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地情研究
百越之民入华夏 中原衣冠传河源——河源建县前后人口变迁图谱
发布日期:2024-08-14 15:22:01 来源:本网 作者:凌丽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河源形胜极为壮丽,桂山西镇,龙江东抱,土原沃衍,据郡上游。



  连平出土的东汉牛拉车墓砖



  南齐疆域图,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河源建县。翻拍自南京六朝博物馆。

  在2000多年来的王朝更迭中,河源从百越定居地渐渐成为汉越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之一,到南朝时河源人口达到了建县程度。与此同时,河源地区的人口数量,也在历史的兴衰治乱中上下浮沉。

河源形胜壮丽堪称乐土

  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河源设县建城,辖区含今和平、连平、新丰、龙门、博罗等县部分或大部分地区,均为古龙川旧地。

  清初以后,河源县不再析土置县,管辖范围包括今源城、东源县区域。1951年,观音阁镇、友助乡从河源县划给博罗县,原博罗之埔前划给河源管辖。1953年,原河源县属平陵镇划给龙门县。1957年,新丰县的锡场、半江地区划归河源县。此后至1988年河源建市前,河源地界基本没有变化:以县城为中心,东至70公里外的黄村镇,与龙川县属鹤市镇和五华县属长布镇交界;西至35公里外的新回龙,和龙门县属平陵镇毗邻;南至20公里外的埔前镇,同博罗县属石坝接壤;北至60公里外的船塘镇、三河乡,与和平县属礼士乡、公白乡相连。东南60公里外的康禾镇、久社乡,与紫金县属黄花乡、黄塘镇交界;西南10公里外的桂山林场,与博罗县属黄山洞隔山相望;东北65公里外的柳城镇,与龙川县属佗城为邻;西北80公里外的锡场镇、半江乡,与新丰县属马头镇、大席镇以山水为界。

  河源建城之前,人烟稀少。源城区至今仍流传着一句俗话:“先有曹古莫,后有河源城”,是说河源建城之前,就已有曹、古、莫等姓氏在此居住。今东源县双江镇桥头圩,民间也有一句古话:“先有桥头圩,后有河源城。”但河源建城最先是在上城,后为避盗扰迁至下城,明朝万历年间为避水患又迁回上城。

  原河源县的地势,北高南低,东西宽,南北窄,东西两侧多为崇山峻岭,南北多为低山丘陵,岭谷相间。东江流向为自县东北向西南,县境被分为河东、河西、新丰江库区三大块。东北向西南走向为缺牙山脉,自柳城上洞起,西南至桂山止,将全县割成两大半,西南面为灯塔盆地,东南面地形地貌复杂。全县面积分布比例,可谓是“八山一水一分田”。

  乾隆《河源县志》对河源的形势描写并赞美道:“河源形胜极为壮丽,桂山西镇,龙江东抱,土原沃衍,据郡上游。语其四塞,则丰江上流高山险峻之域,有长宁、连平当其隘;槎江上流高山险峻之域,有和平、龙川塞其冲。两江至县治合流而下,与永安、博罗、归善相互连接,去海数百里。”若有草寇作乱,有负此天险的忧患,但自连平、长宁、永安建县之后,县内晏然,堪称乐土。

  这样的地势,使得河源相对封闭,而在天下动荡之时,这样的地势又成了天然屏障,隔绝了中原烽火,吸引了一些南迁的望族、士民落居。

秦汉时期,“中县之民”渐居河源

  秦辟南海郡、建龙川县后,在之后的王朝更迭中,战乱不断、十室九空。有时战乱能持续几十上百年,影响数代人。时常发生的灾荒,也使人们生活难以为继。为苟全性命、延续后昆于乱世,中原士族、中下层人士陆续向南迁徙,“衣冠南渡”,很大一部分人经东江出赣徙粤,分居各地,而河源,亦是他们南下驻足的一个好地方,与当地越人各族融合。

  秦代最早移民龙川的,当属跟随赵佗的部分士卒。据唐代韦昌明《越井记》记载:“又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历三十五代矣,实与越井相终始。”韦昌明自云,自家祖上是从“陕中”迁来龙川的。据查,陕为春秋时的晋地,战国属魏,属中原地区。

  据新编《龙川县志》载,这“中县之民四家”,为赵、韦、官、任四姓。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东研究,秦末在移民实边过程中,有一定数量的北方人口来到粤东北地区。两汉之际及东汉末年,中原地区战乱连年,北方人口大规模向南方各地迁移,岭南地区此时也接纳了相当数量的北方移民,故其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他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推算,东汉中期粤东北境内人口不下十万之众。

  在连平县上坪镇出土的一块东汉印花人物车马像墓砖,清晰可见一匹马拉着圆轱辘的车,前后各有一人手持工具在旁。该墓砖反映了东汉年间连平一带人们生产生活场景,表明彼时当地农业生产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南越国被灭,南越改设九郡。此后,中原地区因灾荒、战乱以及王朝政策更迭等原因,诸多北方族群持续长时期南迁。但直到唐代,东江流域的人口仍然稀少,唐刘恂曾有“潮、循多野象”(《岭表异录》)的记载。在南越国时期,野象曾被进贡到汉廷。直到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潮州还有野象。

南朝烟雨中,百越融入华夏

  龙川建县后六七百年过去,在现今河源市所辖区域,人口在慢慢增长(谭其骧等学者认为粤东北一带唐以前以俚人为主,尚有众多其他百越族人),农业生产也能够保障人们的生活,这一带地区有了建县的可能。

  大概经过帝国官员的考察,今源城区上城街道一带,是这一片区域的人口重心,于是,在南朝齐时,河源得以建县。但首任县令是谁,史书上并无记载。

  南朝时期,在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4个王朝。其中,宋文帝刘义隆在位30年间,江南经济社会得到较大发展。公元479年,掌握宋禁军大权的萧道成夺权篡位,改国号为齐,史称南齐。南齐政权不稳,22年间换了7位皇帝。公元502年,萧道成族弟萧衍篡位,改国号为梁。公元589年,隋灭陈,南朝结束。

  这些政权争夺,与远在岭南的河源人并没有多大关系,但在南朝期间,长江流域和整个江南的经济都得到较快发展,粤东北包括古龙川地区也因此颇得惠泽,人口与社会经济都得到了发展,到了南齐时,粤东北境内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增至13个:博罗、龙川、新丰(析龙川置)、河源(析龙川置)、罗阳(析博罗置)、海丰、兴宁、怀安、欣乐、齐昌(析兴宁置,即后来的长乐)、陆安(析怀安置,后属龙川)、义招(即今大埔)、程乡(今梅县)。

  王东认为,南齐时粤东北县级行政建制骤然增加到13个,一方面说明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和人口密度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区域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开发速度的加快。结合彼时当地人口和经济发展状况,可见原先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土著居民,经过长期的汉化以后,陆续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同时,在永嘉之乱以后,北方人口第一次南迁高潮中有一定数量的北方移民进入粤东北地区。

  东江、韩江流域中,东江流域得到的开发更早,因其有军事上的重要地位。王东认为,秦代粤东北地区,其人口地理布局主要集中在东江流域中上游地区。粤东北境内的开发,其人口动力一方面来源于永嘉之乱以后的北方人口南迁,另一方面则来源于早期土著居民的汉化。

  到南朝时期,粤东北人口激增,从隋代粤东北地区的政区沿革中也可窥见一斑,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实行郡县二级制,全国仅存190郡1255县,但粤东北地区却由原来的一个郡(义安郡)增加到两个,新增了龙川郡(领十县)。但从南朝开始,粤东北人口密集区从原来的东江上游地区,转移到韩江流域和东南沿海一带。(王东《那方山水那方人·客家源流新说》)

  生活在古龙川、古河源等地区的百越民族里的俚、僚等,到南朝时仍旧活跃。南朝梁时,吴兴东迁入胡铄,随章昭达南下平定欧阳纥后,不久出任广州东江督护。其兄胡颖,曾出番禺,征讨俚洞,曾任广州西江督护,并南征交趾。(《陈书·列传·卷六》)唐高宗、武后时期,曾发生所谓“蛮獠啸乱”,有关文件直陈“岭南为獠蛮之薮”。永隆二年(公元681年)“盗起,攻南海边鄙”,朝廷令岭南道的循州司马高琔率兵平叛。直到宋代,龙川仍“人多蛮獠”。(《广东通志·卷九十三》)畲族则大致在隋唐后从长沙、武陵等地南下。畲族彼时称瑶(古作“猺”,有歧视义)。

  虽然东江流域的开发历史很长,但中上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在唐代,东江流域和韩江流域所在的循、潮二州,和海南诸州同被列人口最稀一级,每平方公里不到1户。

  宋代以后,东江上游地区人口密度仍然较小,但在慢慢增加。北宋靖康之难后,金灭北宋的十年以及金人统治中原的数十年间,为避祸,中原汉人持续南逃,大部分到了闽、赣、粤地区。明初人口降至极低,大抵因元朝及元末明初的战乱所致。清朝康乾年间,由于取消了部分丁口税,又出台了新垦田地不加赋税的优惠政策,人口开始快速增长。宋代以前的河源县有多少人,康熙年间修的《河源县志》也阙而未载。

元代以来的河源人口变迁

  元朝时,河源县有3530户13540人。元末,黄河泛滥,天下动荡,改朝换代的战火蔓延至河源,河源县率众起事者有李满林、曹文昌、黄彬等人。河源人口大为减少。

  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河源县城共有1195户5628人,约为元末的四成。这一年,河源县知县邓文张上书朝廷核准除荒田粮米5974石,使农民得以安其业,外流者复业安居。

  明永乐、嘉靖年间,河源休养生息,人口也慢慢地多了起来,但是,人口也未恢复到元末的数量。万历二十八年,河源户数2747户,人口7065人。

  虽然河源县人口在缓慢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迁徙到河源的人都在此定居。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不少河源人迁居四川。民间《简阳县志》载,清代移居简阳(今四川简阳)的移民有261支,其中龙川9支、和平6支、归善(惠阳)和河源各3支,连平2支,永安(紫金)1支。雍正年间,广东地方官员肇罗道杨锡绂在《奉委查办入川人民事宜条禀》里提到,“去年清查入川人民,只有长乐、兴宁、镇平(蕉岭)、平远、龙川、河源、连平、永安、和平等县……一县之中,至少亦必千人。”明清时,亦有部分河源人远迁东南亚。

  清康熙元年,邻县博罗给河源拨来795丁口(凡男子自十六至六十岁称丁,妇女称口,合称丁口),充实河源缴税(丁银)的人口。(同治《河源县志》)清代,在雍正初年推行“摊丁入亩”措施之前,男丁需交纳丁银及承担徭役;女口则除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省需交纳一定数量的食盐税外,一般免纳丁银和免服徭役。

  清代县志中,没有记载老幼人口数量,壮丁及妇女人口,在乾隆年间,河源县共有男子2944人,妇女2681人,总共5625人。如加上当时老幼数量,人口数量也是远远不及元末。

  清乾隆十七年后,清政府全面取消男女丁口税,并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凡新开荒地不加田赋税,河源人口激增。至宣统元年(1909年),全县总人口急剧上升到10万人之多。

  抗战时期,珠三角等地难民大量流入河源县境内,到1949年底,河源县人口达271401人,和清宣统元年相比,增加了17万人,38年间平均每年增加4474人。(2000年《河源县志》)

  1962年,河源县登记总人口352031人。(《源城文史资料》第六辑)河源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10年源城区的人口数量为464847人。10年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源城区常住人口70.36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238760人,增加人口数在河源市中排第1位。


(转载 2022年5月22日 河源日报河源史志栏目)

转存图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