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农村动态
2023版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
发布日期:2023-09-07 09:51:13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据农业君了解到,受“海葵”残余云系的强降水影响,9月6日8时到7日8时,我市龙川南部、东源东部、紫金东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其余地区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全市平均雨量为50.3毫米,50~100毫米的有76站、100毫米以上的有16站,紫金瓦溪录得最大小时雨强40.8毫米,紫金龙窝录得最大降雨量145.1毫米。

  最新天气预报

  预计,今天白天到夜间,受“海葵”残余环流影响,我市仍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8日有中到大雨,过程累积雨量40~70毫米、局部12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9日起雨势减弱。

  前期已出现强降雨,土壤含水量高,且今明两天强降雨持续,需重点做好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防御工作。

  具体预报如下:

  今天白天到夜间,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气温22~28℃;

  8日,中到大雨,气温23~28℃;

  9-10日,多云,有雷阵雨,气温25~31℃。

  暴雨来了

  要怎么办

  一起来看看

  农业农村部提出的

  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

  1.积极采取防灾措施

  密切关注天气信息,多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组织养殖户对养殖场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采取疏通排洪沟、加固和提高防逃设施、加固渔业生产用房等相关措施。

  ◆ 池塘和水库养殖要注意天气和水位变化,必要时采取加高堤坝、设置围网等措施,防止因洪水漫堤造成损失。

  ◆ 大棚养殖要做好配套设施、棚架等加固。

  ◆ 网箱养殖要采取加固绳索和网箱框架等措施,及时清理浮游物,预防网箱被冲走、冲垮。

  ◆ 同时,指导养殖场(户)贮备一定量的饲料、消毒药品及发电机、抽水机等应急物资,积极做好应对不良天气准备。

  2.强化灾后养殖生产管理

  受灾地区养殖户要及时检查养殖设施,修补更换损 坏的设备设施。一是要尽快修复电力、道路、水渠和房屋等基础设施,确保道路畅通并恢复供电。二是要抢修损毁的池埂、拦鱼设施、进排水系统、渔业机械等。三是及时封堵和加固被冲毁的池埂、堤坝、进排水口等设施,防止再次溃口或者被冲毁造成进一步损失。

  ◆ 对于池塘养殖,查清塘内存留的养殖水产品,及时调整池塘内的养殖密度。发生养殖水产品决堤外逃的池塘,应及时补放苗种,苗种无法补放的,要及时调整养殖品种。同时注意做好水质调控,增氧机要按照“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雨天半夜开”的规律使用,并进行科学精准饲喂。

  ◆ 对于网箱养殖,检查网箱内存留的养殖水产品,若损失较多,应考虑并箱或将剩余的养殖水产品分散到其它网箱内继续养殖;受伤的养殖水产品应按规格种类集中在不同的网箱中统一治疗管理,以降低养殖风险。

  3.做好死亡水生动物无害化处理

  灾后养殖水域常出现大量死鱼及其他杂物,要及时打捞上岸,分类处理。对于打捞的死鱼尽快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焚烧等,其中以生石灰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较为常用,具体可参见行业标准《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SC/T 7015-2022)。同时注意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发生。

  4.抓好灾后病害防控工作

  灾后养殖水体中病原菌复杂繁多,为防止灾后水生动物病害暴发与传播,应对养殖水体进行及时消毒。灾后复产期间,特别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及养殖对象有无浮头、发病等现象,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同时,因暴雨后的养殖环境突变,易造成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反应,抗病能力降低,要做好科学投饲,提高鱼体免疫力。同时,加大水生动植物疾病测报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力度,一旦发现疫情,应通过规定程序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处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