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红色革命旧(遗)址再现红色往事 激发爱国热情
在龙川县确认的46个红色革命旧(遗)址中,最负盛名的是福建会馆与闽粤赣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已被公布为各类教育基地,其中福建会馆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闽粤赣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些旧址以实景、实物、图文并茂形式,再现当年红色往事,激发民众与中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教育基地的作用。
福建会馆:
他们从这里走向抗战大后方
福建会馆始建于清初,为旅居龙川的福建王姓商人投资兴建。该会馆三进院落式布局,宽15米,深38米,建筑面积570平方米。
这里曾是彭湃与陈炯明部下谈判营救农会干部的旧址,又是第二次东征时选举龙川县长的旧址,更是震惊中外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的指挥部之一;1949年6月2日,龙川县人民政府在这里挂牌成立。
福建会馆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1923年春至1925年秋,著名农民运动领袖之一彭湃,曾住在福建会馆,以此为根据地,大力宣传革命思想。1925年秋,反动军阀陈炯明辖下的海丰县县长逮捕了当地多位农会干部。在福建会馆,彭湃与何长工、林务农等人同陈炯明的部下进行谈判,最后把农会干部营救了出来。
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第一次东征,4月攻克老隆。1925年10月,广州国民政府举行第二次东征,第三纵队6000多人在程潜的率领下向老隆进发,10月下旬攻克老隆,时任龙川县县长逃跑。当月27日上午,程潜在福建会馆召集龙川各界开会,选举临时县长,黄麟书得票最多,当选为龙川县县长。
福建会馆还是震惊中外的“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指挥部之一。1941年底,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于日军之手。滞留在香港的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共800多人处境极其危险。周恩来指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廖承志、连贯等人,不惜代价组织营救。老隆是至关重要的联络点和转运站,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负责人之一的连贯当时就住在福建会馆,精心安排指挥民主和文化进步人士的大转移行动。
在党的领导下,何香凝、茅盾、邹韬奋等共300余人,穿过日寇的重重封锁线,乘船沿东江逆流北上,平安转移到中转站——龙川县老隆镇,并被安排在福建会馆附近的“义孚行”和“侨兴行”等店铺里,随后分批被安全转移到大后方。著名文学家茅盾曾称“香港文化名人大营救”为“抗日以来最伟大的抢救”。
2010年,福建会馆被定为第三批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被评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曾联结中央苏区
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的创建,是五华、兴宁、龙川三县党组织践行毛泽东关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走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具体表现,是继1927年11月成立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后,又一个新生的联县苏维埃政权,全境面积约1900多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是东江革命根据地通往中央苏区的必经要道,它的发展与巩固,直接关联着中央苏区的发展,它的诞生,对中央苏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龙川县廻龙镇大塘肚村116号,建筑面积184平方米。
89年前,也就是1929年1月,为配合毛泽东、朱德率领的江西井冈山红四军主力分兵闽粤赣边扩展,建立革命根据地,东江特委巡视员刘琴西,在叶卓、罗屏汉等人陪同下,多次勘察回龙大塘肚的地形,认为其四面环山,林深草密,群众基础好,于是把大塘肚作为五(华)兴(宁)龙(川)根据地的中心基地。
当年3月初,在刘琴西具体指导下,五华、兴宁、龙川三县工农代表大会在大塘肚长塘面召开,出席会议代表80余人。大会通过了成立闽粤赣边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的决定,选举曾不凡为主席,潘火昌为副主席,罗屏汉等为常务委员。为了保卫苏维埃红色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罗屏汉等先后组建了五兴龙游击大队、东江红军独立营、东江游击大队、寻乌独立团等地方红军武装,使之成为打击敌人、保卫五兴龙苏区的主要武装力量。
1930年8月,中央苏区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秘书长古柏到大塘肚根据地检查工作,受邀向30多名干部学员作重要讲话。
在土地革命时期,五兴龙苏区建立了完善的红色地下交通网,为中央苏区提供后勤物资援助。整个五兴龙辖区地下交通站有五六十处,纵横1000多里,把分割的根据地、游击区与中央苏区联结起来。
这条地下交通线影响深远,很多同志通过这条地下交通线进入中央苏区,尤其是在中央苏区被封锁时期,五兴龙党组织在龙川县城、东江重镇贝岭、兴龙物资集散地渡田河和赤石渡等地,以开设店铺为掩护,收购中央苏区急需的各种军用品和日用品,秘密运往中央苏区腹地。据统计,整个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龙川贝岭几乎每天有百十担食盐分四路从细坳、和平等处运往赣南,为中央苏区运送食盐不下3000吨,呈现出“十万挑夫上赣南”的盛况。
2011年,龙川县将闽粤赣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按照原貌恢复的原则进行修缮,图文并茂地再现了革命先辈在龙川指导革命的实景以及苏区干部的革命情怀。该旧址先后被任命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2015年2月,闽粤赣边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被命名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转载 2018年5月4日 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