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紫金县苏区青溪村蜜蜂养殖点,钟银祥开心地向记者展示他的养蜂成果。他熟练地打开蜂箱盖子,小心冀翼地抽出箱里的蜂蜜板,成群的小蜜蜂嗡嗡作响……
今年56岁的钟银祥,是紫金县苏区青溪村人。6岁的时候,他患上了小儿麻症,因家境贫寒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引起病变导致终身残疾。他说话吐字不清、手脚变形扭曲、走路一瘸一拐,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坎坷。期间,钟银祥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勤勤恳恳工作,通过养殖蛮蜂自力更生,实现了结婚生子、置业安家。从贫困户到养蜂能手,听了他的奋斗故事,无数人为他竖起大指点赞,十里八乡的乡亲更是称赞他为“苏区蜂王”。
养蜂撑起一片天
“生活中很多正常人轻而易举能够做到的事情,对我来说却异常困难。”钟银回忆往事脸色凝重一直以来,钟银祥积极乐观、勤奋刻苦。随着父母的年迈,成年后的他意识到必须彻底独立起来,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经过多年的摸索,2013年钟银祥决定创业,在家附近的深山里养蜂。为尽快掌握养蜂技术,他一边向村里养蜂人学习,一边摸索总结经验,不断改良、驯化蛮蜂品种。
“养蜂是个体力活,我要比别人更勤劳、更细心、更有耐心才行。”刚开始养蜂时,每年为了追逐花期,钟银祥带着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在各地转场。晚上赶路,白天休息,他还得给蜜蜂放风,时刻关注蜂箱的状况。
慢慢地,从最初的10箱养到200多箱,每年投资成本约6000元,2013年养蜂收入1万多元,去年养蜂收入达40万元。
致富不忘残疾人
年龄越来越大,身体已经不允许钟银祥再往外跑了,他便利用苏区群山环的地形特点和环境气候大力发展茶产业。
2018年,钟银祥看中了一处茶园,便跟附近的村民签订协议租了下来,主要用于种植金萱品种的茶树,茶叶基地从当初的七八亩,经过4年的坚守和打拼,扩展到现在的23亩。
作为一名残疾人,钟银祥深知残疾人就业困难,为此,他尽己所能帮助这个群体,聘请周边村邻贫困、残障人士一同走上种茶之路,让这些残疾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让他们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学会了劳动技能,日子越过越好。
此外,钟银祥经常参加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创业培训班,提升自身能力。在2020年市残联与市人社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赢在河源》第六季创业大赛自强组决赛中,钟银祥荣获“优胜奖”。
“刚开始参加培训时,钟银祥的话特别少,连普通话都说不流利。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他进步快,胆子也变大了,敢于和别人交流接触了。”市残联就业服务中心主任邬洪锦表示,今后还将继续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创业就业平台,加大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力度,为残疾人创业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我—直相信,普通人能做的事,残疾人也能做。”如今,钟银祥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努力,逐渐得到了众多人的认可,未来将积极带领更多的残疾人共同富裕,自强不书写精彩人生。