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地情研究
让阮啸仙的革命本色 与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发布日期:2018-09-06 00:00:00 来源:本网 作者:凌丽 敖海冲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5日下午,“纪念阮啸仙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市会议中心举行。本报记者 肖斌 摄
  在阮啸仙120周年诞辰之际,北京、江西、山东、湖北、福建、湖南及我省的广州、东莞、惠州、揭阳、韶关等各地的20多位红色革命理论专家,在市会议中心济济一堂,对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领袖、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阮啸仙的生平事迹与思想精神进行了研讨,使阮啸仙的形象逐渐立体而丰满起来,让阮啸仙的革命本色与红色精神代代相传。研讨会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王涛主持。
  本报撷取5日下午举行的“纪念阮啸仙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的专家发言,立体“解码”这位出生于东源县义合镇下屯村的革命先驱。
◎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原副主任、研究员李蓉
  阮啸仙对中国革命有重大贡献
  通常提到阮啸仙,都认为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第一任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人民审计制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但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参加中共六大、领导南方游击战等方面,同样也作出过巨大贡献。
  阮啸仙在学生时代开始投身爱国学潮,领导进步学生运动,1922年起领导工人运动,成为工人运动组织者;与此同时,他参与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从1924年起,阮啸仙投身农民运动,积极筹办以国民党名义开办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并兼任教员,参与筹备领导召开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推动农民运动发展;大革命失败后,阮啸仙在广州坚持秘密斗争,引导发动仁化暴动等;中共六大结束后,他身体力行,支援各地红军发展,推进各地革命斗争,在军事实践上作出了贡献。他初创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的审计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工作奠基人。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中央革命根据地财政的发展和经济秩序的建立,对于中国共产党积累局部执政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正是由于这多方面的贡献,才铸就了阮啸仙非凡、伟大的人生,使他成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中央党史研究室原研究员王新生
  阮啸仙是中央苏区审计工作的奠基者
  1934年2月,阮啸仙被任命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后,狠抓审计队伍建设,拟定审计条例,使中央苏区的审计工作走上正轨。在阮啸仙领导下,中央审计委员会积极对中央政府各部、粤赣省、国家企业、瑞金和一些群众团体的预算、会计、财政收支状况,进行了密集的突击审计,并对中央苏区的节省运动进行审查监督。在中央苏区的财政经济监督和反腐败中,审计工作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中央审计委员会提供的审计数据,对于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决策和重要政策的制定,起到了重要的依据作用。
  阮啸仙上任伊始,狠抓审计队伍建设,根据赋予的权力,他选任了中央审计委员会的职员,尤其重视担任具体审计工作审核员的挑选。他认为,审计工作人员必须出身贫苦,具有财务会计知识,能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有吃苦耐劳精神。他还亲自拟定《审计条例》,制定“六不准”工作纪律,使审计工作走上正轨。
  阮啸仙发挥了审计在保障财政政策执行和反贪污、反浪费的利剑作用,提出财政预算存在的问题,纠正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乱象,堵塞收支漏洞;严查贪污腐败分子并将他们绳之以法。
  当时,国民党一方面对中央苏区进行 “围剿”,一方面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阮啸仙检查中央苏区节省运动情况,推动节省运动开展,支援反“围剿”战争,最大化地减少了节省款项被贪污、浪费、挪用甚至丢失情况发生,从而保证了节省款项用于支援前线红军作战。
  因此可以说,阮啸仙是中央苏区审计工作的奠基者。

◎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原副巡视员、研究员侯月祥
  阮啸仙烈士的革命精神要永远传承
  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广东早期革命运动的著名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和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一起,为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中国革命运动。他在短暂而丰富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那崇高情操和高贵品质,是共产党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价值追求,成为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辉榜样,是青年一代成长进步的楷模。
  阮啸仙的革命生涯,一直在党旗指引下,风雨兼程,任劳任怨,带病战斗,冲锋陷阵,奋勇向前,经受住了战争年代复杂环境的严酷考验和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洗礼,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是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战士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具有中国共产党人许多超常的优秀品质。他具有宽广的胸怀,年轻时代就关心政治,忧国忧民,确立起无产阶级世界观,关注民族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他把党的利益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上,时刻听从党召唤,党叫干啥就干啥,高度负责,全力以赴。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他都把一切献给党,包括青春与生命、家庭与爱情。
  阮啸仙壮烈牺牲虽然已经83年了,但他的精神永存。青年一代应当学习阮啸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的无私精神与崇高品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革命崇高理想,以为国奉献的精神、为革命献身的劲头,继续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研究员、吉安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耿艳鹏
  阮啸仙的军事思想值得重视
  阮啸仙是中共党内最早树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的人之一。阮啸仙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除了大家熟知的他在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审计工作等方面的贡献,其实他对无产阶级革命武装斗争和军事工作也有不少卓越的见解和实践,这可以说是他的军事思想,过去却不大为人注意,更不要说予以应有的评价,很是可惜。
  阮啸仙是中共党内最早认识军事意义的其中一人。1922年春,阮啸仙在《青年周刊》第2期发表《社会主义与军人》一文,转引马克思的“枪械在劳动者之手”的话,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军队的重要性,他提出要在旧军队民团中做工作,一是挖其墙脚,二是从中培养共产党自己的军事人才,并将军事人才吸收到党团组织中,发挥他们的特殊作用。
  在农民运动中,阮啸仙要求建立农民自卫军,提出要勇抓枪杆子,并在负责广州农讲所第3期时加大了对农运骨干的军事培训力度,以更好地打击封建反动势力,推动乡村革命。
  在粤北领导的仁化暴动和反击敌人进攻的系列斗争中,阮啸仙提出党要对军队加强领导指挥、军队要将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并且要密切群众关系,农军间要互相配合协同作战,坚持乡村游击战进行武装割据等军事思想。从他在党的六大发言中,可以看出他对军事斗争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陈永红
  阮啸仙是“审计肃贪能手”
  阮啸仙是我党早期党员,在建党前就加入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之一,是大革命时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红色政权建立后,又是审计工作奠基人,为开创苏维埃的审计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立身清正,疾恶如仇,不贪名利,为政清廉,以清贫自守和对党忠诚,成就了他短暂而辉煌的革命生涯,在我党反腐倡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从严治党历程中具有独特地位,对当前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有着重要的引领和借鉴意义。
  中央审计委员会在阮啸仙的领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审计肃贪工作,从而使中央和各级政府在执行财经制度以及政府机关作风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在反贪污腐化和反浪费斗争中,不正之风很快得到遏制。中央苏区军民因此而交口称赞苏维埃政府是“空前廉洁的政府”,阮啸仙被誉为“苏区经济卫士”、“审计肃贪能手”。
  阮啸仙革命的一生树立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形象,成为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探究阮啸仙能够在不同时期抵御腐败的冲击,对于当代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阮啸仙以自己的忠诚和智慧,创建了人民审计制度,他审计肃贪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莫岳云
  阮啸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的结合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早期青年运动和农民运动的先驱,阮啸仙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突出贡献。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阮啸仙受到了很大鼓舞,积极投身革命运动,开始从新的角度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由一个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的爱国青年逐渐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领导青年运动时,阮啸仙在广大农民群众和工人队伍中建立团组织,并进行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广东青年运动和工农运动的开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阮啸仙与彭湃、周其鉴、黄学增被称为“广东农民运动四大领袖”。作为广东农民运动领袖之一,阮啸仙在领导农民运动的过程中,注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运用。阮啸仙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有效路径,先后发表了《青年自觉》《“五一”运动史略》《广东农民运动之现势》《中国农民运动》《全国农民运动形势及其在国民革命的地位》等一系列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社会和革命具体实际,并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广东的青年运动、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既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又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群众运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湖北省荆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段纪明
  阮啸仙对“农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贡献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对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阮啸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大革命时期在领导工人运动、青年运动中,认识到农村农民在国民革命中的重要性,以主要精力领导农民革命运动,并且重视农民武装组织——农民自卫军的建立。他在农村领导农民运动的实践经验和论述,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形成,作出了一定贡献。
  阮啸仙是最早认识到农村农民对国民革命重要性的共产党人之一。1923年10月,阮啸仙在领导学生运动、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农民占中国人口80%以上,中国国民革命若不让农民参加,则革命断不能成功。自此,阮啸仙和青年团广东区委把工作重点从学生运动逐渐转移到工农运动上来。为培养农民运动干部,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组织农民运动讲习所,名义上是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主办的,但实际上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在促进广东农民运动高涨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阮啸仙是最早认识武装斗争对国民革命重要性的共产党人之一,认为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深入农村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这些武装成为保护农民运动的坚强力量。
  阮啸仙在广东领导农村农民运动,建立农民革命武装的经验,对毛泽东关于建立工农革命武装,实行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开展红色武装割据,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是有一定影响的。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戴春平
  传承阮啸仙精神要与建设“两个河源”做到有机统一
  社会的发展需要精神动力,建设“两个河源”亦如是。阮啸仙的精神主要体现在他的革命精神、先锋精神、农运精神、无畏精神、卫士精神、牺牲精神、勤奋精神上。作为欠发达地区,河源在建设“两个河源”进程中任务重、难度大,根据河源发展的实际,弘扬和发挥阮啸仙精神推动“两个河源”建设,有利于促进建设现代河源和生态河源目标的实现。
  阮啸仙精神是大革命时期遗留的宝贵精神,时至今日仍然值得弘扬和发挥这种精神。建设“两个河源”是当前河源社会经济的发展战略,指引着河源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阮啸仙精神与建设“两个河源”虽属不同年代的产物,但有着不可分割的因缘,两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阮啸仙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革命家,在其身上闪耀着宝贵的精神品质。就阮啸仙精神的当代价值发挥而言,建设“两个河源”必须用阮啸仙的革命精神落实建设“两个河源”的事业、用阮啸仙的先锋精神拉动建设“两个河源”的车头、用阮啸仙的农运精神着力推动建设生态河源的战略、用阮啸仙的无畏精神排除建设“两个河源”的困难、用阮啸仙的卫士精神确保建设“两个河源”健康发展、用阮啸仙的牺牲精神努力建设“两个河源”。

 ◎江西省赣州市中央苏区研究中心主任、苏区精神研究所所长陈安
  阮啸仙为巩固和保卫中央苏区作出了重要贡献
  阮啸仙在中央苏区战斗、工作、生活了近一年半时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1933年冬至1934年1月为第一阶段,1934年2月至1934年9月为第二阶段,1934年10月至1935年3月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阮啸仙在许多工作上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在调查研究、审计工作、经济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留下了许多宝贵精神财富,为巩固和保卫中央苏区以及浴血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阮啸仙在中央苏区的革命实践,对中国革命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开拓性的艰辛探索,为探索和形成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阮啸仙在中央苏区十分注重调查研究,经常深入农村,与广大群众谈心交朋友,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正是通过调查研究,阮啸仙领导的审计工作有针对性、有重点,从而加强了财政纪律,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为遏制腐败现象发生,加强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阮啸仙主持审计工作期间,提出审计工作要依法进行、审计工作要走群众路线、审计工作要靠舆论监督,在许多工作上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与实践。阮啸仙在中央苏区的革命实践虽然只有短短的近一年半时间,但是,他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宝贵思想。

◎福建龙岩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原院长、教授张佑周
  阮啸仙革命角色多次转换,革命本色坚韧卓绝
  从先觉先知、传播马克思主义,到开展“青运”“农运”,再到视死如归,领导武装革命的阮啸仙革命角色经过多次转换,充分展现了他坚韧卓绝的革命本色和奋斗牺牲的献身精神。
  阮啸仙是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就加入共产主义小组的中共第一批党员。他从一个怀着“实业救国”梦想的有志青年,在大革命前沿广州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熏陶之后,先觉先知,迅速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成为青年运动的领导者,实现了第一次角色转换。其后,由于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开办,来自东江客家农村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有幸成为教员,并与毛泽东、彭湃等成为同事,阮啸仙再次实现了角色转换,由“青运”转换到“农运”。当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阮啸仙遭到国民党通缉,便在粤北仁化县领导农民武装暴动,再次实现了角色转换,由革命理论家转变为革命实践者,为毛泽东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提供了依据。党的“六大”之后,阮啸仙被调往党中央和外省工作,1933年进入中央苏区,担任过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很快又担任赣南省委书记和军区政委,成为地方党政军一把手,完成了他多次角色转换。

(转载 2018年9月6日 河源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