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门集约> 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 地情研究
河源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实施
发布日期:2016-10-14 00:00:00 来源:本网 作者: 阅读人次:-
【字体大小:默认】 分享


2016年9月27日,经河源市政府同意,河源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河源市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河府办〔2016〕41号,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67号)、《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64号)和《广东省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粤府办〔2016〕76号),结合《河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地方志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划。这是我市第一个以市政府名义印发的地方志事业发展五年规划。《规划》的制订出台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市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地方志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在我市实现振兴发展、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积极作用,2016年下半年,根据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有关要求,河源市地方志办公室开始了对本市地方志事业5年发展规划的讨论、起草工作,2016年8月形成初稿,其后组织讨论,数易其稿,2016年9月形成送审稿报市政府,并征求各县区和市有关单位意见。根据反馈的意见建议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并报请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2016年10月由市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规划》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工作基础和发展形势,回顾了“十二五”期间河源市地方志事业取得的进展和成绩;二是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全面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繁荣;三是目标与任务,全面完成全市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做好第三轮修志准备,县级以上综合年鉴全面实现一年一鉴、公开出版,志、鉴、史编修全面协调发展,存史功能更加完备。精准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资政辅治的新型智库作用显著增强。地方志信息化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功能、服务水平更能满足群众需要,育人教化作用日益突显。建立地方志编修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开发利用体系、理论研究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使地方志成为宣传河源市情的重要窗口、弘扬客家文化的重要阵地。四是保障措施,对法治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队伍保障、宣传保障提出了具体要求。
(张惠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