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地情研究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等红二代到龙川调研
发布日期:2016-12-06 00:00:0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2016年12月4—5日,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及夫人、中共中央原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李德生之子李南征、周纯全上将之子周宏林、开国将军老红军郑旭煜之女郑中华、中央办公厅原顾问张中之子张粤飞,以及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叶剑英研究会会长陈弘君,国务院扶贫办公室原主任刘光祖,全国妇联书记处原书记关涛之子刘屹,原中央苏区红军留守处主任罗屏汉、张谨瑜烈士夫妇亲属罗荣等革命后代来到龙川,参观龙川红色革命史迹,指导龙川苏区红色文化产业建设。调研期间,陈小鲁、张光东一行先后参加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奠基仪式活动,参观龙川红色廉政文化纪念馆,参与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规划建设研讨,深入大塘肚村参观五兴龙县苏维埃政府旧址等,寄语龙川要弘扬苏区精神,奋力赶超,把红色龙川建设得更加富裕更加文明,让苏区人民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在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规划建设研讨会上,陈小鲁、张光东等红二代提议龙川要高起点高规格规划建设好纪念园,认真收集整理好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的历史史料,讲好留守红军故事,做好纪念园这篇文章,让纪念园项目拉动一方经济,福泽苏区百姓。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回忆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根据地转移,因为腿伤无法跟随部队行军的父亲临危受命担任中共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和其他留守下的红军一道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斗争,在九死一生的战争中用鲜血铸就了革命史迹,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一段悲壮、但永不磨灭的史实。希望龙川规划建设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时,要不拘泥本地区,高起点、高规格建设;要认真收集中央留守红守有关的史料,做到全面还原和真实再现中央留守红守当时的战争情况,让后人了解、铭记这段历史。

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等革命后代先后发言,希望龙川讲好留守红军故事,做好纪念园这篇文章,彰显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的丰功伟绩,填补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方面的空白,并通过科学整合统筹规划,让纪念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景区。

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县长杨利华等县领导陪同上述活动,并表示龙川将按照“重点保障、兼顾一般”的建设原则,分期分批建设,整合县内和周边的红色革命遗(旧)址,打造一条经典红色景点线路,让纪念园既填补留守红军纪念的空白,又成为拉动一方经济的红色旅游产业,实现原中央苏区县龙川的振兴跨越发展。

相关链接:自2014年始,龙川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项目。2016年,该项目已成功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以位于龙川县廻龙镇大塘肚村的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为主园,以周边仰天堂等数处具有重要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分园区,规划面积约13万平方米,打造一个集瞻仰、缅怀、教育、培训于一体的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园、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洁教育基地。

在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规划建设研讨会上,陈小鲁、张光东等红二代提议龙川要高起点高规格规划建设好纪念园,认真收集整理好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的历史史料,讲好留守红军故事,做好纪念园这篇文章,让纪念园项目拉动一方经济,福泽苏区百姓。

陈毅元帅之子陈小鲁回忆说,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根据地转移,因为腿伤无法跟随部队行军的父亲临危受命担任中共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和其他留守下的红军一道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斗争,在九死一生的战争中用鲜血铸就了革命史迹,这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上一段悲壮、但永不磨灭的史实。希望龙川规划建设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时,要不拘泥本地区,高起点、高规格建设;要认真收集中央留守红守有关的史料,做到全面还原和真实再现中央留守红守当时的战争情况,让后人了解、铭记这段历史。

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等革命后代先后发言,希望龙川讲好留守红军故事,做好纪念园这篇文章,彰显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的丰功伟绩,填补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方面的空白,并通过科学整合统筹规划,让纪念园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色景区。

龙川县委书记黄添胜、县长杨利华等县领导陪同上述活动,并表示龙川将按照“重点保障、兼顾一般”的建设原则,分期分批建设,整合县内和周边的红色革命遗(旧)址,打造一条经典红色景点线路,让纪念园既填补留守红军纪念的空白,又成为拉动一方经济的红色旅游产业,实现原中央苏区县龙川的振兴跨越发展。

相关链接:自2014年始,龙川县委县政府积极向上争取“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项目。2016年,该项目已成功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中央苏区留守红军纪念园以位于龙川县廻龙镇大塘肚村的五兴龙苏维埃政府旧址为主园,以周边仰天堂等数处具有重要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分园区,规划面积约13万平方米,打造一个集瞻仰、缅怀、教育、培训于一体的重要的红色文化纪念园、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廉洁教育基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