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红色紫金”故事 擦亮苏区红色品牌
紫金县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全国最早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最早开展农民运动、最早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最早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区之一,至今仍保存有许多革命史迹,尤以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多。近日,记者就如何擦亮苏区红色品牌,专访了紫金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黄海波。
记者(下称“记”):紫金县现存51处革命史迹有几种类别?
黄海波(下称“黄”):据普查,全县共有革命史迹51处(主要分布在苏区镇和县城)。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遗)址33个,革命人物故居5个,烈士墓4个,纪念设施13个;被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处,市级(含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3处,县级(含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7处,包括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其中市级文保单位3处)。
记:近年来紫金县对革命史迹采取了怎样的保护措施?
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少旧(遗)址亟需加强保护修缮并开发利用。近年来,紫金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县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实施意见》,2009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约2000万元,对革命旧(遗)址、纪念设施和烈士、革命名人故居进行修缮保护,有效保护了革命旧(遗)址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011年,紫金县重点对苏区镇20处、县城2处革命旧(遗)址及纪念建筑进行修缮,并对苏区镇部分革命旧(遗)址及纪念建筑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
记:紫金县革命史迹丰厚,接下来还有怎样的开发、利用计划?
黄:当前,紫金面临着中央和省市对革命文化继承及革命旧(遗)址保护利用日益重视的历史机遇,紫金县将结合中央赋予海陆紫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的扶持政策,做好紫金县革命旧(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
首先计划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其次,要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旧(遗)址的保护力度,按照“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工作思路,对现存的、要开发的革命史迹旧址,要做好维护和修缮工作;对已经损坏、被拆毁的重要革命史迹旧址,进行必要的抢救重修重建;对损坏情况比较严重的革命旧(遗)址,要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三是打造红色苏区特色小镇。四是完善纪念场馆的布展提升工作,今、明两年,重点抓好苏区镇革命斗争史展馆、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屋)、海陆紫苏维埃政府旧址、红二师师部旧址、红十一军四十九团团部旧址的布展提升等工作。五是建设一个红色主题公园,拟在紫金县城城东千家寨公园南侧建设一个紫金县“四·二六”武装暴动纪念园,已列入2018年县重点项目规划和县人大议案。纪念园总占地面积200亩。建设工程包括革命文化宣传长廊、雕像、“四·二六”武装暴动纪念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心、烈士纪念碑及其它配套设施。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六是宣传推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利用紫金红色历史资源,结合紫金良好的生态环境,把生态园区和红色景点景区串连起来,让革命旧址活化起来。七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讲好“红色紫金”故事,发动文艺工作者创作各种文艺作品,编写一套《红色紫金》乡土教材,对一些学校拟以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如琴西中学(在县城)、一强中学或小学(在南岭)、耀田中学或小学(在古竹)、乃宏小学(在县城),以宣扬他们的革命业绩,启迪后人。
记:苏区是紫金县最著名的红色史迹地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强苏区的建设与革命旧(遗)址的建设,取得了怎样的社会效益?
黄:2011年,紫金县重点对苏区镇20处、县城2处革命旧(遗)址及纪念建筑进行修缮,并对苏区镇部分革命旧(遗)址及纪念建筑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同年,该遗址群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苏区革命旧(遗)址群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和红色旅游景区。每逢“清明”、“七一”、“十一”前后,县内外组织到苏区镇参观学习的人不断增加,几年来接待参观学习人员达10多万人次。
紫金县将不断加强对革命老区苏区镇的建设,除把苏区打造成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外,还把原海陆紫惠(炮子)革命根据地作为一个区域性旅游目的地来开发,利用古驿道开发户外徒步行、生态观光道等线路。经旅游等部门研究,采取一日游、两日游方式,增设停车场、打造红色文化主题饭店、特产街,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制作明信片、导游图资料进行广泛宣传,让人们看到紫金的红色历史底蕴和优美生态环境。
(转载 2018年5月16日 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