传病害;加强蔬菜的培肥管理,采用根部施肥结合根外追肥的办法,使菜苗尽快恢复生长。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清除病死枯枝,叶面稍干爽时立即喷施广谱性杀菌剂,减轻病害发生。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受淹后土壤易板结,且肥料流失较大,退水后天气放晴时尽快松土,并追施薄肥,恢复植株生长。
(五)及时清沟整地。要及时疏通已受损地块的排水沟,迅速排除田间积水,修补完善排灌设施。
(六)绝收田块及时补种。退水后及时翻耕晾晒土壤,可使用多菌灵、百菌清、二氧化氯、敌磺钠等消毒杀菌产品处理后精细整地,为后茬生产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