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地情研究
让革命遗址成为精神财富
发布日期:2018-03-15 00:00:0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和平县是革命老区,早在大革命时期的1925年冬,周恩来主政东江公署,刘哑佛任县政府总务科长(秘书)时,革命思想就开始了传播。次年春,受海陆丰农民运动的影响,“新和平青年团”成立,并成立工会、农会。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和平县地方组织继续扩大九连山革命根据地,发展人民武装和建立人民政权,1949年5月和平解放。火红的革命年代,为和平县遗留下了众多的红色革命旧(遗)址,有一部分保存至今,并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

  记者(下称“记”):和平县现有多少红色革命旧(遗)址?保存状况如何?
  陈添发(下称“陈”):和平县经确认并公布的红色革命旧(遗)址共42个。目前旧址保存状况良好的有11个,较好的8个,一般的12个,8个较差,3个完全损毁。
  记:和平县目前被定为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遗址有哪些?
  陈:“和平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5年被定为和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定为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经广东省政府批准,为第二批全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四联中学革命烈士纪念碑”于2001年被定为和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1年上半年,市、和平县两级政府批拨专款,分别对“中共和平县第一个支部旧址——热水东华小学”“中共九连工(地)委旧址”“连和县人民政府旧址”“中共和东县委驻地旧址”进行了修缮,并以珍贵的历史图片、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以及部分实物,通过展览的方式,供民众参观。上述4个旧址,均被市委、市政府批准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源市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基地”。
  记:和平县对辖区红色旧(遗)址有保护、开发和利用计划吗?
  陈:革命旧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不可再生的“红色”资源。我们要重视并珍惜这些财富,力争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作;要建立遗址管理机制,根据各个革命旧址的权属情况,明确责任单位,安排专人管理,扭转无人管理局面;对损坏情况比较严重的旧址,要采取措施进行抢救性挖掘和保护,不能任其继续损毁。对处在野外的战斗遗址,可考虑先立碑,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开发利用;要对遗址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建议纳入本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遗址的修缮维护和开发利用;要充分发挥革命旧址的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利用我县丰富的党史资源,加强党史教育、廉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记:今年对县里现存的红色旧(遗)址有怎样的修缮计划?
  陈:和平县去年对“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进行了修缮;今年打算继续将古寨镇嶂下村的“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以及位于青州镇永丰村的“中共九连工委驻地旧址”、位于县城的“中国工合和平印刷社旧址”、位于彭寨镇的“中共四联中学支部成立地旧址”列入全市第二批革命旧址修缮计划,目前已将修缮工作方案上报市委党史研究室。对其他尚未纳入修缮计划的革命旧址,均已立碑纪念,以作保护,并将做好统筹安排,争取尽快纳入修缮保护计划。
  记:和平县今年的红色旧(遗)址修缮重点有哪几项?
  陈:近期保护和开发利用革命旧址的工作重点是修缮“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驻地旧址”。
  “和东行政委员会旧址”位于和平县古寨镇河东村委会嶂下村,“中共九连地区工作委员会驻地旧址”位于和平县青州镇永丰村斋公背。今年,主要对这两个红色旧址进行墙体加固、更换门窗瓦面、重新铺设楼板、地板及墙面装修等。
  (本报记者 凌丽 通讯员 吴金良)
(转载 2018年3月15日 河源日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