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媚 曹杰 报道)近日,河源警方成功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为群众及时止损22万余元。
9月18日,群众邱女士将一面印有“反诈斗士好警察、雷霆出击追损失”的锦旗送到连平县公安局陂头派出所,感激陂头派出所民警的及时劝阻,使其免受诈骗分子的侵害,保护了辛辛苦苦挣得的“血汗钱”。据了解,邱女士接到自称“民警”的人员打电话给她,称她的银行账户涉嫌诈骗,建议她将存在银行的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来自证清白,否则轻者影响子女就业上学,严重将会被“逮捕”。当时邱女士吓坏了,急忙跑到银行那边办理转账业务,幸好银行职员发现异常,询问了邱女士情况并立刻向反诈中心报告,陂头派出所民警迅速赶来劝阻才使其认识到被骗,避免了损失。这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大家要注意了!
第一步:冒充公检法诈骗开场。
自称公安局民警,告知受害人由于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钱、诈骗等违法犯罪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第二步:电话转接至“警方”。
电话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第三步:“通缉令”“警官证”齐上阵。
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让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第四步:诱骗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
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数转走。
河源警方提示:
1.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邮政”等客服人员,以您“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帮您转接“公安机关”的,都是诈骗!
2.公检法机关是不设立“安全账户”“验资账户”的,任何要求把资金转账到指定账户(无论是自己名下的账户,还是对方提供的账户),都是诈骗!
3.谨慎使用“共享屏幕”功能,如有陌生人让你下载软件APP并要求开启“共享屏幕”功能,都是诈骗!
4.如发现被骗,第一时间拨打110或者96110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