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龙川文物志》中的翰林石室配图。
河源客家文化公园内的韦昌明雕塑冯晓铭 摄
赵佗兴王之地——龙川城,向来重视文化教育。在龙川太守柳旦域内倡设学校,李翱知循州“咨访得失”的基础上,流风所及,龙川城终于孕育了东江中上游第一个进士——韦昌明。
循州数百年间,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唐代循州第一个进士出现之前的好几百年前,龙川县曾有几个有名的人物传说,都与霍山有关,其中与赵佗同一时期的一个人物,叫霍龙。
据《广东通志》记载,霍龙,字灵阳,先祖自吴入越,世居龙川。乾隆《龙川县志》承前人说法,记载霍龙“学宗周孔,循人之学,霍先之也”,是一个饱学之士,师法周朝学术及孔孟学说。循州民众的文化学术,由霍龙为先导。
霍龙在霍山一带讲过学,传播孔孟学说。但民众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成仙之举,各时期的《龙川县志》把他归入“仙释”一类人物。传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期间,天下兵荒马乱,霍龙避居于太乙仙岩,读书赏景。某日在山上遇一异人,获赠“金液还生丹”与“秘精黄白导引之术”,从此隐于山中修行仙术。某日下山,见山下生民为瘴气所苦,辗转呼号,便采药治病救人,去湿祛邪,散结解郁,又教他们避瘴之法,人们深感其德。霍龙在太乙仙岩附近羽化登仙后,人们因其姓而名其山,霍山的名字,从此流传开来,成广东七大名山之一。
东汉时,广信一带出现了著名的经学大师“三陈”——陈钦、陈元和陈坚祖孙三代,他们传承儒家正统观念,治《左氏春秋》,清代岭南三大家之一屈大均盛赞曰:粤处蛮荒,处古帝王都会最远,固声教所不能及者,“此其继往开来之功,诚吾粤人文之大宗”。
东汉末年,天下又乱,一批南下避乱的士人、手工业者、商贾再到岭南地区,如北海郡刘熙,往来南海、苍梧,有生徒数百人;东吴骑都尉、易学大家虞翻被孙权流放到番禺,在今广州光孝寺一带讲学,从者数百。“三陈”之后,出现了“四士”,此后又出现了番禺董正、杨孚,南海黄豪、王范等学者。按道光《广东通志·选举表》中记载,在汉朝的察举选官制度下,“察孝廉、举茂才”,整个广东省有17人被举荐录用,以番禺最多。
到了晋代,又有一个“仙释”人物与霍山、龙川结缘。葛洪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人物,是炼丹家、医药学家。他本来是官宦之后,亦曾受封为关内侯,自小研读儒家经典,也是时风使然,尤喜“神仙导养之法”,走上炼丹修道之路。
西晋太安元年(302年),葛洪的老师郑隐预知不久天下将有大乱,于是东投霍山(安徽同名之山),葛洪仍留在丹阳。第二年,葛洪镇压张昌、石冰扬州起义有功,被封伏波将军。但不幸遇上了“八王之乱”,北上不成,归家亦不成,他便应朋友之约到了岭南,与鲍姑成婚。316年,葛洪回到阔别多年的江南故乡。这时司马睿在南京称帝,建立了东晋,他以葛洪带兵打败石冰的功劳为理由,封他为“关内侯”。葛洪对做官已无兴趣,当他听到交趾有丰富的炼丹原料时,就请求到广西的勾漏为官,方便就近炼丹。《列仙传》里说到,晋代交趾二山俱属龙川地。就在这个时期,葛洪在霍山登仙岩作修炼。不久,葛洪前往离霍山不远的罗浮山上修道,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后尸解仙去。
隋唐时,俚帅杨世略占有粤东龙川(治所在今惠州)郡、义安(今潮州)郡,渠帅占粤西苍梧、高凉、珠崖3郡,南海邓文进占粤中、粤北。唐初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孝恭、李靖率军分多路征讨岭南,次年(622年)岭南平定,废郡复州,改龙川郡为循州总管府,领归善、河源、龙川、博罗、兴宁、海丰、安陆、石城。贞观元年废循州总管府,改属岭南道。
唐朝初、中期的河源、龙川境内,森林广袤,潮、循两地的人要是有捕到野象的,争着要吃象鼻,说是又肥又脆。那时人口自是不多,读书人更少,自隋大业三年(607年)开科取士以来,到晚唐穆宗时,200多年间,偌大的循州境内,都没出过一个进士。
尊儒兴学渐成风气
隋唐时的龙川,已经建了一些有较高难度的建筑,如东山寺,始建于隋大业七年(611年)。寺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面积500多平方米。寺内有洪钟、悬鼓,每日暮鼓晨钟,方圆十里可闻,龙川八景“东山暮鼓”说的即是该寺。宋景定年间宰相吴潜被贬龙川时,曾居于东山寺并创设三沙书院,与当地及周边士人讲学授道。东山寺毁于1960年。
唐开元三年(715年),龙川城内建起一座七层宝塔,后人唤之为老塔,又因吴潜曾居于塔下寺院而唤之为正相寺。塔高32.2米,七层,呈六角形。正相塔的始建年代之确定,和一个清朝当地人有关。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当地人徐灏偶然在塔下拾到一块坠砖,砖上印有“开元三年”四字,当地人又将此塔称为“开元塔”。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唐玄宗并不佞佛,开元初还曾下令佛教徒还俗,禁建新佛塔。也许佗城地处荒僻的岭南,禁令并未被很严格执行。佗城人认为,塔下正相寺,与塔同年建,亦建于开元三年。
老塔建起来后不久,循州范围内的第一座书院——白鹿书院,也建起来了。
这座白鹿书院,距公认的中国最早“官办”书院——由唐玄宗创立于开元五年(717年)的丽正书院(又名丽正修书院,725年改名为集贤书院)的创办,仅晚了20年。
这座书院的存在时间不知多久,后来曾被“豪民侵占”。在它的遗址上,龙川邑人建起了龙台寺,为龙川八景之一的“龙台晚眺”。站在龙台寺前,可见龙川城景,以及周围村落、自然景色,甚是怡人。
白鹿书院建成100年后,龙川诞生了循州第一个进士——韦昌明。
晚唐进士韦昌明其人
虽然自开埠以来,赵佗、霍龙、柳旦等人播送了中原学风,但循州学术土壤,尚属浅薄。深植于此土壤中的循州士人,有天资聪慧、学得其法的,开始报名参加考试。但直到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才有龙川韦昌明登进士及第。
我国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提出:“进士之科虽设于隋代,而其特见为重,以为全国人民出仕之唯一正途,实始于唐高宗。”唐朝第十三个皇帝唐穆宗即位时,科举制度已很完善。长庆四年,韦昌明进士及第,是东江子弟首位中进士之人。《龙川县志》将韦昌明称为循州(隋朝起龙川旧名)首位进士。终唐之世,广东共有38人进士及第,在今惠州地区,举进士第者仅3人;现今河源所辖地,唯韦昌明一人。
韦昌明中进士之前5年,韩愈已过了蓝关,到达潮州。
韦昌明,又作韦思明,龙川附城板塘村人,具体生卒年不详。他家世居龙川,先祖是从陕西一带迁来的,那时正是秦末,南越初定,龙川始设,从关中往岭南一带迁徙了很多居民过来,与当时的土著人杂居。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后人考证,即韦、官、任、赵四姓。
年轻的韦昌明一心向学,除了常在家里用功,还要到人迹罕至的山中专心苦读,板塘村一座50米高的沙质岩石山中部的一个岩洞就是他的读书、办学旧址。宋代循州刺史杨在尧曾在洞口上方刻字“翰林石室”4个楷书以作纪念(清阮元《广东通志》有载)。如今,该岩洞仍在,石刻剥蚀严重,细辨或仍可见刻文。1986年,翰林学士岩石石刻被列为龙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中进士后,韦昌明历官校书郎,转秘书监丞、御史,授翰林学士。
韦昌明考中进士时,是唐穆宗时期,已是中唐末期,唐代已过了最鼎盛的时候。穆宗在位仅4年即暴卒。长庆年间,河朔、徐州、汴州相继发生叛乱,唐朝“国威不振”,“天下延颈俟相度”。
在穆宗执政的最后一年里,秉性刚直的韦昌明看到朝廷上下风气不良,忧愤在胸。他不顾宰相李逢吉是个“性忌刻,险谲多端”的人,秉笔上书,责以协恭和衷(团结一致,和衷共济)之义。幸好李逢吉对他这个翰林学士并不忌惮,而且他这次上书又未对李逢吉造成什么影响,因而,李逢吉对韦昌明的逆耳忠言,也就不去追究,反倒显示他“宰相肚里能撑船”,对韦昌明表示了赞赏。
此后,韦昌明历官校书郎,转秘书监丞、御史,一直在京城做官,从未放过外任。他做事勤谨,未有大的官场起伏,晚年致仕回到家乡龙川。
惠州文章自昌明始
唐僖宗乾符五年(878年),年逾古稀的翰林学士韦昌明,致仕回到家乡。他每每散步时,都要经过那口南越王赵佗为龙川令时留下的古井。古井“周围二丈许,深五丈,虽当亢旱,万人汲之不竭”,为邑人所珍惜,时或重修,“由秦距今,八百七十余年矣,其迹如新。”此处引文,皆来自韦昌明的《越井记》,载《全唐文》。他还论述了龙川县治的重要位置:“南越王赵佗氏,昔令龙川时,建治于嶅湖之东,阻山带河,四面平旷……”赵佗之于龙川的功绩,韦昌明亦说得很明白:“则越之封,肇於春秋;而龙之壤,则启自越王佗也。”
这个越王井2200多年的历史,因为有了韦昌明“刊登”在《全唐文》上的记载,时间、地点,包括人物,便都明晰起来,为越王井留下了最有力的史料证据,为这个南越王赵佗时留下的古井作了详细周到的阐述。
文章里回顾了韦氏家族史:秦末略定南越,从陕中徙民至粤,使与土著杂居,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韦家传至韦昌明时,已三十五世了,“实与越井相终始”。证实了赵佗时代的徙民中,有一小部分至今(唐朝)定居在了龙川。
这篇《越井记》,后人在探究南越王赵佗在龙川乃至对岭南的影响时必定提及。广东文章始自赵佗《上高皇帝书》,惠州文章则始自韦昌明的这篇《越井记》。(《惠州文化教育源流》《惠州历史概述》等均持此论)
在《全唐诗话》中,记载了韦昌明的传说。番禺举子李汇征游历闽粤时,有一日到了循州,晚上遇雨,于是向村民求宿。有村民指着韦昌明家告诉他“可到那里求宿”。听说有客人来,韦昌明扶着木杖出来迎接,此时他已80多岁。韦昌明向李汇征自我介绍说:“我是乡野之人韦昌明。”
韦昌明多才,每与李生谈论,或诗或史,年轻的李汇征也是侃侃道来。
晚年的韦昌明,在翰林石室曾举办讲筵,与远近士人讲学论道,传播儒家文化,对龙川及周边邻县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后来有不少龙川读书人效仿韦昌明,青少年时代在翰林石室读书,年老致仕或“人学俱老”后在此教学,如宋代“东代尚书第一人”王汝砺、清代王辑孟等。王辑孟在此读书,“升恩贡,后复在此教书,卒年六十余。现屋宇崩塌无存,徒有岩石、芦苇供人凭吊已耳。”
民国时,龙川邑人刁临云“秋晚过板塘”,见到的韦昌明故乡景色是这样的:“自缘石栈溯江流,暮色苍茫到渡头。野屋叠山高矗矗,寒风送日晚修修。几行鹭绕双竹溪,三径人归一叶舟。”好一派江景。“我欲使寻唐学士,荒岩梅老渚烟秋。”表达了他对韦学士的追慕情怀。
前人的事迹,往往激励着后人。民国时,张镇江因事进了冤狱,“人忽追思韦翰林,秘书美职冠南金。陈言献赋资时宰,绝唱阳春孰嗣音?”以韦昌明不惧宰相李逢吉嚣张气焰,上书责以“协恭和衷”之义的事,来激励逆境中的自己。
今日的龙川,在佗城的考棚和南越王庙里,都置有韦昌明雕像。在河源客家文化公园,韦昌明亦有全身雕像一座,上有其事迹简述。
(转载 2022年07月10日 河源日报河源史志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