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风云当年在这里激荡
据普查统计,河源全市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遗址244处,阮啸仙故居与市革命烈士陵园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两处。
阮啸仙故居:阮誉传岭表
在河源,也许有人不知道东源下屯村在哪里,但说起阮啸仙,那却是无人不知。1898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农民运动领袖、中国人民审计制度奠基人阮啸仙出生在这个村子里。
少年心事当拿云。10岁的阮啸仙,当年在下屯“闻啸轩”学堂读初小时,就在自己的墨砚上刻下了两行诗句:“挥笔落下如云烟,意志坚强可敌天。”短短的37年人生中,阮啸仙以他的大格局、阔胸襟与广见识,在农民运动、审计工作中,都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再来看一下阮啸仙的简历:1921年,阮啸仙在广州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4年起,阮啸仙与毛泽东等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1927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候补委员;1928年,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1929年,当选为中央审计处处长;翌年,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部长;1931年11月,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34年1月,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1934年秋,红军主力长征,中央成立赣南省委,阮啸仙任赣南省委书记兼赣南军区政治委员;1935年3月6日,在江西信丰县率部突围时中弹牺牲,时年37岁。
曾与阮啸仙一起突围的陈毅,写下一首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诗篇《哭阮啸仙、贺昌同志》:“最近同志中,阮贺足称贤。阮誉传岭表,贺名播幽燕。审计呕心血,主政见威严。哀哉同突围,独我得生全。”
当年革命风云渐渐散去,而阮啸仙的声名,愈发让人敬重。修葺一新的阮啸仙故居,陈列了阮啸仙生前参加革命活动和早期生活的一些史料,并保存了阮啸仙生前用过的部分物品。2002年7月,阮啸仙故居被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东源县委、县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10月,被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阮啸仙故居挂牌“全国审计干部教育基地”。
市革命烈士陵园:记录革命风云
位于老城区公园路中山广场西侧的市革命烈士陵园,两排古柏愈显苍翠。河源地区的革命历史,在这里,被实物、图片和文字,沉默地记录着。
红黄两色方砖铺就的宽阔大道,从阮啸仙雕像处一直延伸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的广场。14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庄严肃穆,与旁边总高度8.7米的河源市革命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形成纵横对比,更显庄重。陵园内刻有362位河源籍革命先烈芳名的墓碑,记载着烈士们为河源这片美丽大地所作出的贡献与牺牲。
为了纪念阮啸仙,原河源县政府于1958年12月建立了阮啸仙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1989年10月,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1990年6月成立“啸仙陵园管理所”,负责陵园的管理;2002年12月,被市政府批准更名为“河源市革命烈士陵园”。
2005年,市政府投入500多万元,在陵园旁边新建了市革命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建筑总面积达1435.5平方米。
市革命历史、革命烈士纪念馆内,陈列了我市知名烈士资料,革命文物300余件,纪念馆按照从上到下的参观顺序进行布展。纪念馆二楼为第一展厅,主要展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河源人民革命斗争史实;一楼夹层为第二展厅,陈列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河源英烈事迹;一楼大堂为第三展厅,展示解放战争时期河源人民革命斗争历史,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武装斗争史,并在大堂设立河源市革命烈士英名录共2355名。
1995年11月,被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5月,被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转载 2018年1月25日 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