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村庄整治的示范片。
--农村改革的先行区。
--涉农维稳矛盾化解的试验区。
--促进农民增收的样板区。
--开展村风文明建设的模范区。
(二)目标任务
1、规划建设3-5个主体村。
2、示范片建设一年初见成效的实现目标:
(1)总体规划、村庄规划和民居设计完成。
(2)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示范片连线全部确定节点、景点建设项目和启动施工建设;村(巷)道硬底化、垃圾污水治理、美化绿化工程完成任务过半;垃圾整治、清运机制基本建立和运行;村庄村容村貌、环境卫生整治初见成效。
(3)特色建设初见端倪,民居外立面建设启动;古村落、特色民居、村史馆或农耕文化馆等完成规划设计,部分项目启动实施。
3、两年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的目标:示范片建设总体规划、村庄整治规划基本落到实处,示范片连线各项目基本建成;村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基本完成;村庄服务设施齐全,管理制度健全,村民收入增加,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充分展示示范引领作用。
(三)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2、连线成片,整体推进。
(1)注重“连点成片”
a.有起点标志。要求设计简单、有乡土气息和岭南文化内涵等特点的示范片区标志(提倡使用省民村民镇标识)。
b.注重串点成线。连线相关设施,如标识、画廊、驿站、景观点、绿道、广场等形成环路或线路。
c.弘扬传统特色。挖掘宣传连线的各种自然、人文、产业特色,丰富连线连片内涵。
(2)注重“片区”的要求
a.示范片建设内容必须覆盖所有自然村(所有自然村整治、“五个100%”)。
b .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尤其是完成每年20%自然村环境整治任务。
3、整合资源,集中投入。以政府投入为导向,整合各部门项目建设,引导其他社会力量投入。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当地实际,不搞千篇一律,探索各具特色的新农村示范建设新路子。
5、农民主体,共建共享。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做到建设依靠农民、建设成果由农民共享。
二、把握规划设计要求
编制规划。规划先行是基础工作。包括:一是总体规划(概念性、思路性),二是深度规划设计(具体实施用的节点项目设计图)。
注意把握三个原则:
--务实。规划要以客观环境相适应,注重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传统文化。
--乡味。规划建设要像农村,有乡土特色和气息。
--为民。规划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着力点和出发点。
重点:处理好规划招标走程序与加快推进工程建设的关系。
三、突出重点抓好村庄整治环境
(一)整治农村生活垃圾。
(二)整治农村生活污水。
(三)整治村庄畜禽污染。
(四)整治村庄乱搭乱建。
(五)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
四、抓好民生工程建设(五个100%)
(一)自然村之间道路及入户路硬底化率达100%;
(二)村村通过自来水率达100%;
(三)村庄垃圾、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100%;
(四)村民卫厕使用率达100%;
(五)主体村民居统一外立面改造达100%。
五、发展特色生态产业
(一)发展主导特色农业产业。
(二)结合实际发展乡村旅游业。
1、开发地域、传统、文化和自然的旅游资源;
2、建设徒步、攀登、观赏、垂钓等项目建设;
3、发展“农家乐”、民宿、客栈等食宿项目。
六、加强农村文化文明建设
(一)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培育营造文明风尚。
(三)建设文化体育设施。
(四)注重乡韵、乡愁的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