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宇 张琪雅 报道)“一万块钱投资就有十个灸头给你,而且什么都不用做,线上一天就能得到分红,只要招募到人,就是‘躺赚’,你看,我每天最少有3.7万的收入......”一家艾灸养生馆业务员正在对顾客卖力的推销产品。这家艾灸养生馆藏匿在市区某居民楼的二楼,没有任何招牌,但是里面的用户却不少,大多是中老年人。
该养生馆负责人邝某(女,46岁,韶关市人)以“养生投资”为由引诱用户在“炙小白”微信小程序上消费999元获得个人VIP或消费9990元成为“合伙人”,同时鼓动“合伙人”不断发展下线,并号称企业将在两年内上市,用户投入越多,等级越高,上市得到的分红就越多。殊不知,这种“拉人头”模式已涉嫌传销。通过交纳固定额度的入会费或者购买一定金额的商品后获得发展下线资格,计酬方式按下线以及下线的下线发展数量进行提成,已形成了层级模式,这就是典型的“拉人头”模式。经源城公安调查,犯罪嫌疑人邝某已发展下线层级5级,共计500余人,涉案金额数百万元,受害人以中老年人居多。目前,犯罪嫌疑人邝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中老年朋友上当受骗呢?归根到底是缺乏防范知识和防范意识不强。由于对诈骗手段的不了解,导致受害群众在受到犯罪分子诈骗时,往往被蒙在鼓里看不清“庐山真面目”。
常见的养老集资诈骗类型?
请广大中老年朋友警惕以下养老集资诈骗类型:
NO.1:“养老服务”骗局
一些机构明显超过床位供给能力开展承诺服务,以办理“贵宾卡”“会员卡”“预付卡”“预交养老服务费用”等名义,以向会员收取高额会员费、保证金或者会员卡充值等形式非法集资。
NO.2:“养老项目”骗局
一些机构或企业打着投资、加盟、入股养生养老基地,以销售虚构的养老公寓或者以长期出租养老床位、销售养老公寓使用权等名义,通过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承诺高额利息、“私募基金”等形式非法集资。
NO.3:“老年产品”骗局
一些企业不具有销售商品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免费体检、免费旅游、赠送礼品、会议营销、养生讲座、专家义诊等方式欺骗、诱导老年群体,实施非法集资。
NO.4:“以房养老”骗局
一些企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通过召开推介会、社区宣传等方式,诱使老年人签订“借贷”或者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抵押房屋以获得出借资金,再将资金购买其“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等进行非法集资。
此外,不法分子多以子女不在身边为由,对空巢老年群体施以别有用心的照顾和关怀,在获得老人信任后,以多种手段对其实施诈骗。
如何预防养老集资诈骗?
请广大老年朋友要时刻警惕销售商品、提供服务、投资项目等商业活动中的非法集资行为,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拒绝高利诱惑,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做到“四看三思等一夜”。同时,子女应主动帮助老年人远离非法集资的陷阱,进行风险提示,识别诈骗套路,也要多关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多一些交流互动与温暖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